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三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初三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三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初三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末的脚步慢慢来临,化学的学问点太多,不知如何记,感觉身体被掏空了?别担忧,以下是学习啦我共享给大家的初三化学重点学问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三化学重点学问点归纳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 化学改变: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 物理改变: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改变。 3. 物理性质:不须要发生化学改变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改变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 常用仪器及运用方法 (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燃烧匙。
2、(2)测容器-量筒(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3)称量器-托盘天平(左物右码)。 (4)加热器皿-酒精灯。 (5)分别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6. 化学试验基本操作 其次单元:空气 1. 组成:N2 78%、O2 21%、稀有气体 0.94%、CO2 0.03%,其它气体与杂质 0.03%。 2. 空气中氧气的测定 原理:压强差 (1) 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红磷。 (2) 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操作要求: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3) 现象:放热,有大量白烟产生,打开弹簧夹后,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4) 结论:O2约占空气体积的
3、1/5。. (5) 探究: 液面上升小于1/5缘由: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能否用铁、镁代替红磷? 不能,缘由: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镁会与N2、CO2反应。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 不能,缘由: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3. 氧气的性质和制备 (1)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供应呼吸。 ✤铁在氧气中燃烧烧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汲取SO2,防止其污染空气。 (2)氧气的制备: 工业制氧气分别液态空气法(原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 物理改变) 试验室制氧气原理 a.气体制取
4、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 b.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查装定点收离熄。 c.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变更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一变两不变)。 4. 常见气体的用途: (1) 氧气:供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 支持燃烧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2) 氮气:爱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3) 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爱护气、电光源(通电发
5、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5. 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1) 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2) 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3) 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奇妙 1. 分子 (1)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化学改变中可分。 (2)三个基本性质(一小二动三间隔) 影响因素(温度、压强)。 2. 原子 (1)概念: 原子是化学改变中的最小微粒,化学改变中不行分 。 (2)三个基本性质(一小二动三间隔)。 (3)构成:原子核(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
6、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 离子 (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4. 元素 (1)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质子数确定元素种类。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亲密相关。 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肯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像(He,Ne均为稳定结构)。 5. 化合价和化学式 (1)化合价 a. 写法及意义:MgCl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b. 几种数字的含义 Fe2+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
7、电荷。 3 Fe2+:3个亚铁离子。 c.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2)化学式 写法: a. 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氢气、氮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2、H2、N2。 b. 化合物:正价在前,负价在后(NH3、CH4除外)。 意义:如化学式H2O的意义:4点,化学式 Fe的意义:3点。 计算: a.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b. 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c. 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8、。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1. 水 (1)水的组成 测定方法和原理(电解水) 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H2(负极)与O2(正极)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2)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和净化原理 沉淀过滤吸附消毒。 活性炭作用:吸附(色素和异味)。 区分硬、软水方法:肥皂水。 水的两种软化方法:(生活中)煮沸,(试验室)蒸馏。 2. 物质分类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1.质量守
9、恒定律 (1)概念(反应物和生成物前后质量不变)。 (2)缘由(三不变-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反应前后不变)。 (3)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 说明: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改变,不适用于物理改变。 不参与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与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
10、,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缘由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缘由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足够),生成CO2 : 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 (氧气不足够),生成CO: 2C+O2点燃2CO (3)
11、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 (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 (1)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2) 选用固液不加热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已集满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ua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初 化学 重点 知识点 归纳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