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化学实验题易错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中化学实验题易错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初中化学实验题易错点 我在此整理了,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中化学试验题易错点 一、明明冰和水混合了,偏说它是纯净物 这是关于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冰和水的混合物,虽然看上去是两种物质,但是水冰之间的改变是物理改变,不是化学改变。因此在化学上,冰水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二、明明只含一种元素,偏说它是混合物 与第一题相反,有时候由同一种元素构成的物质,反而是混合物,例如: 石墨和金刚石(均由碳元素构成)、红磷和白磷,等等。 三、明明讲的是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非说氢原子核不含中子 原子由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2、这是正确的。但是有例外,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 号元素、也是最轻的元素氢原子的三种同位素中,有一种不含有中子。 四、明明一瓶水是无色透亮的,还说它不肯定是纯净物 生活中的水中含有大量金属离子。例如镁盐、钙盐、钠离子、钾离子等等,当然属于混合物。有色无色,是否透亮,不作为推断纯净物的标记。 五、明明说燃烧是可燃物跟氧发生的反应,又说没有氧气也行 燃烧,通常状况下是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发生的反应。后来扩充了定义为:燃烧是发光、放热的猛烈的化学反应,所以有些可燃物也可以在氯气、氮气中燃烧,没有氧气也行。 六、明明说爆炸是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造成的,却说锅炉爆炸不是化学改变 锅炉爆炸,包括物理改变和化学改变
3、。 锅炉中的可燃物质爆炸,属于化学改变;锅炉本身的金属破裂,是物理改变。 七、明明合金“合”的是金属,却说铁和碳也能形成合金 合金,是一种金属与其他物质熔化在一起形成的混合物。铜和金属锡能形成合金(青铜),铁和非金属也能形成合金(钢)。 八、明明说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又说镁着火不能用它来灭 我们知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这是一般情形,一些活泼金属可以在二氧化碳、氮气这样的惰性气体中燃烧,比如Mg 就可以在CO2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 九、明明写的是“铅笔”,非说它不是用铅做的 铅笔是习惯用的名字,铅笔的笔芯是由石墨和粘土构成,与金属铅不搭界。 十、明明催化剂的“催”字
4、是加快的意思,却说减慢也算 催化剂,起先的时候指的是“加快反应速率的物质”,但是后来科学进步了,发觉减慢反应速率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就把前者叫做正“催化剂”,后者叫做负“催化剂”,通称还是催化剂。例如核反应的时候就须要减慢反应速率,须要负催化剂(重水)。 类似地,经济上也不说减慢增速,而叫做负增长;管理上也不叫惩处,叫做负激励。 十一、明明说是水银,可是偏偏说水银不是银 水银是汞元素(Hg)的中文习惯称呼,与银不搭界。 十二、明明铁生锈不发热,非说它产生了热 铁生锈,是反应速率特别慢的化学反应,它发热了你也不会感觉到。 十三、明明一种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非说它不肯定是碱溶液 依据酸碱性的定义
5、:能够使石蕊溶液变蓝的是碱性溶液,而不肯定是碱溶液。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些钠盐、钾盐、铵盐等,例如醋酸钠、碳酸氢铵等等。 十四、明明是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还说不饱和溶液可能更浓 溶液的溶解度,与温度有亲密关系,见教材上的溶解度曲线。以硝酸钾为例,20°时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大约30 克,溶液的质量分数大约23%。而在更高温度、例如50°时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可以达到90 克,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达到41%。即便不饱和,50°的硝酸钾溶液也可能比20°时候的溶液更浓一些。 十五、明明是50 毫升水与50 毫升酒精倒在一起,非说不到100 毫升
6、 两种液体混合,分子之间会相互“填空”,大小搭配,因此体积可以减小。 十六、明明白金更珍贵,还说白金丝毫不含金 白金,是铂元素(Pt)的俗称,像金子,但是不含金。 十七、明明大家都叫“银粉”,非说它不是银做的 银粉,是形象的说法,银子一样的粉,是铅粉和铝粉的混合物,与银不搭界。金粉也是如此,是研细的铜粉,同样不含金。 十八、明明纯碱就是碱不应怀疑了,偏说纯碱它是盐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是生活中的习惯用法。说它是盐,是从化学结构上讲,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组成的是盐,碳酸钠是盐。 十九、明明说分子由原子构成,又说分子不肯定比原子大 分子由原子构成,这是正确的。但是世界上有114 种元素、几百种原子,
7、最大的原子是钫原子(Fr,半径1.53A),最小的分子是氢分子(H2,半径1.15A)。 二十、明明KClO3 中含氧元素,却说它不是氧化物 这是源自于“氧化物”的定义: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KClO3由三种元素组成,当然不属于氧化物了。 二十一、明明书上写着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又说硝酸铵也是盐 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正确。但是,铵根离子和钠离子有许多相像之处。结构上,铵根离子和钠离子都是一价的阳离子,都含有11 个质子、10 个电子;化学性质上,钠离子和铵根离子的许多盐都具有良好的可溶性。因此,经常把铵根离子看成是金属离子。铵盐例如硝酸铵、硫酸
8、铵、碳酸氢铵、氯化铵等等都算作是盐。 二十二、明明饱和食盐水已经饱和了,却说它还能溶解硝酸钾 溶液是否饱和,指的是在特定温度下、针对特定的溶质,不行再溶解了为饱和溶液。因此,食盐水饱和了,还可以溶解硝酸钾,即使食盐和硝酸钾都饱和了,还可以溶解碳酸钠等等。 二十三、明明瓶内只含一种元素,还说它不肯定是纯净物 还是纯净物的概念,只含同一种物质是纯净物。 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虽然都只含同一种元素,但是含有两种物质,因此不符合纯净物的定义。 二十四、明明说含碳的化合物是有机物,可是CO、SiC、碳酸盐等等还算是无机物 有机物的定义:含碳的化合物。 有机物的性质:有机物一般熔点较低,受热易分解、简单
9、燃烧,反应比较缓慢,并常伴有副反应发生。含碳的简洁分子(CO、CO2、SiC、碳酸盐等等),或者受热不分解,或者不简单燃烧,参与化学反应都很快,副反应很少,所以不像有机物,就算无机物了。 二十五、明明5 克溶质在95 克水中全溶解了,还说溶质质量分数不肯定是5% 质量分数的定义:是溶质占溶液的百分比。 假如5 克溶质A 在95 克水中溶解了,而水中原来还有其他溶质,A 溶质的质量分数就小于5%。 只有在只有A 溶质和水存在、溶解后没有气体生成并放出的时候,A 的质量分数才是5%。 化学试验现象总结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刺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
10、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光明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猛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壁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并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
11、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猛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氯离子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12、。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猛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干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耀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快速反应发生爆炸。 27.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
13、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 31. 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34.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接着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3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7.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4、38.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39.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退去,加热后又复原原来颜色。 40.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溶液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天蓝色。 41.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 42.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43.钠投入水中:反应激烈,钠浮于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嗤嗤”声。 44.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 45. 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
15、石灰水变浑浊。 46.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的白烟产生。 47. 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48. 加热盛有固体氯化铵的试管:在试管口有白色晶体产生。 49.无色试剂瓶内的浓硝酸受到阳光照耀:瓶中空间部分显棕色,硝酸呈黄色。 50.铜片与浓硝酸反应:反应激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1.铜片与稀硝酸反应: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渐渐变成红棕色。 52. 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53.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硫酸镁溶液:胶体变浑浊。 54.加热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变浑浊。 55.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猛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
16、集气瓶内壁。 56.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状物质。 57.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马上转变为灰绿色,一会儿又转变为红褐色沉淀。 58. 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59.向硫化钠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浑浊。S2-+Cl2=2Cl2-+S↓ 60.向自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泡沫渐渐削减,且有沉淀产生。 61.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放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产生。 62.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黄绿色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器内壁有液滴生成)。 63. 加热(170)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并
17、使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有气体产生,溴水褪色,紫色渐渐变浅。 64.在空气中点燃乙烯:火焰光明,有黑烟产生,放出热量。 65.在空气中点燃乙炔:火焰光明,有浓烟产生,放出热量。 66.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光明,并带有黑烟。 67.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68.将乙炔通入溴水:溴水褪去颜色。 69.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渐渐变浅,直至褪去。 70. 苯与溴在有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有白雾产生,生成物油状且带有褐色。 71.将少量甲苯倒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紫色褪色。 72.将金属钠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试管中:有气体放出。 73.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试
18、管中滴入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74.在盛有苯酚的试管中滴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振荡:溶液显紫色。 75.乙醛与银氨溶液在试管中反应:干净的试管内壁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物质。 76.在加热至沸腾的状况下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有红色沉淀生成。 77.在相宜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反应:有透亮的带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78.蛋白质遇到浓HNO3溶液:变成黄色。 79.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成蓝色。 80.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 相关阅读:如何学好初中化学试验题 1、重视化学试验。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学科,是老师讲授化学学问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得学问的重要途径。课本大多数概念和元素化合物
19、的学问都是通过试验求得和论证的,试验有助于大家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学问。(立刻点标题下蓝字初中化学关注可获得更多学习方法、干货!) 2、仔细视察和思索老师的课堂演示试验。因为化学试验都是通过现象反映其本质的,只有正确地视察和分析才能来验证和探究有关问题,从而达到试验目的。 3、自己动手,亲自做试验,不要袖手旁观。试验中要勤于思索、多问、多想,分析试验发生的现象,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及独立试验动手实力和创新实力。 4、驾驭化学试验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并能解答一些试验问题。要做到理解基本操作原理,要能依据详细状况选择正确的操作依次并能依据试验装置图,解答试验所提出的问题。 第14页 共14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