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空气动力学课件第四章.ppt
《北航空气动力学课件第四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航空气动力学课件第四章.ppt(9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航空气动力学课件第四章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 -author -author -date-dateFolie2第第4 4章章 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4.1、流体的粘性及其对流动的影响4.2、
2、流体微团的运动形式与速度分解定理4.3、粘性流体的应力状态4.4、广义牛顿内摩擦定理(本构关系)4.5、粘性流体运动方程-Navier-Stokes方程4.6、粘性流体运动的基本性质4.7、层流、紊流及其能量损失Folie34.14.1、流体的粘性及其对流动的影响、流体的粘性及其对流动的影响1、流体的粘滞性、流体的粘滞性 在静止状态下,流体不能承受剪力。但是在运动状态下,流体可以承受剪力,而且对于不同种流体所承受剪力大小是不同的。 流体的粘滞性粘滞性是指:流体在运动状态下抵抗剪切变形能力 流体的剪切变形是指流体质点之间出现相对运动因此,流体的粘滞性是指抵抗流体质点之间的相对运动的能力。 流体抵
3、抗剪切变形的能力,可通过流层之间的剪切力表现出来。(这个剪切力称为内摩擦力)。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必然要克服内摩擦力做功,因此流体粘滞性是流体发生机械能损失的根源流体粘滞性是流体发生机械能损失的根源。 牛顿的内摩擦定律(Newton,1686年)F=AU/hFolie44.14.1、流体的粘性及其对流动的影响、流体的粘性及其对流动的影响 流层之间的内摩擦力与接触面上的压力无关。 设 表示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粘性切应力),则 - 流体的动力动力粘性系数。 量纲、单位:=M/L/T kg/m/s Ns/m2=Pa.s; 水: 1.13910-3 空气:1.788510-5 =/-流体的运动运动粘性
4、系数。 量纲、单位: =L2/T m2/s。 水: 1.13910-6 空气: 1.46110-5hUAFFolie54.14.1、流体的粘性及其对流动的影响、流体的粘性及其对流动的影响一般流层速度分布不是直线,而是曲线,如图所示。 此时,流层间的内摩擦力涉及到速度的方向导数:F=Adu/dy =du/dy du/dy - 表示单位高度流层的速度增量,称为流速梯度。Folie64.14.1、流体的粘性及其对流动的影响、流体的粘性及其对流动的影响 实际上,流体切应力与速度梯度的一般关系可表示为:ndyduBA1 - = 0+du/dy2 - = (du/dy)1/23 - = du/dy4 -
5、= (du/dy)25 -理想流体 =0 5 du/dy1234 1-binghan流体,泥浆、血浆、牙膏等2-伪塑性流体,尼龙、橡胶、油漆、绝缘3-牛顿流体,水、空气、汽油、酒精等4-胀塑性流体,生面团、浓淀粉糊等5-理想流体,无粘流体。Folie74.14.1、流体的粘性及其对流动的影响、流体的粘性及其对流动的影响2、粘性流体运动特点 自然界中流体都是有粘性的,因此粘性对流体运动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但对于具体的流动问题,粘性所起的作用并不一定相同。特别是象水和空气这样的小粘性流体水和空气这样的小粘性流体,对于某些问题忽略粘性的作用可得到满意忽略粘性的作用可得到满意的结果的结果。因此,为了简
6、化起见,提出了理想流体的概念和理论。 回忆达拉贝尔疑题。 以下用若干流动事例说明粘性流动与无粘流动的差别。Folie8(1)绕过平板的均直流动 当理想流体绕过平板(无厚度)时,平板对流动不产生任何影响,在平板表面,允许流体质点滑过平板,但不允许穿透平板(通常称作为不穿透条件不穿透条件)。平板对流动无阻滞作用,平板阻力为零。 但如果是粘性流体,由于存在粘性,紧贴平板表面的流体质点粘附在平板上,与平板表面不存在相对运动(既不允许穿透,也不允许滑动),即:在边界面上流体质点必须满足不穿透条件不穿透条件和不滑移条件不滑移条件。随着离开平板距离的增大,流体速度有壁面处的零值迅速增大到来流的速度。这样在平
7、板近壁区存在速度梯度很大的流动,因此流层之间的粘性切应力就不能忽略,对流动起控制作用。这个区称为边界层区边界层区。平板对流动起阻滞作用,平板的阻力不为零,有:LfdxD002Folie94.14.1、流体的粘性及其对流动的影响、流体的粘性及其对流动的影响(2)圆柱绕流 Folie10Streamlines for flow around a circular cylinder at 40 Re 50.(g=0.0001, L=300 lu, D=100 lu) (Photograph by Sadatoshi Taneda. Taneda 1956a, J. Phys. Soc. Jpn.,
8、11, 302-307.)S.Gokaltun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4.14.1、流体的粘性及其对流动的影响、流体的粘性及其对流动的影响Folie114.14.1、流体的粘性及其对流动的影响、流体的粘性及其对流动的影响 理想流体绕流圆柱时,在圆柱上存在前驻点A,后驻点D, 最大速度点B、C。中心流线在前驻点分叉,后驻点汇合。根据Bernoulli定理,流体质点绕过圆柱所经历的过程为在A-B(C)区,流体质点在A点流速为零,压强最大,以后质点的压强沿程减小,流速沿程增大,到达B点流速最大,压强最小。AB区属于增速减压区,顺压梯度区; 在B(C)-D区,流
9、体质点的压强沿程增大,流速沿程减小,到达D点压强最大,流速为零。该区属于减速增压区,逆压梯度区。在流体质点绕过圆柱的过程中,只有动能、压能的相互转换,而无机械能的损失。在圆柱面上压强分布对称,无阻力存在。0)cos(2RsdspD著名的达朗贝尔佯谬著名的达朗贝尔佯谬Folie12 对于粘性流体的绕流,与理想流体绕流存在很大的差别。由于流体与固壁表面的粘附作用,在物面近区将产生边界层,受流体粘性的阻滞作用,流体质点在由A点到B点的流程中,将消耗部分动能用之克服摩擦阻力做功,以至使其无法满足由B点到D点压力升高的要求,导致流体质点在BD流程内,流经一段距离就会将全部动能消耗殆尽(一部分转化为压能,
10、一部分克服摩擦阻力做功)。 于是在壁面某点速度变为零(S点),以后流来的流体质点将从这里离开物面进入主流场中,这一点称为分离点。这种现象称为边界层分离边界层分离。在分离点之间的空腔内流体质点发生倒流,由下游高压区流向低压区,从而在圆柱后面形成了旋涡区。这个旋涡涡区的出现,使得圆柱壁面压强分布发生了变化,前后不对称(如前驻点的压强要明显大于后驻点的压强),因此出现了阻力D。0)cossin(20RsdspDFolie134.14.1、流体的粘性及其对流动的影响、流体的粘性及其对流动的影响前驻点后驻点有粘时:前后压力分布不再对称后部压力小于前部压力来源于粘性损失1.形成压差阻力压差阻力0)coss
11、in(20RsdspDFolie144.14.1、流体的粘性及其对流动的影响、流体的粘性及其对流动的影响总的结论如下:(1)粘性摩擦切应力粘性摩擦切应力与物面的粘附条件粘附条件(无滑移条件)是粘性流体运动有别与理想流体运动的主要标志。(2)粘性的存在是产生阻力的主要原因产生阻力的主要原因。(3)边界层的分离边界层的分离必要条件是:流体的粘性和逆压梯度。(4)粘性对于研究阻力、边界层及其分离、旋涡的扩散等问题起主导作用,不能忽略。Folie154.24.2、流体微团的运动形式与速度分解定理、流体微团的运动形式与速度分解定理4.2.1 流体微团运动的基本形式流体微团运动的基本形式 流体微团在运动过
12、程中,将发生刚体运动刚体运动(平动和转动)与变形运动变形运动(线变形和角变形运动)。平动转动线变形角变形Folie164.24.2、流体微团的运动形式与速度分解定理、流体微团的运动形式与速度分解定理4.2.2 速度分解定理速度分解定理 德国物理学家 Helmholtz(1821-1894)1858年提出的流场速度的流场速度的分解定理分解定理,正确区分了流体微团的运动形式。设在流场中,相距微量的任意两点,按泰勒级数展开给出分解。),(0zyxM),(),(),(tzyxwtzyxvtzyxu),(1tzzyyxxM),(),(),(tzzyyxxwtzzyyxxvtzzyyxxu在 ,速度为 在
13、 点处,速度为:Folie174.24.2、流体微团的运动形式与速度分解定理、流体微团的运动形式与速度分解定理以 x 方向速度分量为例,由泰勒级数展开,有将上式分别加、减下列两项得到:zzuyyuxxutzyxutzzyyxxu),(),(11, 22vwyzxxzxwzuyyuxvzzuxwyyuxvxxutzyxutzzyyxxu2121- 2121),(),(Folie184.24.2、流体微团的运动形式与速度分解定理、流体微团的运动形式与速度分解定理整理有:如果令:综合起来,有:121212xxxyxzuuuxxxvuxywuxz1212zyvuxyuwzx(, )( , , , )(
14、)yzxxxyxzu xx yy zz tu x y z tzyxyz (, )11( , , , )2211 -22u xx yy zz tuvuwuu x y z txyzxxyxzvuuwyzxyzx Folie194.24.2、流体微团的运动形式与速度分解定理、流体微团的运动形式与速度分解定理对于 y, z 方向的速度分量,也可得到写成矢量形式其中,第一项表示微团的平动速度,第二项表示微团转动引起的,第三项表示微团变形引起的。 zyxxytzyxwzzwyywxxwtzyxwtzzyyxxwzyxzxtzyxvzzvyyvxxvtzyxvtzzyyxxvzzyzxzyxzyyyxyxz
15、)(),(),(),()(),(),(),( rrMuMu)()(01Folie204.24.2、流体微团的运动形式与速度分解定理、流体微团的运动形式与速度分解定理定义如下:流体微团平动速度:流体微团线变形速度:流体微团角变形速度(剪切变形速度):流体微团旋转角速度:),(),(),(tzyxwtzyxvtzyxuzwyvxuzzyyxx,zvywzuxwyuxvyzxzxy21,21,21yuxvxwzuyuxvzyz21,21,21Folie214.24.2、流体微团的运动形式与速度分解定理、流体微团的运动形式与速度分解定理4.2.3 有旋运动与无旋运动有旋运动与无旋运动流体质点的涡量定义
16、为表示流体质点绕自身轴旋转角速度的2倍。并由涡量是否为零,定义无旋流动与有旋运动。v wuzyxiurotu k j 2Folie224.2.4 变形率矩阵(或变形率张量)变形率矩阵(或变形率张量) 在速度分解定理中,最后一项是由流体微团变形引起的,其中 称为变形率矩阵变形率矩阵,或变形率张量变形率张量。该项与流体微团的粘性应力存在直接关系。 zzzyzxyzyyyxxzxyxx 定义,流体微团的变形率矩阵为:该矩阵是个对称矩阵对称矩阵(无外加动量输入无外加动量输入) ,每个分量的大小与坐标系的选择有关,但有三个量是与坐标系选择无关的不变量。它们是:zzzyzxyzyyyxxzxyxxzxyz
17、xyzzxxzzyyyyxxzzyyxxIII 3222211212xyxzvuxywuxzFolie23 对于第一不变量第一不变量,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表示速度场的速度场的散度散度,或流体微团的相对体积膨胀率微团的相对体积膨胀率。 如果选择坐标轴是三个变形率矩阵的主轴,则此时变形率矩阵的非对角线上的分量为零,相应的变形率矩阵与不变量为VzwyvxuIzzyyxx1 321 0 00 00 0 321331322123211IIIFolie244.3、粘性流体的应力状态1、理想流体和粘性流体作用面受力差别、理想流体和粘性流体作用面受力差别 流体处于静止状态,只能承受压力,几乎不能承受拉力和剪力
18、,不具有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理想流体理想流体在运动状态下,流体质点之间可以存在相对运动,但不具有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不具有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因此,作用于流体内部任意面上的力只有正向力,无切向力。 粘性流体粘性流体在运动状态下,流体质点之间不可以存在相对运动,流体具有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具有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因此,作用于流体内部任意面上力既有正向力,也有切向力。 Folie254.34.3、粘性流体的应力状态、粘性流体的应力状态2、粘性流体中的应力状态、粘性流体中的应力状态 在粘性流体运动中,由于存在切向力,过任意一点单位面积上的表面力就不一定垂直于作用面,且各个方向的大小也不一定相等。因此,作
19、用于任意方向微元面积上合应力可分解为法向应力法向应力和切向应力切向应力。如果作用面的法线方向与坐标轴重合,则合应力可分解为三个分量三个分量,其中垂直于作用面的为法应力法应力,另外两个另外两个与作用面相切为切应力切应力,分别平行于另外两个坐标轴,为切应力在坐标轴方向的投影分量。 由此可见,用两个下标可把各个应力分量的作用面方位和投影方向表示清楚。其中第一个下标表示作用面的法线方向,第二个下标表示应力分量的投影方向。Folie26如,对于x面的合应力可表示为 y面的合应力表达式为 z面的合应力表达式为 如果在同一点上给定三个相互垂直坐标面同一点上给定三个相互垂直坐标面上的应力,那么过该点任意方向作
20、用面上的应力可通过坐标变换唯一确定唯一确定。因此,我们把三个坐标面上的九个应力分九个应力分量量称为该点的应力状态应力状态,由这九个应力分量组成的矩阵称为应力矩阵应力矩阵(或应力张量)。kjiyzyyyxykjizzzyzxzkjixzxyxxx作用面作用面作用边作用边* 回顾变形率矩阵 根据剪力互等定理,在这九分量中,只有六个是独立的,其中三法向应力和三个切向应力。这个应力矩阵如同变形率矩阵一样,是个对称矩阵。 xyxzyxyyyzzyzz xxzxxyyxxzzxyzzy Folie274.3、粘性流体的应力状态(1)在理想流体理想流体中,不存在切应力,三个法向应力相等,等于该点压强压强的负
21、值负值。即 1 0 00 1 00 0 1 ppzzyyxx(2)在粘性流体中,任意一点的任何三个相互垂直面上的法向应力之和一个不变量,并定义此不变量的平均值为该点的平均压强的负值平均压强的负值。即:(3)在粘性流体中,任意面上的切应力一般不为零:3xxyyzzp 0 xzxyFolie284.44.4、广义广义牛顿内摩擦定理(本构关系)牛顿内摩擦定理(本构关系)1、牛顿内摩擦定理启发、牛顿内摩擦定理启发 牛顿内摩擦定理牛顿内摩擦定理:粘性流体作直线层状流动直线层状流动时,流层之间的切应力与速度梯度成正比。即如果用变形率矩阵和应力矩阵表示,有: 说明应力矩阵应力矩阵与变形率矩阵变形率矩阵成正比
22、。对于一般的三维流动,Stokes(1845年)通过引入三条假定,将牛顿内摩擦定律进行推广,提出广义牛顿内摩擦定理。dydudyduxvyuyxyx 2Folie294.4、广义广义牛顿内摩擦定理(本构关系)2、Stokes假设(假设(1845年)年) Stokes(1845年)根据牛顿内摩擦定理的启发,在三大合理假设合理假设下将牛顿内摩擦定律进行推广,提出广义牛顿内摩擦定理广义牛顿内摩擦定理-应力应变率关系(本构关系): (Stokes,英国数学家、力学家,1819-1903年)(1)流体是连续的,它的应力矩阵与变形率矩阵成线性关系应力矩阵与变形率矩阵成线性关系,与流体的平动和转动无关;(2
23、)流体是各向同性各向同性的,其应力与变形率的关系与坐标系的选择和位置无关。(3)当流体静止时,变形率为零,流体中的应力为流体静压强。Folie304.4、广义牛顿内摩擦定理(本构关系) 由第三条件假定可知,在静止状态下,流体的应力只有正应力,无切应力。即: 因此,在静止状态下,流体的应力状态为 根据第一条假定,并受第三条假定的启发,可将应力矩阵与变形率矩阵写成如下线性关系式(本构关系): 式中,系数a、b是与坐标选择无关的标量。参照牛顿内摩擦定理,系数a只取决于流体的物理性质,可取: 0pzzyyxx Ipp001 0 00 1 00 0 1 Iba2a 1 0 0 0 1 00 0 1IFo
24、lie314.4、广义牛顿内摩擦定理(本构关系) 由于系数 b 与坐标系的转动无关,因此可以推断,要保持应力与变形率成线性关系,系数 b 只能由应力矩阵与变形率矩阵中的那些线性不变量构成。可令: 式中, 为待定系数。将a、b代入,有 取等式两边矩阵主对角线上的三个分量之和,可得出321321)()()(bVbbbbbbbzzyyxxzzyyxxzzyyxx321b b b 1232()xxyyzzbbVbI 32133)(32)(bVbbVzzyyxxzzyyxxFolie324.44.4、广义牛顿内摩擦定理(本构关系)、广义牛顿内摩擦定理(本构关系) 归并同类项,得到 在静止状态静止状态下,
25、速度的散度为零,且有 由于 b1 和 b2 均为常数,且要求 p0 在静止状态的任何情况下, 均成立。则有: 然后代入第一式中,有:3213)32()(31 (bVbbzzyyxx00 ()3xxyyzzVp 310)31 (bbp31b 013b322bFolie334.44.4、广义牛顿内摩擦定理(本构关系)、广义牛顿内摩擦定理(本构关系)如果令:称为流体压强流体压强。则本构关系为:上式即为广义牛顿内摩擦定理广义牛顿内摩擦定理(为牛顿流体的本构方程)。用指标形式,上式可表示为3zzyyxxp IVp322 ij2-p2 ij3jiijijiiuuxxuVx Folie344.44.4、广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航 空气动力学 课件 第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