2022年中医养生知识100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中医养生知识100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医养生知识100条.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中医养生知识100条 生活中许多人都起先重视养生,也想要学习关于养生的学问,下面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医养生学问100条,希望大家喜爱! 中医养生学问100条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睡觉的时间应当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则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
2、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急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退疾病。 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确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很多疾病的发生。 4、人所具有的一切才智,肯定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意、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备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整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整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协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整、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整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当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当去把它当成
3、病因来歼灭。 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肯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 胆汁+必要时间内(晚上天黑后 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畅通的经络须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须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须要“节支(削减血气的损耗)”。 11、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
4、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实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需得到限制。 12、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当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行少的。 13、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须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堵塞而削减,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苍老的机理。 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削减体内的垃圾;2),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3),增加体内的气血。 14、与其信任药物,信任检查的数据,不如信任自己的感觉,信任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调整实力。但这须要在你得道(才智
5、开了)的前提之下,才能辨别这一切。 15、健康,从调整心性起先。为了你的健康,你学佛吧。学佛得到的欢乐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对于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足够了(一是通过这里所介绍的补充气血的方法,二是通过静坐打通气机),病情才会显现出来。 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肯定水平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这个时候要沉住气,定下心来多做些静功来增加自己的气血,以尽快度过这个时期。 17、人违反了养生法则,虽不肯定会马上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反了交通规则,不肯定会出事故,但其危急性是自不待言的。 18、人为什么必需保持肯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
6、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虚心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需常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醒悟,保持健康。 19、人要想健康,就必需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人生病,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原因。 20、静养法:安坐(卧)在床上,把身心一齐放下,自己浑身如溶化,不许用一毫气力,似乎没有这个身子相像。呼吸顺其自然,心也不许它用一点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脚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气血顺畅。 21、俗语说“
7、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这个“机”字假如能真正领悟透了,那么你的悟性就算是开了。老师教人,医生治病,其实就是在点拨你的这个“机”,让你“机”打开。这个“机”,有时也叫“关键”。 当然,这个“机”起作用是有条件的,就和氢气只有达到肯定浓度,遇火才可以燃烧爆炸一样。记住,别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内因。 22、其实,很多真正的发觉和独创,所须要的不是所谓系统的书本学问;恰恰相反,一个没有受过任何系统教化,但悟性极高的、具有开放思维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搅血气,使失正常。凡愤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
8、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 24、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生气伤肝,劳虑伤神。 25、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觉种种担心。 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贪之不得,于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振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入,此病之起因。 26、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 27、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气亏则病,气滞则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气。 28、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
9、元气、难过肾。相火旺,真阳耗。 29、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 30、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31、人病可分两种: 一)是经络基本畅通但气不足。表现是常常这疼那疼,这是因为他气不足以气化食物,而产生了相火(也叫虚火),随着经络在体内乱穿,哪儿通走哪儿,遇到一个地方堵塞了,这个地方就疼了。这样的人吃一点药物就会马上见效。 二)是经络不通,气也就无处存身。表现在外表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但一旦发觉就是大病,而且这种人常常是吃什么药都见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10、主发谓之机。箭在弦上要发出去,必需拨动这个机。其他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都有一个机,只有触动这个机,事情才会发生,不触动这个机,其他的条件再多,也没方法引发事务。机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它是事情发生的最关键因素。 它是点,不是面。可是触动这个点,就能带动面。所以,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改变的最关键因素,(也可以讲,病机一开,人的病状就会显现出来,人就进入了“病”的恶性循环当中。和病机相对的就是“朝气”。朝气一开,人就会进入康复这个良性循环当中。事实上病机和朝气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是一对阴阳。病机开了,朝气就关了,而朝气开了,病机也就自然起先关闭了。这个就是辩证法。)32、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
11、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33、心神担心,情性燥急,为致病致死之总因。故安心法,为卫生第一要诀。心可以主动一切。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部反抗力强,病自除矣。故治病当以摄心为主。 34、风寒阴阳暑湿,在在皆可使人致病。万一反抗力薄弱,即可乘虚而入。身弱者多病,即是此理。 富人有保卫力,如衣食住等等。贫人有反抗力,如气足神旺,毛孔厚密,不易侵入等等。 富人多食肥甘,伤胃伤齿。贫人多饿,所食不杂,故无肠病。 富人多逸,故多气恼。贫人多劳,故少疾病。 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
12、尽则穷。穷人能勤俭,即是造福,果熟即富。 凡衣食住之保卫力富,则精气神之反抗力弱。保卫力弱,则反抗力强。 35、大病初愈,切忌理发洗足沐浴。 36、故求长寿无病,常强肉身。欲强肉身,当调伏精气神。欲调精气神,当拒绝扰乱之贼。欲杜此贼,当先摄心。欲求摄心,当化贪嗔痴三毒。欲化除此三毒,必学心戒。但空口言戒,无益于事,必求开慧,方不为所愚。欲求开慧,必先求定。欲求得定,必学静坐。 37、能静则仁,有仁则寿,有寿是真华蜜。 38、一切修身修心法门,只有两字诀:曰放下、曰回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一放下,一回头,病者顿愈,迷者顿觉。此真无量寿者。 39、心过劳的人,心疲肝旺,心
13、过劳就是心太满,不虚。心满,则不纳肝(木)生之火,心不纳肝生之火,则肝气必积而盛。 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养分不足,夜眠担心。土又克水,于是肾水大亏,水不足则火更旺,心肾相联,心气更弱,肺病即成。内部相互关联,一动全动,一病全病。而扰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觉,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静坐。 40、静坐是息心法,心息则神安,神安则气足,气足则血旺,血气流畅,则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补充,已足可以增长。现在病可去,将来病可防,此其小者也。又心息则神明,神明则机智,静者心多妙,观机辨证,特别灵敏,见理既正,料事益远,遇乱不惊,见境不惑,能一切通达,自无主观
14、偏执之弊,而大机大用,由此开启矣。 41、人在生病的时候最忌讳是嗔恚心起。这个时候肯定要安稳顺受,让心安定。然后渐渐调理,健康很快复原。心安才能气顺,气顺才能除病。否则心急火上,肝气受损,加重病情。心神宁一,那浑身的血气,自可健全发挥。心有两种,一是真心,一是妄心。真心是水,妄心是波,波因风动,风止波息,而水不动。寂然无念,是无心心也。 42、子时失眠,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 43、睡时如有思想,不能安着,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 44、午时属心,此时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 45、早起如在寅时三点至五点,此时切忌郁怒,不然必损肺伤肝,万望留意。 46、人生
15、一切事业,皆以精神为根本,而精神之衰旺强弱,全赖心神之静定不乱,一个乱字,足以阻碍一切工作。 47、人生以血气流通为主,气滞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结毒为疖为瘰,为癌为瘤,皆是血气不流通之故。 气以顺为主,血以通为畅。百病无不先由气滞,气郁于内,肝先受伤。挽救之法,在化除得诀。而化除要诀有二:第一寻其根,其根在心,心空则一切自化。其次以药石、按摩助其化除,帮助血气之流通。 48、养病治病不行求速。因性急助火,火旺损气,反而不美。另不行贪多,贪则无恒而性急,况百病由贪而起,不行再贪以重增病苦也。 49、心属火、肾属水,心肾相连。火宜降下,水宜上升,水火相济,则蒸气内发。各部机体运动,可得健康。可于舌上
16、察知,舌无水则不活,故活字以三点水加舌字。舌上可以报告内部各种病状深浅,以断生死。 50、大病自救法: 一、不要怕死,决信我这个病,非但可以养好,并且身体可以特别健康,保证长寿。因为自己机体中本有特具的实力,不是空言的劝慰。 二、信任不用医药或靠何种养分食品,肯定有自己除病延年的妙法。 三、从今日起,我确定不许再去打搅我那病体,不许想着我那个病是如何病的,好坏都不许去计较它,只做个无事人。 四、在这修理期内,不许惦念工作,也不许懊悔丢失了时间和工作,用心一样,否则又迟误了。 51、静养法: 安坐(卧)在床上,把身心一齐放下,自己浑身如溶化,不许用一毫气力,似乎没有这个身子相像。呼吸顺其自然,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养生 知识 10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