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介绍江苏概况的导游词合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介绍江苏概况的导游词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介绍江苏概况的导游词合集.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介绍江苏概况的导游词合集 江苏是个古风深厚的城市,许多游客都将它列为想“心中最想去旅游的城市之一”。下面是我为您细心整理的江苏导游词,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江苏导游词1 甪直历来有“五湖之厅”“六泽之冲”之称。“五湖之厅”是指它南临澄湖、万千湖、西靠独墅湖、金鸡湖,北望阳澄湖。“六泽之冲”是说它有吴淞江、清小港、界浦、张陵港、东塘和大直港六条流道。甪直境内水流纵横,桥梁密布,贴水成街,人家枕河而眠,镇貌古朴,风情幽逸。 甪直,地处苏州城东南25公里.北够吴淞江,南临临澄湖,西接苏新工业园区,东衔昆山,全镇面积75平方公里。神州水乡第一镇甪直,这是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对江
2、苏省苏州市甪直的高度评价和赞誉甪直作为神州水乡古镇的佼佼者,的确名副其实,它具有2520_年的文明历史。特殊是她的古老文化,名胜古迹、古桥、古街、古民宅以及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银杏树令人称赞不已。 当人们来到甪直,许多人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甪直”原委是怎么来的,这里为什么叫甪直据甫里志载:甪直原名为甫里,因镇西有“甫里塘”而得名。后因镇东有直港,通向六处,水流形有酷如“甪”字,故改名为“甪直”。又传古代独角神兽“甪端”巡察神州大地路径甪直,见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因此就长期落在甪直,故而甪直有史以来,没有战荒,没有旱涝灾难,人们年年丰衣足食。 甪直与苏州古城同龄,是一座具有25
3、00多年历史的古镇,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古镇甪直丰富绚丽的文化,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水是古镇的灵魂。甪直地处太湖流域,是水分水析、水系水萦、水抱水环的泽国典型,素有“五湖之厅”、“六泽之冲”的美誉。甪直水秀,桥也美。在古镇区5。6公里长的河道上,历史上曾横架着形式多异的江南小桥72座半。有多孔的大石桥、独孔的小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石板桥,双桥、姐妹桥、钥匙桥、半步桥等。可谓“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七十二半桥”。古镇依水而建,前街后河,人家枕河而眠。闲逛古镇,领会小镇风光。欣赏古桥驳岸,看看渔船人家,真是别有风韵,让人回味无穷。 甪直古镇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物众多,人文景观棋布。镇内的千
4、年古刹保圣寺建于公元520_年,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寺内出自唐代塑圣杨惠之先生毕业灵性的半堂泥塑罗汉更是国之珍宝。“叶圣陶纪念馆”已成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化基地。除些之外,更有万盛米行、沈宅、水乡农具博物馆、萧芳芳演艺馆、王韬纪念馆、出土文物馆等一大批历史人文景观,让您在充分领会江南水乡风情的同时。更多的体会小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甪直水乡服饰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奇葩:梳髻髻头、扎包头巾、穿拼接衫、拼档裤、束据裾裙、着绣花鞋。曾经,这是甪直农村妇女劳动时的一般装束。如今,正成为诠释甪直水乡特色和水乡文化的重要符号,穿着这样的服饰走在古镇上。也成了一道别有风味的流淌风景。 江苏导游词2 山
5、塘街位于古城苏州的西北部,东连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接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3600米。因此被称作七里山塘。 七里山塘 唐宝历二年(820_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叫七里山塘。自古山塘街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 清乾隆帝壬午年(1762年)游江南,到七里山塘曾御笔书写山塘寻胜;如今山塘寻胜御碑亭仍旧保存完好。乾隆帝对七里山塘情有独宠,回京后在颐和园后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样修建了苏州街。 七里山塘是苏州古代的金粉地、闹市区(类似南京的夫子庙),是开发的新景点。 虽然
6、往日的繁华难以复制,但经过政府的努力,终于复原了一条小河,几座弯月般的石桥,和两岸各一片白墙灰瓦的古宅。我们到的时候正是傍晚,河边的宅院都依次挂出红灯笼,红色的灯火同拱桥的身影一起映照在河水里,轻轻地荡漾着,让你不由得一声轻叹:这就是苏州。 山塘街和山塘河有典型江南水乡的风貌,家家户户前街后河,河上小船来往如梭,街上店铺林立。横跨河上的古桥有7座:山塘桥、通贵桥(又名瑞云桥)、星桥、彩云桥(又名半塘桥)、普济桥、望山桥(曾名便山桥)和西山庙桥,竖贯堤上的古桥有8座:白姆桥、毛家桥、桐桥(曾名洞桥、胜安桥)、白公桥、青山桥、绿水桥、斟酌桥和万点桥,而对岸竖贯之桥也是八座,有同善桥(小普济桥)、引
7、善桥等。 其中山塘桥、彩云桥、便山桥和洞桥四座桥建于宋代以前。 其中通贵桥旁是明代南京吏部尚书吴一鹏的府第。星桥是从前商业最繁盛的所在。西山庙桥南北两堍分别是花神庙和西山庙。而斟酌桥是山塘河、东山浜、野芳浜的交汇处,是当年画舫云集的所在,桥东堍的花园弄花香袭人,有不少诗词赞美斟酌桥畔的风光,例如:斟酌桥头花草香,画船载酒醉斜阳。桥边水作鹅黄色,也逐笙歌过半塘。、半塘春水绿如渑,赢得桥留斟酌名。桥外酒帘轻扬处,画船箫鼓正酣声。 苏州山塘街历史悠久,它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据传闻乃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建。古城苏州是闻名的江南水乡,城内水港交织,街衢纵横,晚唐诗人杜荀鹤有诗云:君
8、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在苏州众多的街巷之中,名胜山塘街,地位仅次于观前街,被称誉为姑苏第一名街。一是因其历史有1100多年;二是格局最具代表苏州街巷的特点;三是它与很多名人、名事相关。山塘街一头连接苏州繁华商业区阊门,一头连着花农聚集的虎丘镇和名胜虎丘山,自唐代以来它始终是商品的集散之地,南北商人的聚集之处。 以半塘桥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南段以市井胜。从起点阊门渡僧桥起至半塘桥,商铺鳞次栉比; 北段以风景胜,从半塘桥至虎丘山门,水面渐宽,河边村舍简屋,绿树成阴,颇有野趣。 目前的山塘老街从渡僧桥到广济桥段共360米长,重现了当年山塘的繁盛。堪称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
9、口。有民歌颂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 街区店肆林立、会馆齐聚。既有苏州老字号采芝斋、黄天源、五芳斋、绿杨馄饨店,也有艺术家的工作室,还有刺绣、紫檀木雕、石雕、玉雕、蓝印花布等传统工艺品前店后坊式的店铺,尽展江南水乡和苏州街巷的特别魅力。 小镇是漂亮的,七里山塘就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地方。 自古山塘街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于是,我和爸爸在金秋十月来到这个漂亮的小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塘街几个大字,再往里走沿街摆着许多特色的小店铺,叫卖客人,很是喧闹。 走着走着来到了白居易纪念馆。我一边参观,爸爸一边告知我:唐宝历二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
10、便利苏州的水路交通,开凿了一条起虎丘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我不禁感叹:白居易真是一位宏大的人。 走在一块块青砖铺成的小路上,放眼望去两旁是各种纪念品的店铺,有小巧玲珑的草包,各色的糖果糕点,丝巾和旗袍 在喧闹的街道旁是一条蜿蜒的小河,两旁的树木倒映在河中,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洒着金色的阳光,几座古老的石桥横在小河的中心,桥上的石狮子活灵活现,几条小木船停靠在岸边。 山塘街果真是名副其实,真是个漂亮的小镇!,是开发的新景点。 虽然往日的繁华难以复制,但经过政府的努力,终于复原了一条小河,几座弯月般的石桥,和两岸各一片白墙灰瓦的古宅。我们到的时候正是傍晚,河边的宅院都依次挂出
11、红灯笼,红色的灯火同拱桥的身影一起映照在河水里,轻轻地荡漾着,让你不由得一声轻叹:这就是苏州。 山塘街和山塘河有典型江南水乡的风貌,家家户户前街后河,河上小船来往如梭,街上店铺林立。横跨河上的古桥有7座:山塘桥、通贵桥(又名瑞云桥)、星桥、彩云桥(又名半塘桥)、普济桥、望山桥(曾名便山桥)和西山庙桥,竖贯堤上的古桥有8座:白姆桥、毛家桥、桐桥(曾名洞桥、胜安桥)、白公桥、青山桥、绿水桥、斟酌桥和万点桥,而对岸竖贯之桥也是八座,有同善桥(小普济桥)、引善桥等。 其中山塘桥、彩云桥、便山桥和洞桥四座桥建于宋代以前。 其中通贵桥旁是明代南京吏部尚书吴一鹏的府第。星桥是从前商业最繁盛的所在。西山庙桥南
12、北两堍分别是花神庙和西山庙。而斟酌桥是山塘河、东山浜、野芳浜的交汇处,是当年画舫云集的所在,桥东堍的花园弄花香袭人,有不少诗词赞美斟酌桥畔的风光,例如:斟酌桥头花草香,画船载酒醉斜阳。桥边水作鹅黄色,也逐笙歌过半塘。、半塘春水绿如渑,赢得桥留斟酌名。桥外酒帘轻扬处,画船箫鼓正酣声。 江苏导游词3 北固山位于江苏镇江,由于北临长江,形势险固,故名北固,高55.2米,长约200米。山壁陡峭,形势险固,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来赞其形胜。甘露寺,雄居山巅,建于东吴甘露年间,有很多有关三国时代吴国的传闻和遗迹。游人至此,不由要以刘备招亲的故事为线索去找寻有关胜迹和传闻。北固山与金山、焦山成犄角
13、之势,三山鼎立,在控楚负吴方面北固山更显出雄壮险要。明代郡守为了抗倭守城,将前峰与中峰凿断。 北固山由前峰、中峰和后峰三部分组成,主峰即后峰,是风景最佳处。前峰原为东吴古宫殿遗址,现已辟为镇江烈士陵园;中峰上原有气象楼,现改为国画馆;后峰为北固山主峰,北临扬子江(长江),三面悬崖,地势险峻,山上到处都是树木,名胜古迹多在其上。素以“天下第一江山”著名于世。后峰是北固山的主峰,背临长江,枕于水上,峭壁如削,是风景最佳的地方。登上山顶,东看焦山,西望金山,隔江相望,扬州平山堂清楚可见,确使人感到“金焦两山小,吴楚一江分。”过去曾有一名人作打油诗一首:“长江好像砚池波,提起金焦当墨磨,铁塔一支堪作笔
14、,青天够写几行多”,以此赞美北固山的壮美景色。 从北固山中峰南麓登山,过气象台,沿山脊北行至清晖亭。亭东有一座铁塔,此塔系唐卫公李德裕于宝历元年(825年)所建,故又名卫公塔。原为石塔,后毁。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改建成九级铁塔,平面,八角形。明代重修改为七级,高约13米。后经海啸、雷击、战火等劫难,至1949年仅存塔座两层。现经修整为四层,约8米高,塔基及一、二层为宋代原物,三、四层为原塔的五、六层,系明代所铸。现存的塔基及塔身均有精致图案,造型新颖,生动逼真。 自清晖亭往北,在甘露寺东侧山坡的墙壁上,嵌有一块条石,上镌“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相传为梁武帝所书。条石对面通往甘露寺的拱
15、门上,镌有“南徐净域”题额。东晋时改镇江为徐州,故名“南徐”。 穿过拱门,即抵北峰之巅的甘露寺。相传这里是刘备招亲之处,京剧龙凤呈祥即以此为背景。其实古甘露寺建于梁代,原在山下,至唐李德裕始改建于山上。寺内有大殿、老君殿、观音殿和江声阁等建筑,形成了“寺冠山”的特色。据说明清时为其全盛时期,康熙、乾隆二帝曾在此建过行宫,留有御碑,是我国古代闻名的古刹之一。传为孙、刘并肩赛马的“溜马涧”。甘露寺后面的多景楼,是北固山风景的最佳处。此楼二层,面对大江,楼名取自唐李德裕诗句“多景悬窗牖”,为古代长江三大名楼之一;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 米芾所书“天下江山第一楼”的匾额,高悬在楼额之上。宋元以来,历代
16、文人名士,达官显贵,在此诗酒唱和,欧阳修、苏轼、米芾、辛弃疾和陆游等,都曾留下很多闻名的诗作。登上多景楼,凭栏远眺,山光水色,奇景异姿,尽入眼帘。 多景楼之东的凌云亭,又称祭江亭,传闻刘夫人孙尚香在听到刘备去世的消息后,曾在此遥祭,而后投江自尽。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登此亭时,触景生情,感慨系之,写下了名篇:“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由于刘备招亲的种.种传闻,今日的北固山已成为到镇江旅游的挚友们不行不到的一个热门景点。 江苏导游词4 大家看到的牌楼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的代
17、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由原全国人大的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 走过三元桥,我们就进人了具有一千多年建镇史的同里古镇区。依据清嘉庆年间的同里志记载,同里“唐初名铜,宋改为同。旧名富士,以其名太侈,乃析田加土为同里”。而改富土为同里则另有一个民间传闻。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饶,人们安家立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即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很多地方粮食歉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每人增缴三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着急万分。便请
18、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支配。 转瞬十天限期已到,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恭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说明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士,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察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上”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哪位游客能猜出金秀才作了什么支配?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
19、“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习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了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平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今日,我给大家讲解同里的一园二堂三桥,请各位随我一起找寻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同里古镇布局别出心裁,市河如网,小桥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并拥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因此在1982年就有幸成为江苏省文物爱护镇。 现在,我们来到了被余秋雨先生称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特殊让他称心满足的和最吸引人的去处,这就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增补名单的退思园。 退思园建于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生于1838年,26岁时到安徽
20、投靠巡抚乔松年,并在前敌营务处任职。因作战有功,先后担当记名盐运史、候补道布政使,并兼淮北平厘局及凤阳钞关等职。光绪五年(1879年)始任凤颖六泗兵备道,筑城垣,治驿路,建桥梁,开船塘及设育婴堂、戒烟局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镇压捻军不力,被人参奏,革职回乡。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建立了退思园。 退思园占地九亩八分,因为地形所限,不能由南向北纵深发展,所以在本镇一位叫袁龙的杰出艺术家的奇妙设计下,退思园自西向东构筑了左宅、中庭、右园的新奇格式。 宅分为内宅和外宅,外宅有轿厅、茶厅以及正厅三进。我们现在位于茶厅,刚才进园时走过的是轿厅。轿厅和茶厅是停轿及接待
21、一般客人所用的场所,假如遇上主子家的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有贵宾造访,园主必放开正厅大门,以示隆重。各位都是同里人民尊贵的客人,请走正厅大门入内。从厅内陈设可以看出,正厅的接待规格要明显高于茶厅,平常正厅大门关闭时,只能从陪弄出入。 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内宅。内宅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主子任兰生,因为长期在安徽生活,所以建立了别具徽州特色的大走马楼,使各位能在这里见到江南少有的建筑。那么,为什么要建两个楼梯呢?东西两侧的楼廊既遮阳、避风、挡雨雪,又便利主仆上下楼时避让,一举多得。 大家看这两扇与退思园一样年龄的门。大门内木外砖,看似笨重,其实作用不小。谁能猜出它的作用吗?砖木结构,青砖能防火,门上
22、闩后可防盗。现在我们来到宅之尾,园之序的中庭。 中庭设计围绕“待客”两字绽开。与漏窗陪弄相接隐去船尾的旱船似一艘刚靠岸的客船,将远道而来的客人载到热忱的主子家。再看旱船两旁,右侧是园主任兰生亲自栽种的广玉兰,左侧这棵白玉兰是修复退思园时移栽的,玉兰树是春天开花较早的植物,所以它象征春景。那么为什么要种玉兰树,而不是种桃树或其他在春天开花的树种呢?一是园主名字叫兰生,既为兰生,就不行无“兰”。二是玉兰寄意“金玉”,玉兰飘香意为金玉满堂。“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假如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要作多日盘桓,坐春望月楼既可四季望月,吟诗酬唱,也可楼前踏月,静赏花木,使客人不觉客居异乡。岁寒居是主子
23、在岁暮风雪之时,与知己围炉品茗论诗之所。因为园主被革职回乡而建园,经营多年的仕途毁于一旦,所幸好友左宗棠和彭玉麟的鼎力相助,才未被慈禧要了脑袋。因此,主子将自己与左、彭两人誉为岁寒三友。透过花窗,可见清幽的腊梅,坚毅的苍松和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平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德国带回,置身镜前香妃榻上如同沐浴湖水之中,顿生凉意。“种竹养鱼安乐法;读书织布祥瑞声”的楹联,也是当年朝中大臣彭玉麟对园主任兰生的劝诫。 天桥北侧,耸立一块独体太湖巨石,形着驻足老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介绍 江苏 概况 导游 词合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