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高考诗歌鉴赏(已修改)解析.ppt
《(二轮复习)高考诗歌鉴赏(已修改)解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轮复习)高考诗歌鉴赏(已修改)解析.ppt(8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1、鉴赏诗歌、鉴赏诗歌作品的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达技巧。 2 2、评价诗歌、评价诗歌作品的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观点态度。 一、明确考纲要求一、明确考纲要求 (怎么考怎么考)高考诗歌鉴赏大致包括以下内容:高考诗歌鉴赏大致包括以下内容:2 2、鉴赏古诗的语言、鉴赏古诗的语言 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准确理解重,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
2、意境的艺术效果等。术效果等。 二、如何备考二、如何备考 (怎么应考)(怎么应考) 1、 应该了解诗词的文体知识和文化常识,应该了解诗词的文体知识和文化常识,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做好相关的知识储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做好相关的知识储备备。:。: 意象意象 意境意境 衬托衬托 用典用典风格风格 联想联想 想象想象 象征象征等等。等等。 一、注重平时的积累一、注重平时的积累 2 2、在相关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了、在相关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了解重要的诗人诗作。解重要的诗人诗作。 比如,比如,对诗歌背景和重点作家情况的了解对诗歌背景和重点作家情况的了解等等,都有助于解答习题。等等,都有助于解答
3、习题。 从考题的实际看,众多诗歌鉴赏试题中,熟从考题的实际看,众多诗歌鉴赏试题中,熟悉的面孔很多。中学课本中出现的作家有悉的面孔很多。中学课本中出现的作家有辛弃疾、辛弃疾、苏轼、秦观、王维、王安石、白居易、韦庄、刘苏轼、秦观、王维、王安石、白居易、韦庄、刘禹锡禹锡等。选考这些作家的诗词,使得广大考生心等。选考这些作家的诗词,使得广大考生心里有底,解题时不感到陌生,有利于考生发挥水里有底,解题时不感到陌生,有利于考生发挥水平。有平。有3 3份试卷考苏轼的诗词、份试卷考苏轼的诗词、2 2份试卷考王安石份试卷考王安石的诗、的诗、2 2份试卷考王维的诗。因此,在指导复习过份试卷考王维的诗。因此,在指导
4、复习过程中,可重点抓住唐宋诗词中代表作家的作品进程中,可重点抓住唐宋诗词中代表作家的作品进行训练,如行训练,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苏轼、李清照、陆游、柳永、李煜苏轼、李清照、陆游、柳永、李煜等人的诗歌。等人的诗歌。 当然,先秦两汉明清的作家作品也有适当涉猎。当然,先秦两汉明清的作家作品也有适当涉猎。二、诗歌鉴赏题应试对策二、诗歌鉴赏题应试对策(如何做诗歌鉴赏题) 诗歌鉴赏题,主要采用的方法诗歌鉴赏题,主要采用的方法就是就是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把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分析表现手法、推握作者的情感、分析表现手法、推敲语言(炼字)。敲语言
5、(炼字)。 指导学生答题时,总的原则是,指导学生答题时,总的原则是,读得懂,答得对(规范)。读得懂,答得对(规范)。 1 1、学会利用文中信息,如关注题、学会利用文中信息,如关注题目、作者、注释、写作背景等。目、作者、注释、写作背景等。 (1 1)介绍写作背景:)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作的主要内容和抒发暗示诗作的主要内容和抒发的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2 2)解释相关词句:)解释相关词句: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3 3)介绍作者:)介绍作者: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时代背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时代背景。景。(4 4)介绍题目的内容:)介绍题目的内容:暗示与答题有关的一些内
6、暗示与答题有关的一些内容。容。 东东 坡坡 苏轼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注 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确:山多大石貌。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确:山多大石貌。(1)(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3分分) )(1 1)重视作者及注释:)重视作者及注释: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题。(8(8分分)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
7、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8分分) ) 东东 坡坡 苏轼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注 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确:山多大石。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确:山多大石。(2)(2)请结合请结合全诗全诗赏析赏析“铿然铿然”一词的妙用。一词的妙用。(5(5分分) ) 20062006年高考辽宁卷年高考辽宁卷以动衬静以动衬静行人稀少行人稀少宁静清幽宁静清幽山多石多山多石多(2 2)重视背景)重视
8、背景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华清宫 吴融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过华清宫 李约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问题问题(2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感情? (4 4分)分) 做此题时固然要学会抓住诗中描写的景物进行做此题时固然要学会抓住诗中描写的景物进行分析,但若考生不了解华
9、清宫的有关背景,也很难分析,但若考生不了解华清宫的有关背景,也很难透彻理解作者在诗中的感情。华清宫即中国唐代离透彻理解作者在诗中的感情。华清宫即中国唐代离宫。以温泉汤池著称。在今陕西省临潼县骊山北麓。宫。以温泉汤池著称。在今陕西省临潼县骊山北麓。据文献记载,秦始皇曾在此据文献记载,秦始皇曾在此“砌石起宇砌石起宇”,西汉、,西汉、北魏、北周、隋代亦建汤池。唐贞观十八年(北魏、北周、隋代亦建汤池。唐贞观十八年(644644)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天宝六载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天宝六载(747747)改名华清宫。当时这里台殿环列,盛况空)改名华清宫。当时这里台殿环列,盛况空前
10、,但安史之乱后皇帝很少游幸。至唐末废圮,五前,但安史之乱后皇帝很少游幸。至唐末废圮,五代成为道观。知道这一背景,再读二首诗,作者的代成为道观。知道这一背景,再读二首诗,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比较清楚了。写作意图就比较清楚了。 (2 2)重视背景)重视背景20072007年高考湖北卷:年高考湖北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华清宫 吴融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过华清宫 李约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
11、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宫内与宫外对比宫内与宫外对比统治者无视人民疾统治者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苦沉湎于享乐统治者游乐歌舞统治者游乐歌舞不理国事不理国事荒淫误国荒淫误国朝代更替朝代更替 分析:分析: 第一首诗通过对华清宫外第一首诗通过对华清宫外“飞飞雪暗云雪暗云”的寒冷天气与宫内的寒冷天气与宫内“绿树碧檐绿树碧檐”的景物形成鲜明对比,再通过的景物形成鲜明对比,再通过“无人知无人知道外边寒道外边寒”的控诉,鞭挞无视人民疾苦、的控诉,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封建统治者。沉湎于享乐的封建统治者。 答案: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答案:第一首诗
12、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2 2分)分) 分析:第二首诗通过对唐明皇在华清宫分析:第二首诗通过对唐明皇在华清宫游乐歌舞,不理国事,导致安史之乱的史实游乐歌舞,不理国事,导致安史之乱的史实的吟咏,讽刺了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吟咏,讽刺了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的兴衰。 答案: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答案: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2 2分)分) 莲莲由于由于“莲莲”与与“怜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音同,借以表达爱情。梧桐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13、。杜鹃杜鹃凄凉、哀伤的象征。凄凉、哀伤的象征。 鹧鸪鹧鸪鹧鸪鸣声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鹧鸪鸣声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 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常指代这类情感。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常指代这类情感。 蝉蝉 寒蝉常常是悲凉惆怅的代名词。寒蝉常常是悲凉惆怅的代名词。 鸿雁鸿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伤感。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伤感。西风西风往往表达伤感、不平、惆怅等情感。往往表达伤感、不平、惆怅等情感。西路西路(秋天),(秋天),西成西成(秋收),(秋收),阳月阳月(农历十月),(农历十月),散发散发(在家闲居状),(在家闲居状),九重九重(京城或帝宫)等(京城或帝宫)等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
14、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 6分)分) 2005 2005年高考浙江卷年高考浙江卷齐安郡中偶题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时刻的景色,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均以荷与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 2分)分) (2 2)这两首
15、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 4分)分)傍晚傍晚 西风西风 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绿荷”有有“恨恨”而而“背西风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荷花”被西风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愁热”,却呈现,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娇羞之态
16、,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泼有趣。 20072007年高考广东卷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6分分) ) 溪亭溪亭 林景熙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1)(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其情感?(2?(2分分) )(2)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穿”、“数数”二字的艺
17、术效果。二字的艺术效果。(4(4分分) )表现作者孤独表现作者孤独寂寞的情感寂寞的情感用用落日落日和和月亮月亮这两个这两个意象意象,表现时,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2)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穿”、“数数”二字的艺术效果。二字的艺术效果。(4(4分分) )(2 2)“独行独行穿穿落叶,闲坐落叶,闲坐数数流萤流萤”句句中中“穿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而无聊,而无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一个“数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
18、寂寞情感。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3 3、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 (叙事诗)(叙事诗)叙述叙述事情、事情、塑造塑造人物人物 (抒情诗)(抒情诗)描写描写景物、景物、描绘描绘形象形象 (说理诗)(说理诗)咏叹咏叹史实、史实、阐发阐发见解见解 常见题型:常见题型:(1 1)描述诗歌的画面,即用自己的语言把)描述诗歌的画面,即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中的画面概括地描绘出来。诗歌中的画面概括地描绘出来。 (2 2)感悟诗歌的内涵)感悟诗歌的内涵 根据诗歌的素材,结合诗人的感情,读出根据诗歌的素材,结合诗人的感情,读出诗词的言下之意。诗词的言下之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
19、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8分分) ) 鹧鸪天鹧鸪天 送送 人人 辛弃疾辛弃疾 唱彻唱彻阳关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1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 2)这首词以)这首词以“送人送人”为题为题, ,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下片写出了哪两
20、层新意意? ?(1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运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 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鹧鸪天鹧鸪天 送送 人人 辛弃疾辛弃疾 唱彻唱彻阳关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
21、离合是悲欢?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2 2)这首词以)这首词以“送人送人”为题为题, ,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意? ?是说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是说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唯一悲痛(欢乐)的事。是说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是说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途风波险恶得多。 20072007年高考福建卷: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武 夷夷 山山 中中 宋宋谢枋得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
22、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几生修得到梅花?注: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注: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十年,宋德祐元年(死。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1275),诗人抗元失败,),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将近十年。问题问题:(1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想感情?(3 3分)分) 分析:分析: 此题要求考生不但要结合
23、全诗分析,还要此题要求考生不但要结合全诗分析,还要结合注释中的背景资料来答题,从注释中可知,结合注释中的背景资料来答题,从注释中可知,一、二句中的一、二句中的“无梦还家无梦还家”“”“独立青峰独立青峰”表达了作表达了作者国破家亡的孤寂、痛苦之情。三、四句写到者国破家亡的孤寂、痛苦之情。三、四句写到梅花梅花的意象的意象,结合注释可知,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结合注释可知,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坚贞自励的情怀。 20072007年高考福建卷: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武 夷夷 山山 中中 宋宋谢枋得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
24、涯。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几生修得到梅花?注: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注: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十年,宋德祐元年(死。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1275),诗人抗元失败,),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将近十年。国破家亡的孤寂、国破家亡的孤寂、痛苦之情痛苦之情问题问题:(1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
25、思想感情?(想感情?(3 3分)分) 答:答:(1 1)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 由此可见,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时,由此可见,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时,除了把握诗句的内容外,还要联系作除了把握诗句的内容外,还要联系作者生平经历及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者生平经历及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诗。诗。 (2 2)“天地寂寥山雨歇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 3分)分)(2 2)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轮 复习 高考 诗歌 鉴赏 修改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