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冬至的含义及传统饮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冬至的含义及传统饮食.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冬至的含义及传统饮食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2022冬至的含义及传统饮食,欢迎阅读! 各地冬至饮食介绍 湖南冬至吃什么赤豆糯米饭 湖南湖北一带,在冬至那一天肯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糯米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最适合在冬天食用。若是能用上黑糯米,那就更好了,黑糯米有助于产妇滋补产后造成的身体虚弱,有利于增加乳汁,哺乳婴儿。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
2、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接着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广东人冬至什么烧腊 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行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打算一些腊肉腊肠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 潮汕人冬至吃什么冬节丸 潮汕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孩子们最盼吃这碗甜丸,往往夜里醒来都要问天亮了吗?然而天似乎要与孩子们开玩笑似的,老是不亮,故潮俗有“冬节夜,啰啰长,甜丸未煮天唔光”的童谣。 南方人冬至
3、节气吃什么汤圆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南北各地还有不少汤圆的名品,如宁波汤圆馅多皮薄,糯而不粘;长沙姐妹汤圆雪白晶莹,香甜可口;如今不仅冬至吃,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汤圆。 河南人冬至吃什么捏冻耳朵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每逢冬至人们便仿照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闻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厦门人冬至吃什么姜母鸭 厦门人冬至吃姜母鸭。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
4、姜母)及米酒等炖煮而成。姜母鸭自家做的比较少,因此,冬至一到,就有许多人起先排队买姜母鸭。 客家人冬至节气吃什么酿酒 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柔软爽口,回甜生津,后劲颇足。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为了这一天,客家主妇常挑个祥瑞的日子,特地到集市添置酿酒的器具,把陈年的酒坛搬到溪流中,用黄黄的细沙洗去污物,再让凉爽的泉水反复冲洗,最终置放在阴凉处风干。 四川冬至吃什么羊肉汤 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羊肉是冬日可谓冬日滋补之首,专家指出,吃羊肉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
5、、病后 杭州人冬至吃什么年糕 吃年糕从清末民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北京人冬至吃什么馄饨 馄饨,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常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静。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非常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静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最适合冬至吃的5种蔬菜 1.包心菜 其维
6、生素C的含量是西红柿的3.5倍,钙的含量是黄瓜的2倍。包心菜还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钼和锰,是人体制造酶、激素等活性物质所必不行少的原料。它能促进人体物质代谢,非常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其多量维生素C能增加肌体抗癌实力。 2.菜花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物质,每200克簇新菜花,可为成年人供应一天饮食所需的维生素A 75%以上。其维生素C的含量更为突出,每100克可达80毫克,比常见的大白菜、黄豆芽菜高34倍,比柑橘高两倍。 3.芹菜 中医认为,芹菜性凉,平肝健胃,味甘辛无毒,富含蛋白质、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氨基酸等,能兴奋中枢神经,多饮食,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并有祛痰作用。芹菜可与香干、肉丝
7、等炒食,色调艳丽,味道芳香。 4.红薯 系粮食中养分较为丰富的食品。由于红薯能供应人体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维生素A和维生素C,因此具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常吃红薯能防止肝脏和肾脏中结缔组织萎缩,防止胶原病的发生。 5.豆芽菜 黄豆、绿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及钠、磷、铁、钙等人体必需的饮食微量元素。豆生芽后,不但能保持原有的物质,而且增加了维生素的含量,有利于消退疲惫。豆芽中的叶绿素可以防治直肠癌。 冬至是什么意思 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12月21日23日),太阳黄经达27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冬至”。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来线,北
8、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数九寒天从冬至起先。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气。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日出到日没有10小时左右。冬至以后,随着地球在绕日轨道上运行,阳光直射地带便渐渐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渐增长,夜晚渐渐缩短。冬至日虽然太阳高度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汲取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多,冬至后便起先“数九”,每9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
9、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起先,也是一个吉日,应当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有的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还有一些以冬至天气看后期冷暖的谚语有:“冬至出日头,正月冷死牛”、“冬至有雨明春暖”等。以冬至风向预料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冬至南风百日阴”,“冬至一场风,夏至一场暴”。以冬至冷暖预料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冬至冷,春节暖”,“明年暖得早”等等。 2022冬至的含义及传统饮食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