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书法家苏轼的人物介绍.docx
《2022年书法家苏轼的人物介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书法家苏轼的人物介绍.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书法家苏轼的人物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闻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早年经验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1037年1月8日)诞生于眉州眉山, 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祖父是苏序,表字仲先,祖母史氏。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 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静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行或缺之意。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 好美食
2、, 创建很多饮食精品,好品茗, 亦雅好游山林。 文学成就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变更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见。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始终被视为“小道”。虽然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动了词体的发展,但他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这个任务有待于苏轼来完成。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
3、”,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样的。因此他经常将诗与词同日而语,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供应了理论依据。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见。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丽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样,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足秦观“学柳
4、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特性。苏轼让充溢进取精神、胸怀远大志向、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变更了词作原有的松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经常表现对人生的思索。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索,增加了词境的哲理意蕴。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坚韧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看法。 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主动转
5、而冲突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特性气质。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别走向同一。 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晚唐五代文人词所表现的生活场景很狭小,主要局限于封闭性的画楼绣户、亭台院落之中。入宋以后,柳永起先将词境延利到都邑市井和千里关河、苇村山驿等自然空间,张先则向日常官场生活环境靠近。苏轼不仅在词中大力描绘了作者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巡游等生活场景,而且进一步呈现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色。 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行写,无意不行入的。词与诗一样,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
6、由于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尝,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以诗为词”的手法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所谓“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苏词中较胜利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 有了词题和词序,既便于交代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也可以丰富和深化词的审美内涵。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也始于苏轼。词中使事用典,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苏词大量运用题序和典故,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本质上说,苏轼“
7、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轼写词,主要是供人阅读,而不求人演唱,故注意抒情言志的自由,虽也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正因如此,苏轼作词时挥洒如意,即使间或不协音律规范也在所不顾。也正是如此,苏词像苏诗一样,表现出丰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改变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虽然苏轼现存的362首词中,大多数词的风格仍与传统的婉约优美之风比较接近,但已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体现出奔放豪迈、倾荡磊落如天风海雨般的新风格,如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在两宋词风转变过程中,苏轼是关键人物。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间或作歌,指
8、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强化词的文学性,弱化词对音乐的依附性,是苏轼为后代词人所指出的“向上一路”。后来的南渡词人和辛派词人就是沿着此路而进一步开拓发展的。 诗作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索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索人生的题材非常突出。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看法,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更珍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俗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厚的批判意识。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跑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书法家 人物 介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