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关于端午节心得体会.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关于端午节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关于端午节心得体会.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关于端午节心得体会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化而来。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端午节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关于端午节心得体会1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传承至今已有20_多年历史。“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20_年,“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_年,“中国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
2、遗的节日。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属于它们的习俗,端午节就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诸如扒龙舟、挂艾草与菖蒲、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都是端午节的习俗。每逢农历五月初五,形式多样的端午节俗都会在全国各地上演。多样的节日习俗能够增加民族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行,能够让人们重新相识、感受隐藏和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传统文化。 “互联网+端午节”,传统文化更具时代活力。科技变更世界,网络暖和生活。近年来,随着“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实施,互联网越来越“飞入寻常百姓家”。兼具包涵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互联网与端午节也发生了奇异的化学反应。“云端”过端午越来
3、越成为时尚,网上摘粽叶、自助配香包红红火火。随着表达方式创新,端午传统文化变得更加生动、丰富、亲民,互联网和传统文化也越来越相得益彰、水乳交融。 端午节加入“国际味道”,中华文化世界飘香。龙舟变身为国际赛事,粽子加入了西餐味,菖蒲酒取代了雄黄酒,黄姜糯米饭成了主食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华文化魅力日益渗透到全世界,端午节也一步步走入世界各国视线。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绚丽名片,文化自信正在为实现民族复兴供应强大精神动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比如端午节吃粽子,其就是要从端午文化中挖掘讲仁
4、爱、重民本、崇正义等思想时代价值,激发人们爱祖国、爱家乡、爱亲人、爱他人、爱自然的深厚情感。在“互联网+”时代持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14亿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将进一步增加,文化强国梦将越来越清楚。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宏大复兴须要以中华文化发展旺盛为条件。今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形式多样的端午节俗,既见证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度和中国自信,鞭策着14亿中华儿女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新时代创建新成果。 关于端午节心得体会2 端午节
5、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三大传统节日之一,“五”通“午”,端午节又名“端五”,另外又称“端节”,“午日”、重五。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楚国宏大的诗人屈原。相传在五月初五这天,屈原投汩罗江自尽,人们怕屈原的尸体被咬龙水兽吃了,因而纷纷划船下江捞救。可是河水很急,早已不见屈原的身影了,于是人们往江中投饭团,外系五彩绳,鸡蛋等食物,让蛟龙水兽有东西吃,就不会损害屈原了,慢慢地就流传着在端午节这天要划龙舟、包粽子的习俗了。 以前的端午节我没什么印象,可是今年的端午节,一大早妈妈就端来一盆香喷喷的粽子,一个个清翠清翠的。粽子的形态有棱形的、四角形的、有肉粽子、也有八宝粽、还有碱粽等各种各样的。看上去真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关 端午节 心得体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