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条文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条文说明.doc(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深圳市实施细则SZJG xx2016条文说明目 次1 总 则652 术语663 室内热环境节能设计指标684 小区热环境设计705 建筑平立面节能设计735.1 建筑朝向设计735.2 自然通风设计735.3 建筑遮阳设计745.4 空调室外机位置设计756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776.1 规定性指标设计776.2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807 空调与机械通风节能设计827.1 空调节能设计827.2 机械通风设计848 电气照明与生活热水节能设计868.1 电气照明节能设计868.2 生活热水节能设计871 总 则3.0.1 深圳市2003年在夏热冬暖地区率先发布了居住建
2、筑节能50%标准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SJG10-2003,2005年在此规范的基础上又发布了实施细则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SJG15-2005,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工作经过近10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为顺应国家建筑节能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市建筑节能的目标和水平,需要编制更高要求的建筑节能技术标准。因此,在我市建设主管部门的牵头下,规范编制组编制了居住建筑节能65%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深圳市实施细则,原2003年版的居住建筑节能50%标准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和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同时废止。3.0.2本规范适用于深圳市各类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居
3、住建筑。根据建筑类别的划分原则,建筑划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又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居住建筑主要包括:住宅建筑、集体宿舍、公寓、招待所、普通旅馆、疗养院和养老院客房、托幼建筑等。当一栋建筑内既有居住建筑,又有公共建筑时,其居住建筑部分应按照本规范进行节能设计,其公共建筑部分应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节能设计。3.0.3深圳市已经具有居住建筑节能50%工作的良好基础,但要实现更高的节能目标,必须从小区总体布局、小区热环境设计、建筑平立面设计、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空调、电气照明、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并提出控制性指标和节能措施。本规范首先是要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提高人民
4、的居住水平;同时要提高空调能源利用效率,贯彻执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空调节能65%的目标。3.0.5本规范主要对居住建筑的建筑热工、空调通风、电气照明设计中有关节能的方面做出了规定。但居住建筑设计涉及的专业较多,在进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 术语 本章仅对在本规范中首次提出的部分“新术语”进行说明。2.0.2 2.0.3 本规范从建筑节能的角度提出了建筑节能季节划分的概念,即将一年按气候相似性的规律划分成了几个时期,包括采暖季节、空调季节、通风季节、除湿季节和加湿季节。这几个时期从气候建筑人的角度显示出一年中建筑运行
5、的不同阶段,对于开发利用气候资源,选择安排暖通空调策略及其运行时间有重要意义。针对深圳地区的气候特点,建筑节能季节划分主要包括通风季节、空调季节和除湿季节。通风季节是指一年中适合采取通风方式实现室内热舒适性要求的一段连续时期,深圳市的通风季节是1月1日至4月5日和10月8日至12月31日两个连续的时间段。空调季节是指一年中适合采取空调方式实现室内热舒适性要求的一段连续时期,深圳市的空调季节是5月26日至10月7日。除湿季节是指一年中适合采取除湿方式实现室内热舒适性要求的一段连续时期,深圳市的除湿季节是4月6日至5月25日。另外,在空调季节也有适宜通风的时间段,在除湿季节也有适宜采用空调除湿的时
6、间段,本规范将通风季节的所有时段和空调季节中适宜通风的时段统称为通风时段,将空调季节和除湿季节适合采取空调方式实现室内热舒适性要求的时段统称为空调时段。2.0.4迎风面积是指建筑物在某风向来流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它近似地代表建筑物挡风面的大小。当风向不变,随着建筑的旋转总能够有一个最大的迎风面积,由于最大迎风面积不一定是实际迎风面积,所以称之为最大可能迎风面积,最大可能迎风面积是一个只与建筑物设计体量有关的量,与风向无关。迎风面积与最大可能迎风面积之比称为迎风面积比,迎风面积比是有风向的,一栋建筑对应一个风向只有一个迎风面积比。图1 迎风面积比示意图2.0.5 由于建筑组团中上风向建筑挡风作用会
7、造成下风向建筑物迎风面积比的不确定,如后排建筑接受的是局地风,风向、风速都发生了变化,它的迎风面积比仍按照来流风向确定是不够准确。但后排建筑仍按照组团主导风向计算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为当组团布局确定后,组团的平均迎风面积比一定是随风向在01之间变化,组团建筑群设计布局形式与环境通风效果之间,完全可以通过组团的平均迎风面积比建立相关性,同时能够使问题得到简化。对于建筑群来说,其平均迎风面积比取为每栋建筑的迎风面积比的算术平均值。2.0.16 根据定义,居住空间平均窗墙面积比是指建筑中某一套型,其所有居住空间外墙面上的外窗(含阳台门的透明部分)总面积与该套型所有居住空间外墙面面积(包括其上的窗及阳台
8、门的透明部分的面积)之比。这与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SJG 152005)所定义的平均窗墙面积比并不相同,细则规定的平均窗墙面积比是针对整个建筑而言,而本规范定义的居住空间平均窗墙面积比是针对建筑中的每个套型,且不考虑厨房、卫生间等非空调房间的窗和墙面积,只针对每个套型所有居住空间的外窗和外墙。3 室内热环境节能设计指标3.0.1室内热环境质量标准的高低,对居住条件、生活水平(特别是工作和学习效率)、身体健康有重大影响。研究表明,空气温度在25左右,脑力劳动的工作效率最高。以25时的工作效率为100%,35时只有50%。同时,室内热环境质量标准的高低,对能耗与投资亦有显著影响。在
9、同样的技术水平下,夏季室温每提高1,空调冷负荷可减少约10%,空调运行时间相应减少,空调能耗从而可减少20%以上。因此,确定合理的室内热环境质量指标对实现建筑节能目标意义重大。综合考虑室内热环境质量的效益和能耗费用,并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程度,本规范将室内热环境质量标准分为两个等级:1为空调时段舒适性热环境质量水平,夏季PMV0.7(干球温度2628);2 通风时段可居住水平热环境质量水平,干球温度1230。在空调时段由于室外天气的恶劣,维持室内舒适性热环境往往需依靠空调方式。此时,本规范将采用两个控制室内热环境质量的指标,一是综合性指标PMV,另一个是主要指标干球温度,工程设计中可根据具
10、体情况决定采用哪一个指标。采用换气次数指标是为了保证室内的卫生条件。深圳是海滨城市,空气相对湿度大,相对湿度大也常常是引起不舒适的重要原因,维持室内舒适的热环境也必需考虑湿度的影响。选择PMV作为反映室内热环境质量的综合性指标,是因为研究表明,在空调状态下,PMV值能够很好的反映室内的热环境。一般来说,影响热感觉有6个指标:干球温度、空气湿度、风速、平均辐射温度、人体活动强度及衣着。前4个是热环境因素,后2个是人为因素。国际标准ISO7730以丹麦范格尔(P.O.Fanger)教授的热舒适方程为理论基础,将上述6个因素综合为PMV,再将PMV与不满意率(PPD)联系,形成PMVPPD热环境质量
11、指标体系。ISO7730推荐的热环境质量指标为PMV=-0.5+0.5,对应不满意率PPD10%。PMV是由热感受6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合理组合综合考虑这6个因素,可在保证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能耗。 采用PMVPPD指标有两个好处,一是拓广宽了节能的途径;二是便于和国际接轨。PMVPPD值可用热舒适仪直接测得,也可用热舒适方程计算。ISO7730给出了计算PMVPPD的热舒适方程,我国的暖通空调设计手册也采用了这个热舒适方程。 此外,规范还对通风季节和通风时段提出了可居住性热环境质量水平,该水平对室内热环境的要求低于舒适性热环境质量的要求,并允许室内热环境在一定范围波动。深圳市的调查结果表明
12、,当夏季室内空气温度不超过28时,多数人对室内热环境表示满意;对气温不超过30的住房,一般表示虽不舒服,有点热,但尚能够居住,能够睡眠、学习或做作家务;当冬季室内空气温度不低于12时,多数人通过采用多穿衣服的措施也并不觉得冷。3.0.2夏季室温控制在26,对大多数人都达到了热舒适的水平。调查表明,目前使用空调器的家庭,空调运行的设定温度大多数为26左右。本条文规定的26只是一个设计计算温度,主要是用来计算空调降温能耗,并不一定等于实际的室温,实际的室温是由住户自己控制的。卫生换气是指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保持室内空气品质符合卫生标准的通风换气。空调房间的换气次数是室内卫生条件的一个重要的设计
13、指标。室外的新鲜空气进入室内,一方面有利于确保室内的卫生条件,但另一方面又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要确定一个合理的换气次数。在GB50198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98-93)中,规定的不同等级旅游旅馆客房新风换气量为:一级客房每人每小时50m3;二级客房40m3;,三级客房30m3。美国ASHRE标准(62-1989)推荐的住宅居室新风换气量为每人每小时45.5m3。住宅建筑的层高为2.5m以上,按人均居住面积15m2计算,1小时换气1.5次,人均占有新风56.25m3,数量上超过了一级客房的水平。但是,这并不表明超过了一级客房的卫生水平。潮湿是深圳地区气候的一大特点
14、。在本节室内热环境主要设计指标中对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也提出了具体要求。研究表明,在室温26左右时,相对湿度小于70%时,室内环境基本处于热舒适水平。即使目前居住建筑中通常并无独立的除湿设备,仍是通过房间空调器冷却降温同时来达到除湿的目的,即在空调设备运行的状态下,室内同时在除湿。此时,也很少会出现感觉潮湿的情况,相对湿度亦能达到设计指标要求。4 小区热环境设计4.0.1 “热岛”现象在夏季的出现,不仅会使人们高温中暑的机率变大,同时还会形成光化学烟雾污染,并增加建筑的空调能耗,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对于小区而言,由于受规划设计中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和水景设施、空调排
15、热、交通排热及炊事排热等因素的影响,小区室外也有可能出现“热岛”现象。 实际上,设计阶段可以通过模拟判断夏季典型日(典型日为夏至日或大暑日)的日平均热岛强度(8:00-18:00的平均值)是否达到不高于1.5的要求。考虑到模拟手段不一定所有建设项目都会采用,因此本条文也鼓励通过采取一些具体的技术措施来控制热岛强度,包括:提高绿地率、户外活动场地采取遮荫措施、减少无遮荫的地面停车位、屋面绿化以及高反射屋面、立面及道路等技术措施可有效改善小区热岛效应。4.0.2 深圳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受季风影响大,自然通风条件优越。然而实际建筑和室内的自然通风是否良好,还取决于小区自然通风是否良好,若自然通风效
16、果不佳,小区内各栋建筑和各房间很难实现良好的自然通风。所以本条文强调小区热环境设计应专题论证自然通风利用效果,强化整个小区的自然通风效果,避免小区内出现滞流区,为小区内单体建筑利用自然通风创造有利条件。 随着计算机以及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进行气流模拟设计变为现实。目前,使用计算机模拟手段指导设计已越来越普遍,技术已经成熟。所以本条文强调应进行小区气流模拟设计,优化小区气流组织,并确定建筑表面各通风窗口的风压差。注意到,风在城市中行进时,在不同的区域,风速风向差异很大,以往由于缺乏城市不同区域的风速风向详细数据,只能采用城市主导风速、风向作为边界条件进行模拟。但事实上,应采用小区所在位置通风
17、时段的主导风向和风速作为边界条件进行模拟才真正符合客观事实。在本规范的编制中,通过与深圳市气象服务中心的合作,以深圳全市所有气象观测站长期观测的气象数据为基础,研究得出了深圳全市通风时段风速、风向分布图(详见附录C)。虽然在研究中,借于城市级别的风环境研究困难度大,建筑群、地形地貌以及下垫面特性的不同对风的影响显著,机理复杂,因此研究时进行了相应的简化,对于局部区域风速、风向将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但相比以往整座城市仅采用城市主导风速、风向,丝毫不考虑风在城市中行进时风速、风向的改变来说,已有极大的提高,研究成果可为设计人员提供良好的参考。借于此,本条文对于小区风环境分析的风速、风向边界条件提出了
18、明确的规定。在小区中,建筑单体设计和群体布局不当,不仅会阻碍风的流动,还会产生二次风,从而导致行人举步维艰或强风卷刮物体撞碎玻璃等。研究结果表明,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1.5m高处,风速V5m/s不影响人们正常室外活动的基本要求。为了便于评价建筑布局对风环境的影响,也可以采用风速放大系数来做评价,要求人行区域的风速放大系数不大于2。4.0.3新建项目在保证自身自然通风效果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到对周边已建成建筑的影响,这是基本的公平性体现。因此,本条文增加了相应的规定。4.0.4居住区的迎风面积比是决定通风阻塞比的关键参数,而通风阻塞比与居住区组团内的平均风速有良好的相关性,是决定居住区风环境好坏的
19、关键性参数,按迎风面积比的指标要求进行设计,是保证居住区达到风速要求和热岛强度控制要求的基本前提。此外,使用迎风面积比作为控制指标相对于通风阻塞比易于建筑师理解和掌握。因此,本条文参照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第4.1.2条对小区内建筑在通风时段主导向下的平均迎风面积比提出了相关的规定。4.0.5在容积率确定过后,建筑密度亦成为决定区域热环境的重要指标。现有的建筑格局往往以高密度低矮型的布局为主,建筑间距多在10m左右。这一种密集的布局方式大大降低了城市的通透性,对城市通风效果起到了阻碍作用。应加以改善,加以提高间距(如采用30m以上的间距),适当提升建筑高度,降低建筑覆盖率,提高
20、住区的通风特性。而建筑间距的加大,也为后续进行住区绿化,种植大量植物提供了可能性,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热岛效应。4.0.6如今的建筑多以规模化而著称,住区内建筑的布局直接关系到小区内微环境的形成,特别是直接影响到建筑通风的状况。因此,在小区进行建筑布局时,应根据通风时段的主导风向,通过住宅的合理布局,满足自然通风的要求,同时考虑夏季建筑之间的东西向相互遮阳,以减小夏季空调负荷。建筑布局形式与通风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表1 建筑布局形式与通风布局形式与通风图 示布局形式与通风图 示平行行列式:建筑的主要迎风面与风的吹来方向成45为最佳,否则不利错列式:可增大建筑的迎风面,易使气流导入到建筑群内部及建筑
21、室内疏密相间式:即利用“狭管效应”,密处风速较大,可以改善通风效果豁口迎风式:迎主导风向,前面布顺风向长条形建筑或布点式以形成豁口利于通风长短结合式:长幢住宅利于冬季阻挡寒风,短幢住宅利于夏季通风周边式:应将四角敞开,围而不合,并开敞处与主风向斜交,则可增强通风效果同时,考虑到建筑连续长度过长的长形体将会占用大量通风空间,不利于自然通风的实施。从提高有效通风路径面积的角度来讲,宜将长度过长的长形体分割成几个小型建筑,之间留有通风路径。因此,增加对建筑连续长度的控制。4.0.7考虑到绿地和水域设置是改善小区热环境的有效措施,为充分发挥其效用,宜最大可能的在小区热环境设计中采用上述措施,本条文针对
22、绿地和水域设置提出了相关的优化建议。4.0.8小区采用封闭的围墙主要是从安全角度出发,然而如此做法同时会带来将小区与周边地区的空间割裂,就像一扇屏障阻碍了风的行进,对小区内自然通风的利用是不利的。如果单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即使不用封闭的围墙,而采取红外线防盗或加强监控都能满足安全的要求。但考虑到围墙的其它用途,因此本条文并不严格限制封闭围墙的使用。5 建筑平立面节能设计5.1 建筑朝向设计5.1.1太阳辐射得热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很大,夏季太阳辐射得热增加空调冷负荷,冬季太阳辐射得热降低采暖热负荷。根据全年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变化规律,南北朝向的建筑物夏季可以减少太阳辐射得热,对于全年只考虑制冷降温
23、的深圳地区来说是十分有利的。且深圳夏季的主导风为东南风,东南向建筑有利于自然通风,而太阳辐射得热又不是很强,所以在深圳,综合考虑建筑朝向对阳光调节和自然通风的影响,推荐东南朝向。但由于建筑物的朝向还要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制约,不可能都做到南或东南向,所以本条用了“宜”字。5.1.2设置在正西和西北方向的卧室、起居室以及大面积的玻璃门窗或玻璃幕墙,在夏季会因过多的太阳辐射得热造成室内热环境的恶化以及建筑能耗的增加。但由于建筑设计考虑的因素众多,不一定都能做本条要求,所以本条用了“宜”字。5.2 自然通风设计5.2.1组织好建筑物室内外的自然通风,不仅有利于改善室内、外的热环境,而且可有效减少开空调
24、的时间,显著降低建筑物的实际使用能耗。 穿堂通风可有效避免单侧通风中出现的进排气流掺混、短路、进气气流不能充分深入房间内部等缺点,从自然通风的效果来看,能实现套型的穿堂通风是效果最佳的,在自然通风设计时,宜充分考虑风压与热压的综合作用,为实现各套型的自然穿堂通风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为避免厨房、卫生间中的污浊气体进入卧室、起居室等主要功能房间,影响人体健康,还必须组织好室内气流,使卧室、起居室为进风房间,厨房、卫生间为排风房间。5.2.2 同一栋居住建筑,不同的套型设计将导致自然通风效果不同,为保证所有住户都能拥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真正充分利用自然通风的效果,必须对各套型进行自然通风设计。同
25、时,门窗的可开启面积并一定完全等于门窗的可通风面积,特别是对于目前的各式悬窗甚至平开窗等,当窗扇的开启角度小于时,可开启窗口面积上的实际通风能力会下降1/2左右。因此,本规范使用了“通风开口面积”代替“可开启面积”。5.2.3进、排风口通风开口面积大小以及进、排风口相对大小决定了室内空气流速。当进、排风口通风开口面积相等时,靠近进风口的室内流速与室外风速比为62%;当排风口通风开口面积为进风口通风开口面积的2倍时,靠近进风口的室内流速与室外风速比为110%。据有关试验表明,获得室内整体最好风速的最佳办法是:出风口通风开口面积大于进风口通风开口面积10%左右。5.2.4本条文参考采暖通风与空气调
26、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第5.2.6条的规定。夏季由于室内外形成的热压小,为保证足够的进风量,消除余热、提高通风效率,应使室外新鲜空气直接进入人员活动区,自然进风口的位置在保证使用安全的条件下应尽可能低。5.2.5夏季阵雨、暴雨时,为避免室内物品受污,多数情况下居民会关闭外窗。这种情况下会造成室内通风不畅,影响室内热环境。根据实测和调查:当室内通风不畅或关闭外窗,室内干球温度26,相对湿度80%左右时,室内人员仍然感到有些闷热,所以需对夏季阵雨、暴雨时关闭外窗情况下的自然通风措施加以考虑。5.3 建筑遮阳设计5.3.1从建筑美学的角度来考虑,外窗的遮阳设施不应对建筑物外立面造型产生不
27、良影响,宜通过合理设计将遮阳设施很好的融入到建筑当中,充分结合外廊、阳台、挑檐以及建筑本体外型形成的自身的遮阳来减少空调季节太阳辐射得热。同时,考虑到不同的遮阳形式对不同朝向外窗的遮阳效果,本条文提出南、北向宜采用建筑外遮阳,东、西向应采用建筑外遮阳。5.3.2本条文给出了常见建筑外遮阳措施的简化方法计算,并根据深圳地区建设工程的实际应用特点,将内置中空百页和双层窗做为外遮阳措施,并给出了相应的简化方法用于实际工程计算。5.3.4外窗在重点考虑对阳光遮挡的同时,也应防范附近建筑外墙反射和发射辐射对建筑外窗的不利影响,特别是东、西、东北、西北向外窗,由于东、西晒的影响,宜采取相应的遮挡措施。5.
28、3.55.3.6采用本条文所提出的这几种围护结构的节能措施,是基于深圳地区的气候特点,考虑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达到节能目的而提出的。这些措施经测试、模拟和实际应用证明是行之有效,其中有些措施的节能效果显著。采用反射隔热外饰面的屋顶和外墙面,在夏季有太阳直射时,能反射较多的太阳辐射热,从而能有效的降低空调负荷和自然通风时的内表面温度,当无太阳直射时,又能把围护结构内部在白天所积蓄的太阳辐射热较快地向外天空辐射出去,因此,无论是对降低空调耗电量还是对改善无空调时的室内热环境都有重要意义。目前,仍有些建筑习惯采用带有空气间层的屋顶和外墙。研究表明封闭空气间层的传热量中辐射换热比例约占70%。本条文提出采
29、用带铝箔的空气间层目的在于提高其热阻,节能效果显著。值得注意的是,当采用单面铝箔空气间层时,铝箔应设置在室外侧的一面。蓄水、含水屋面是适应深圳地区多雨气候特点的节能措施,这类屋顶是依靠水分的蒸发消耗屋顶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热量,水的主要来源是蓄存的天然降水,补充以自来水。含水屋面由于含水材料在含水状态下也具有一定的热阻故表现为这种屋面的隔热作用优于蓄水屋面。当采用蓄水面时,储水深度应大于等于200mm,水面宜有浮生植物或浅色漂浮物;含水屋面的含水层宜采用加气混凝土块等固体建筑材料,厚度应大于等于100mm。遮阳屋面是现代建筑设计中利用屋面作为活动空间所采取的一项有效的防热措施,也是一项建筑围护结构
30、的节能措施。种植屋面是隔热效果最好的屋面。本标准制订时对其附加热阻增加了,这符合实际测试的结果。通常,采用种植屋面,种植层下方的温度变化很小,表明太阳辐射基本被种植层隔绝。本次增加种植屋面的附加热阻,使得种植屋面不需要采取其他措施,就能够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这有利于种植屋面的推广。5.4 空调室外机位置设计5.4.1空调室外设备换热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空调性能的发挥,应将合理预留空调室外设备的安装位置,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起来,不破坏建筑美学,同时注重室外换热器设备和部件的清洗和维修。5.4.2现代建筑为了建筑美观,对室外机的位置往往进行一定的美化处理,即采用一定的遮挡或是装饰等措施,这种措施的
31、结果势必对室外机换热效果产生影响。遮挡隔栅的透气率是指对空调器室外机安装位置采取遮挡或装饰有效的通风面积比例,它占装饰遮挡总面积的比例可以反映室外机通风换热效果的好坏。为防止因采取美化手法形成了对室外机位置的遮挡和装饰导致排风不畅或进排风短路等现象,本条文对室外机遮挡隔栅的透气率进行了规定。5.4.3分体式房间空调器室外机安放位置与搁板构造对空调器实际的运行能效影响巨大。以往由于经济落后,使用空调的人少,当时的建筑在设计时往往没有考虑空调器室外机安放位置与搁板构造,致使居住者购买空调后只能是无序化安装,即影响建筑立面美观,也不利于空调器的节能运行。从安装位置的角度看,在东向或西向的外墙安放空调
32、器室外机,难以避免太阳辐射的不利影响。空调器室外机的安装位置通风换热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空调器运行能效的高低。当将空调室外机的位置从下到上一条线地布置多层或高层建筑的外立面上时,下层空调室外机换热后的高温气体易被上层空调室外机重新吸入,严重影响上层空调室外机的换热。同时,将建筑外立面的竖向凹槽内层设为室外机安装位置时,凹槽的宽度和深度都不足,将易使凹槽的气体常时间滞留,也不利于室外机的换热。考虑到当室外机排风出现对吹现象时,将使室外机的散热条件严重恶化,因此,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相对的两台室外机提出了至少4m间距的要求。同时,鉴于室外机吹出为热风,其温度大大高于室外气温,当室外机的排风吹向窗口或阳
33、台将给相邻住户带来热环境的恶化,吹到行人区时将对来往行人产生不舒适感,吹向绿化植物上时将不利绿化植物的健康成长,甚至引起植物的死亡。因此,本条文对此进行了规定。5.4.4深圳地区整体式(窗式)房间空调器目前的市场占有量并不高,但仍有一定的市场。整体式(窗式)房间空调器在安装时因需有较大的洞口才能容纳机身,若在设计时未预留其安放位置,在安装时需在外窗或墙体上开一较大尺寸的洞口,破坏了建筑立面效果,且对结构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5.4.5 空调器运行时室内机产生的凝结水若不有组织引流排放,将给室内或室外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有条件时可以适当考虑对凝结水的其它合理利用方式。注意到,空调器在运行时,室外机
34、的换热将使周围区域气温有较大的上升,同时室外机风机的运转也将产生一定的噪声,设计时应对此问题进行考虑,以减小对相邻住户的热污染和噪声污染。6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6.1 规定性指标设计6.1.1不同朝向太阳辐射的强度和特点是不同的,而太阳辐射由于能直接透过玻璃进入室内,因此外窗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显著,本条根据太阳辐射对建筑的影响推荐了各朝向窗墙面积比。同时,各朝向窗墙面积比的计算还应符合以下要求:1 立面朝向:北向:北偏西30北偏东45;南向:南偏西30南偏东45;西向:西偏北60西偏南60(包括西偏北60和西偏南60);东向:东偏北45东偏南45(包括东偏北45和东偏南45)。2 凸凹立面墙体朝向
35、:按各凸凹面的实际朝向计算与处理。3 厨房、卫生间、楼梯间和电梯间的外墙和外窗也应参与计算。4 外凸窗侧墙:外凸窗的侧墙应按外墙面积计算,其朝向按实际朝向计算与处理;外凸窗的顶部非透光部分按屋顶处理;外凸窗的底部非透光部分按底部自然通风的架空楼板处理。5 外窗透光部位:1)外墙上的外窗,窗面积是窗洞口面积,朝向同外墙。2)外墙上的凸窗,当凸窗侧面为不透光构造时,窗面积取窗洞口面积,朝向同外墙;当凸窗侧面为透光窗时,外凸窗的透光侧面按实际面积和实际朝向计算与处理;外凸窗的顶部透光面按屋顶透明部分计算与处理,外凸窗的底部透光面以实际面积按外立面窗朝向计算与处理。6 坡屋顶:当坡屋顶的坡度(坡屋顶所
36、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等于75时,坡屋顶以实际面积按平屋顶计算与处理,同时坡屋顶上同坡度的屋顶透明部分也按水平屋顶透明部分计算与处理。当坡度超过75时,坡屋顶按对应朝向的立面外墙计算与处理,同时坡屋顶上的屋顶透明部分也按立面外窗计算与处理。6.1.2随着高层居住建筑的日益增多,屋顶透明部分对整栋建筑的能耗影响呈减少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特别是屋顶透明部分对顶层住户的建筑能耗所产生影响显著,且会会随着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另一方面,其对有屋顶透明部分房间的热舒适性影响巨大,这会造成该房间空调使用时间和空调能耗的增加。因此,本条文对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和传热系数提出了具体要求。6.1.3对屋顶透明部
37、分本身的遮阳系数进行限制主要出自于其对有屋顶透明部分房间的热舒适性影响显著,从而造成该房间空调使用时间和空调能耗的增加。因此,本条文对屋顶透明部分遮阳系数本身的遮阳系数提出了具体要求。6.1.4深圳地区的气候特点决定了在居住建筑节能50%的基础上实现节能65%的目标,将主要依靠自然通风、外窗遮阳以及设备能效的提高来实现。因此,本条文所规定的围护结构(主要包括屋顶、外墙、外窗等)与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基本保持一致,并未进一步提升其热工性能。同时,考虑到凸窗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对其顶板(非透明部分)的传热性能做了明确的规定,凸出外墙外表面不超过600mm的外凸窗
38、,其侧墙和顶部非透明部分可不考虑传热系数的限制。6.1.5外窗是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薄弱环节,本条文进一步强化了居住建筑外窗的遮阳设计要求,即应针对套型来进行外窗遮阳设计。考虑到建筑内部不同空间的功能是不同的,居民的活动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居住空间,是居民的主要生活区域,同时也是空调能耗的主要产生区域。而非空调区域,通常不产生空调能耗。因此,本标准对不同居住空间平均窗墙面积比所对应的外窗平均综合遮阳系数分别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同时,考虑到外遮阳措施虽是深圳地区适宜的节能措施之一,但若强制采用外遮阳,会对建筑设计人员进行建筑创作时造成过多的限制。从实际使用的效果来看,只要综合遮阳系数相同,
39、而无论采用何种遮阳措施,其带来的节能效果是基本一致的。因此,本规范仅对外窗的综合遮阳系数进行了限制,但未限定其采用何种遮阳措施达到此要求。计算时,窗本身的遮阳系数SC可以近似地取为窗玻璃的遮阳系数Se乘以窗玻璃面积A玻除以整窗面积A窗,即。空调季节窗口的建筑外遮阳系数SDc可按附录F中的方法计算。6.1.6为防止在加强外窗遮阳时造成了自然采光的不足,从而影响照明能耗,因此对建筑的卧室、书房、起居室等主要房间的房间窗地面积比和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提出了要求。6.1.7为了保证居住建筑的节能,要求外窗、阳台门及透明幕墙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能。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
40、/T7106-2008规定的4级对应的空气渗透数据是:在10Pa压差下,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在2.02.5m3之间,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在7.56.0 m3之间;6级对应的空气渗透数据是:在10Pa压差下,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在1.01.5m3之间,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在3.04.5 m3之间。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幕墙GB/T21086-2007规定的2级对应的空气渗透数据是:在压力差为100Pa时,可开启部分的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不大于2.5m3/(mh)和整体幕墙试件(含可开启部分)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不大于2.0 m3/(m2h);3级对应的空气渗透数据是:在压力差为100Pa时,可开启部分的单
41、位缝长空气渗透量不大于1.5m3/(mh)和整体幕墙试件(含可开启部分)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不大于1.2 m3/(m2h)。6.2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6.2.1本条文给出了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的具体步骤。6.2.2本条文给出参照建筑建立的一般原则。6.2.3本条文规定了建筑物节能综合指标的计算条件。 在建筑节能中,建筑的能耗水平应是该建筑历年来的平均能耗。由于典型气象年的原始数据与历年平均值所用的原始气象数据年相同,采用典型气象年数据计算所得的年能耗与采用历年平均气象数据计算所得的年能耗最接近,最能反映能耗的“平均”情况。同时,典型气象年的数据是最齐全的,因此,以典型气象年作为能耗
42、计算的气象数据。以往,由于尚无深圳市的典型气象年,进行建筑能耗模拟时常选择地理位置相近的广州市的典型气象年作为计算的气象参数。目前,编制组与深圳市气象服务中心合作,形成了以深圳当地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的典型气象年。因此,此条文明确应采用以深圳当地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形成的典型气象年。 计算时取卧室、起居室、书房等空调居室室内温度,夏季全天为26,换气次数为1.5次/小时,非空调居室不进行温度控制。 空调设备额定能效比取值主要考虑到国家将于09年将房间空调器产品能效的入门槛提高到2级,故取值为3.0,若设计建筑中已明确所选用的空调设备(系统),则可取所采用的房间空调的铭牌值或设计的空调系统的系统能效
43、比,这也是鼓励使用高效节能空调设备。根据深圳市建筑节能季节划分结果,深圳市空调计算期取5月26日至10月7日。采用反射隔热外饰面的屋项外表面和外墙面,虽有利于降低夏季空调能耗,但考虑到目前很多反射隔热外饰面的耐久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同时会随着外界粉尘等污染物的作用,其隔热效果会下降。目前,甚至出现了在使用“对比评定法”时取用极低的值(有的甚至低于0.2)来通过节能计算的做法,有时还重复计算了当量附加热阻,片面夸大了反射隔热外饰面的作用。因此,本规范对此做了进一步明确的规定。6.2.4根据深圳市的气候特性,一天之内温度波动对围护结构传热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夏季,白天室外气温很高,又有很强的太阳辐
44、射,热量通过围护结构从室外传入室内;夜里室外温度下降比室内温度快,热量有可能通过围护结构从室内传向室外。如果用室内外平均温度来计算室内外的传热,上述这种昼夜反方向的传热就可能抵消掉了,出现没有空调负荷或很小空调负荷的情况。而实事是肯定有空调能耗的。因此,为了比较准确地计算采暖、空调负荷,并与现行国标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保持一致,需要采用动态计算方法。与静态计算方法相比,动态计算方法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计算的时间步长很小,通常都采用一个小时作为计算的时间步长,因而负荷的计算比较准确。故本条文规定建筑物的节能综合指标采用动态方法计算,借于目前进行建筑全年空调能耗计算的软
45、件众多,不同软件由于内核的不同,对同一建筑物计算的结果往往存在差异,因此,本条文规定只有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或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鉴定的计算软件才可作为计算工具。7 空调与机械通风节能设计7.1 空调节能设计7.1.1随着深圳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空调的需求逐年上升,空调已成为深圳居民家庭生活的必需品。对于居住建筑选择何种空调方式,应根据当地能源、环保等因素,通过仔细的技术经济分析来确定。同时,考虑到空调所需设备及运行费用全部由居民自行支付,因此,还要考虑用户对设备及运行费用的承担能力。主要考虑以下情况: 1. 深圳市的气候条件和建筑所在地点的气流、水、土地等有关自然资
46、源;2. 建筑所在地点的能源资源和价格;3. 建筑所在地点的环境状况和相关环境法规;4. 建筑自身特点:住宅小区还是单幢住宅楼,高层住宅还是多层住宅楼,或别墅等;5. 当地生活水平、生活习惯和住户经济收入;6. 设备同时使用率、设备系统的部分负荷性能和调控性能;7. 设备费、运行费;8. 安装方式,运行调节和维护管理工作量及条件;9.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0. 对城市、小区或周围环境的影响。7.1.2从实际工程的运行效果来看,采用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居住建筑,其能耗水平显著高于分散式空调系统的居住建筑。主要原因集中式空调系统可调节性差,在低负荷条件下,其运行能效并不高。且由于往往是全时间、全空间的
47、运行模式,与深圳地区强调充分利用被动式节能技术,空调宜采间歇性运行模式并不相符。但同时,考虑到仍存在一些居住建筑其负荷特性适用于集中式空调系统形式,因此,本条文采用“宜”字。7.1.3本条文参考深圳市实施细则SZJG29-2009中的相关规定。同时,还增加了设计分室(户)温度控制及分户冷量计量设施的相关规定。7.1.4 本条文参考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综合性能系数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2008中的相关规定。7.1.5本条文参考国家标准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2021.3和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5中关于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的相关规定。7.1.6采用空调方式降温时,门窗往往处于关闭状态,室内、外的空气交换主要依靠空气从门窗缝隙的渗透来实现。此种方式是一种无序的换气方式,换气效果不佳。同时,由于门窗气密性的加强,通过渗透的方式也往往无法满足人体卫生换气1.5次/小时的需要,如果此时通过开窗的方式加强换气,过大的换气量将会导致空调能耗的显著增加。因此,本条文对空调时段关闭门窗条件下,通风设计应有保证居住建筑1.5次/小时的卫生换气的具体措施提出了要求。7.1.77.1.8空调的排热体通常为空气、水体和大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