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冬至出门的讲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冬至出门的讲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冬至出门的讲究 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2022冬至出门的讲究,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2022冬至出门有什么讲究吗? 1、鬼节之说 冬至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而且也是中国重要的祭祀节日。许多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祭祀祖先的习俗,而冬至上坟祭祀的时候阴气比较重,所以在祭祀之后一般都会早点回家。 2、民间传闻 传闻在盘古开天之时,冬至正是万恶出没的时候,而晚上是阴气比较重的时候,这个时候许多地方流传着冬至的晚上出门不吉利的说法。 3、天气因素 冬至的来临,标记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就要到了,这时候往往是
2、疾病感冒的高峰期,所以冬至晚上能早点回去的还是早点回去,况且大晚上家里确定比还在外游荡更为平安。 4、昼短夜长 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而古时候的人们到了晚上不像现在有夜市,灯火通明,古时候的人们晚上出门很不便利,所以古时候的人们在天黑之前都会早早的回家了。 冬至期间其他宜忌讲究 冬至期间不宜婚嫁,因为古人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前一天称为四离日,离日为不吉利的日子,而是一件大喜事确定要选择一个黄道吉日。 1、不宜搬家 冬至期间不宜搬家,因为冬至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候,在寒冷的日子搬家会破坏家中的兴盛之气。 2、不宜同房 冬至期间不宜同房,民间有冬至前后10天不宜同房的
3、说法。古人认为冬至期间是人体最虚弱的时候,这个时候同房的人,阴阳不调,特别不利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后代的繁衍。 3、不宜回娘家 冬至期间不宜回娘家,民间有冬至回娘家对公公不益的说法。许多人都认为这是比较封建的思想,但是还是有许多人会严格遵循。 冬至养生的重点是什么? 1、养肾为先 寒气内应肾。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冬季,人体阳气内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此时,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打算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肯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留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狗肉、羊肉、鹅肉、鸭肉、大豆、核桃
4、、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均是冬季相宜食物。 2、冬至养生重在养心 冬至养生的重点是要养心。要养生先养和善、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冬季养生,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开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3、冬至出外要保暖 进入冬至节气,降温幅度会进一步加大。冬至最重要的养生即是保暖,身体暖暖的,气血才会顺畅,才可避开很多疾病的发生。保暖强调的是头和脚。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较薄,保暖性很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降低抗病实力,导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寒冷的冬至季节,脚部保
5、暖也应加强。 4、起居护养要适度 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同时也要多穿衣服,避开不必要的户外活动,防止阳气过度的消耗。“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冬令季节若能合理支配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 5、运动养生适度为宜 运动方面,由于大雪节气万物潜藏,运动养生同样要顺应自然规律,不宜做过于猛烈的活动,而应在“藏”字上下一下功夫。比如每天在阳光好的时候做做伸展运动(上午9-10点钟或下午2-3点钟)。 6、增苦少咸 冬天肾的功能偏旺,假如再多吃一些咸味食品,肾气会更旺,从而极大地损害
6、心脏,使心脏力气减弱,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在冬天里,要少食用咸味食品,以防肾水过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加肾脏功能,常用食物如:槟榔、橘子、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醋、茶等。 7、食补要吃温性食物 在冬季相宜补益的食品中,中医又分为几大类。天寒地冻,首选温补类食物。如鸡、羊肉、牛肉、鲫鱼等。上述几种,均属美味,在冬季可作为进补的佳品。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简单上火。还有一类滋补类食物,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 8、温食忌硬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属阴,冬季吃这类食物易损伤脾胃。而食物过热易损伤食道,进入肠胃后,又简
7、单引起体内积热而致病;食物过寒,简单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畅,而血量削减将严峻地影响其他脏腑的血液循环,有损人体健康,因此,冬季饮食宜温热松软。 冬至一般要干什么? 我国南方许多地方在冬至这天都会过节庆贺。南方沿海不少地区有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在我国北方很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
8、仿照做着吃,形成了习俗。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要吃饺子也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冬至做什么事情 1、享祀先祖 福建省流行冬至祭祀始祖的风俗,如万历建阳县志说:“是日大族行祭始祖之礼。”福建祀祖用特地制作的粉米圆子。清人冬至祀祖一般是祀于家,祭于墓,聚族而居的南方。往往像清明和中元一样,在家庙祭祀祖先。 2、吃饺子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气,冬至过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
9、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在冬至这一天中国南北方会有不同的习俗,北方大部分地区会吃饺子、南方会吃汤圆,还有谚语:冬至到,吃水饺,以及关于该节气的诗词和影视作品。 3、吃汤圆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4、九九消寒 冬至一到,便进入数九寒天。中国民间将冬至叫做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起先,每9天分为一个“九”,共分9个“九”,数到
10、81天时便“九尽桃花开”。 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许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确定经已到来。 5、馄饨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常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静。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非常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静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冬至的农事 冬至前后是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积肥造肥的大好时机,同时要施好腊肥,做好防冻工作。江
11、南地区更应加强冬作物的管理,做好清沟排水,培土壅根,对尚未犁翻的冬壤板结要抓紧耕翻,以疏松土壤,增加蓄水保水实力,并歼灭越冬害虫。已经起先春种的南部沿海地区,则须要仔细做好水稻秧苗的防寒工作。 其主要农事有,一是三麦、油菜的中耕松土、重施腊肥、浇泥浆水、清沟理墒、培土壅根。二是稻板茬棉田和棉花、玉米苗床冬翻,熟化土层。三是搞好良种串换调剂,棉种冷冻和室内选种。四是绿肥田除草,并留意培土壅根,防冻保苗。五是果园、桑园接着施肥、冬耕清园;果树、桑树整枝修剪、更新补缺、歼灭越冬病虫。六是越冬蔬菜追施薄粪水、盖草保温防冻,特殊要加强苗床的越冬管理。七是畜禽加强冬季饲养管理、修补畜舍、保温防寒。八是接着捕捞成鱼,整修鱼池,养好暂养鱼种和亲鱼;搞好鱼种越冬管理。 冬至出门的讲究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