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优秀高中化学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优秀高中化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优秀高中化学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优秀高中化学教案 因为事实上,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教学的肯定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一旦出现偏离教学目标或教学教案的现象也没关系张,这可以在整个教学进度中去调整。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中学化学教案,接下来随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化学教案(一)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中学化学教案 【学习目标】 1学问与技能: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能用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洁计算。 2过程与方法:自学、探究、训练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体会盖斯定律在科学探讨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盖斯定律的应用和反应热的计算 【学习过程】 【温习旧知】 问题1、什么叫反应热? 问题2、为什么化学反应
2、会伴随能量改变? 问题3、什么叫热化学方程式? 问题4、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留意事项? 问题5、热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比较 热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比较 化学方程式 热方程式 相像点 不同点 【学习新知】 一、盖斯定律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什么叫盖斯定律? 问题2、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吗?与什么有关? 【练习】 已知:H2(g)=2H (g) ; H1= +431.8kJ/mol 1/2 O2(g)=O (g) ; H2= +244.3kJ/mol 2H (g) + O (g)= H2O (g); H3= -917.9 kJ/mol H2O (g)= H2O (l); H4
3、= -44.0 kJ/mol 写出1molH2 (g) 与适量O2(g)反应生成H2O (l)的热化学方程式。 二、反应热的计算 例1、25、101Kpa,将1.0g钠与足量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晶体,并放出18.87kJ热量,求生成1moL氯化钠的反应热? 例2、乙醇的燃烧热: H1366.8kJ/mol,在25、101Kpa,1kg乙醇充分燃烧放出多少热量? 例3、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1)CH3COOH(l)+2O2=2CO2(g)+2H2O(l);H1870.3kJ/mol (2)C(s)O2(g) =CO2(g);H2=3935 kJmol (3)H2(g)+O2(g)=H2O(l)
4、;H3285.8kJ/mol 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 2C(s)+2H2(g)O2(g) = CH3COOH(l);H=? 【思索与沟通】通过上面的例题,你认为反应热的计算应留意哪些问题? 【课堂练习】 1、 在 101 kPa时,1mol CH4 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 890 kJ的 热量,CH4 的燃烧热为多少?1000 L CH4(标准状况)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2、 葡萄糖是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葡萄糖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6H12O6(s)6O2(g) 6CO2(g)6H2O(l); H=2 800 kJmol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氧化的热化学
5、方程式与它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同。计算 100 g葡萄糖在人体中完全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 【本节小结】 【作业】 1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水蒸气放热2418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若1 g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热2444 kJ,则氢气的燃烧热为_kJmol1。 2、已知 2H2(g)+O2(g)=2H2O(l);H=5716 kJmol1 CO(g)+ O2(g)=CO2(g) ;H=2829 kJmol1 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74 kJ的热量,同时生成36 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 B12 C11 D23 3、自然气和液
6、化石油气燃烧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依次为CH4+2O2 CO2+2H2O,C3H8+5O2 3CO2+4H2O 现有一套以自然气为燃料的灶具,今改为烧液化石油气,应实行的正确措施是( ) A削减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气量 B增大空气进入量,削减石油气进气量 C削减空气进入量,削减石油气进气量 D增大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气量 4、已知CH4(g)+2O2(g) CO2(g)+2H2O(l);H=Q1 kJmol1 H2(g)+ O2(g)=H2O(g);H= Q2 kJmol1 H2(g)+ O2(g)=H2O(l);H= Q3 kJmol1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 L
7、(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复原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单位:kJ)为 A04Q1+005Q3 B04Q1+005Q2 C04Q1+01Q3 D04Q1+02Q2 5、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2(g)+ O2(g)=H2O(g);H=2418 kJmol1 2H2(g)+O2(g)=2H2O(g) ;H=4836 kJmol1 H2(g)+ O2(g)=H2O(l); H=2858 kJmol1 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A2418 kJmol1 B4836 kJmol1 C2858 kJmol1 D5716 kJmol1 6、已知下列
8、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 O2(g)=H2O(1); H= 2858 kJmol1 C3H8(g)+5O2(g)=3CO2(g)+4H2O(1);H= 2220 kJmol1 试验测得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5 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 kJ,则混合气体中H2与C3H8的体积比是( )。 A11 B13 C31 D14 7、某短跑运动员的体重为72 kg,起跑时能以1/7s冲出1m远。能量全部由消耗体内的葡萄糖供应,则该运动员起跑时冲出1m远将消耗多少克葡萄糖? 已知葡萄糖缓慢氧化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6H12O6(s)+6O2(g)=6CO2(g)+6H2O(l); H=-2
9、804kJ/ mol 【学习反馈或反思】 中学化学教案(二) 二氧化碳教案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相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演示试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试验及试验分析,驾驭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实力目标 学习通过试验相识物质性质的方法; 提高试验探究实力。 情感目标 培育学生从生活视角视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运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联系生命活动,相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加环境爱护意识。 教学建议 学问讲解指导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究式学习为
10、主,让学生依据试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老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试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视察,与学生探讨每一点二氧化碳的详细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行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行燃性和一般状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生疏。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渐渐上升,什么缘由使能地球气温如此改变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日我们就
11、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夫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生疏。无论呼入的簇新空气还是呼出的浊气中都含有二氧化碳。虽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学问,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通过这节教学,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学问系统化、网络化。与前面的物质学习联系起来,织成学问网。通过本节的学习,完善并提高学生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在生
12、命活动中作用的相识。 在氧气、氢气后学习二氧化碳,从学习程序来说对学生并不生疏。如学习物质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入手,到物质的用途学习。物理性质主要学习色、味、态、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等内容。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识的物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识的学问激发学习爱好、提高学习信念,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学习。 此节教学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学问的教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试验对学生形成学问的重要作用。试验探究对激发学生学习爱好、提高学生学习实力均有重要作用。 本节学问的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为学生比较熟识的内容,或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学科中已经接触过的学问。教学中应充分意识到这
13、一点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建议: 充分利用化学试验在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形成化学学问的重要作用。利用试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依据学校状况(生源、试验条件)不同,采纳开放程度不同的试验探究法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行小组探讨式学习模式。 联系实际生活、生产学习二氧化碳。 课程结束指导 引导学生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习二氧化碳的用途从用途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课外试验指导 二氧化碳性质试验有条件时可以用干冰来制备,这样能避开用盐酸与石灰石制它的氯化氢气的干扰,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相识更清晰。建议补充二氧化碳溶解性试验,用U型管做,并为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打下良好
14、基础且过渡自然。 中学化学教案(三) 苯 芳香烃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了解苯的物理性质,理解苯分子的独特结构,驾驭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2)实力目标:培育学生逻辑思维实力和试验实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相识结构确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辩证关系。培育学生以试验事实为依据,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探讨苯的结构,并从中了解探讨事物所应遵循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1)重点: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 (2)难点:理解苯环上碳碳间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 (3)关键:正确处理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 教学方法 (1)
15、主要教学方法 归纳、演绎法:通过学生的逻辑推导和归纳,最终确定苯的分子结构。 (2)协助教学方法 情境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爱好,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试验促学法: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老师的演示,视察分析试验现象,驾驭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协助教学手段:多媒体协助教学 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将瞬间改变定格化,有助于学生驾驭苯的结构特点和苯的主要化学性质(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的本质。 学法指导 1、视察与联想 学会视察试验现象,通过现象分析本质。将苯的试验事实和已经驾驭的旧学问联系起来,使感性学问和理性学问有机结
16、合。 2、推理与假设 让学生通过推理大胆提出假设,再当心求证并导出结论,从而驾驭肯定的逻辑思维方法。 教学程序 1、整体结构: 2、过程设计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小奇闻:化学家预言第一次世界大战 投影板书 苯 芳香烃(第一课时) 听讲,对小奇闻进行心情体验。 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投影板书 一、苯的组成及结构 (一)苯的组成:C6H6 苯的分子式为C6H6。 思索 依据化学式,苯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思索与沟通1 请写出C6H6可能的结构简式。(留意对学生进行启发、激励) 分组探讨后由小组代表写出可能的结构简式: ACHCCH2CH2CCH BCH3CCCCCH3 引导学生用假说的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优秀 高中化学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