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关于《论语》读后感500字6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关于《论语》读后感500字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关于《论语》读后感500字6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关于论语读后感500字6篇 孔子是一位宏大的教化家,文学家,我读了他的论语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孔子诲人不倦、才高八斗的才智。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关于论语读后感,欢迎借鉴参考。 论语读后感一 读了论语一书,我感受很深,不但学到了很多学问,而且还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 所谓论语,即孔子及其弟子编纂的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它是我国一部最早的语录体散文,其作者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春秋末期宏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判家,还是我国第一个系统阐述教化思想的教化家,他的教化思想和教化方法对中国的教化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 论语一书是孔子学说的体现,孔子
2、学说的核心是“仁”,即“爱人”这是孔子认为的最高的道德准则和品质。 其中几则令我印象颇深。 第一则当然就是开篇第一章的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学习学问以后,在肯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是很开心的嘛!有志同道合的挚友从远处而来,不也是欢乐的嘛!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愤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养高的人嘛! 多么勤奋的人,多么乐观的人,多么大度的人,这样的人不为君子谁为君子?这值得我们学习。学后复习,不仅会加强对所学学问的印象,还会从旧的学问中领悟到新的东西,就是“温故而知新”,这样岂不是一箭双雕?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而来,大家在一起探讨
3、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喜好,一起沟通生活、沟通学习,真的是很欢乐。别人不理解自己,这是很正常的事,因为世界上有这么多人,每个人的思想、喜好都不相同,我们没有必要去为此恼恨、愤怒,应当用宽容大度的心去理解别人,去宽恕别人,这样的人才可以被称得“君子”。 孔子不仅仅是勤奋、乐观、大度的人,还是一个虚心的人,在述而第七中的其次则: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把所学的学问静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意,教育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孔子真是太虚心了,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所说所做有许多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如此重要的伟人,还说出如此自谦的话,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4、 孔子还认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即假如一心一意培育仁德,就可以消退恶。的确,品德在一个人的人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确定着人的一生,不好的品德会使一个人丑陋、恶毒,甚至会让人走上犯罪的道路,而良好的品德会让一个人漂亮、和善,受到许多人的宠爱,可见,培育仁德是很重要的。 论语真的是一部很富有哲理的书,不仅仅是现在,甚至是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后,它都会激励着人们不断的主动进取,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主动的作用。 论语读后感二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这句话出自论语,是我最喜爱的名言之一。每当读起这些古典名着时,都不禁会赞美起奇丽的中国文化,四书:论语、孟子、中庸、高校,五经:诗经、尚书
5、、礼记、周易、春秋。这些绚丽的珍宝已经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的意思是望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望见不好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像的毛病。这句话教育我们正确的学习看法是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要留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特长,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虚心求教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遇见不懂的要刚好请教别人,努力与别人看齐。假如人们没有“见贤思齐”这种精神,那么你,你还是原来的你,不会有任何前进的步伐,生活也就不会有动力,而动力确定着你的成败! 因此,我们应当有着“见
6、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的这种精神! 论语读后感三 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探讨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读了于丹老师所写的论语心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这位圣人的朴实、平和、平易近人,以及他时时传递出的一种朴实、暖和的生活看法。 初读论语心得时,心中生出一些困惑,因为书中所说的安贫乐道,现在看来颇有些让人不思进取的味道,细细读来,渐渐明白其中的深意。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收入多少、职位凹凸,好像成了一个人胜利与否的标记。其实,高官厚职的,生活得不肯定欢乐。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须要调整心态,调整与他人的关
7、系,提倡良性竞争而非恶性竞争。终归,这不是一个人的世界,不管多聪慧、多能干的人,缺少他人供应的帮助,胜利也是不行能的。一个人只是一叶“舟”,而众人才是既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 于丹教授分析的论语心灵之道,读过之后,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或许我们无力变更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变更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看法。”同样一件事情,看待的角度不同,心态会不同,心情也会不同。就像平常开车,同样是红灯前的第一辆车,有的人会想:真倒霉,别人都能赶在红灯前过,怎么偏偏我过不去,心情就会变得很糟糕;而有的人会想:我真幸运,下次变绿灯时,我能第一个通过,心态就会很平和。论语心得告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2022 年关 读后感 50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