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三语文重要课文知识点.docx





《2022年初三语文重要课文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三语文重要课文知识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初三语文重要课文知识点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视察、多吃苦、多探讨。所以学科都有它自身的规律特点,假如同学们在平日的学习和练习中,留意了这些规律和方法,语文也肯定会得心应手。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三语文的学问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语文必考学问点 1.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改变。 2.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速,像白色少壮的马在缝隙前飞速地越过。驹,少壮的马。 3.谈笑自若: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兴奋而有风趣。风,风趣。生:生动。 4.茅塞顿开:原来心里似乎有茅草堵塞着,现在突然被打开了。比方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启发,突然开通
2、了。 5.出谋划策:谋,计谋;划,筹划。指为人出办法,制定计谋策略。 6.赏心悦目:看到美妙的情景而心情开心。 7.海纳百川:大海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方包涵的东西广泛,数量巨大。 8.无欲则刚:千仞峭壁之所以能巍然矗立,是因为它没有世俗的欲望。借喻人只有做到没有世俗的欲望,才能达到大义凛然的境界。 9.物华天宝:物有光华,天有珍宝,指各种珍美的珍宝。晋书?张华传记载了这样的传闻:晋武帝时,牛、斗两宿之间常有紫气照耀,张华请南昌人雷焕来看,雷焕说那是宝剑的光线上通于天。后来雷焕做豫章凤城县令,掘监狱地基,得到两把宝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宝剑出土后,两宿间的紫气也消逝了。后来两剑没入水中
3、,化为双龙。 10.人杰地灵:人有俊杰,地有灵秀之气。在滕王阁序中指东汉时南昌名士徐稚(字孺子),家贫,常亲自耕种。他品德高洁,为人所景仰。 2、文学常识。 1.重点作家:鲁迅、沈从文、朱自清、老舍、安徒生;苏轼、泰戈尔、韩愈、孔子、蒲松龄。 2.重点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社戏、聊斋志异、论语、水经注、安徒生童话选集。 3、古诗文默写篇目。 1.王湾次北固山下(唐) 2.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 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4.刘禹锡秋词(唐) 5.杜牧赤壁(唐) 6.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宋) 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 8.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 9.
4、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南朝梁) 10.论语八则 11.郦道元三峡 4、文言文阅读。 重点篇目:三峡、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 九年级语文学问点整理 曹刿论战 一、文学常识 1、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2、出处: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二、注释 (1)伐:攻打(2)间(jin):参加。(3)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4)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凭,靠。 (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服食物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安,这里是“养”的意思。弗,不。专,个人专有。 (6)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肯定把它分给别人。 (7
5、)彳扁:通“遍”,遍及,普遍。 (8)牺牲玉帛(b):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玉器;帛,丝织品。 (9)加:虚报。(10)信:实情。 (11)小信未孚(f):(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孚,为人所信服。 (12)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13)狱:案件。(14)察:明察(15)情:实情。 (16)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17)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18)战则请从:(假如)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19)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之,指曹刿。 (20)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6、 (21)驰:追逐。(22)辙(zh):车轮轧出的痕迹。 (23)轼: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此指车前的横木 (24)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25)盈:满,充溢。这里指士气旺盛。 (26)测:估计,预料。(27)靡(m):倒下。(28)虽:即使。 (29)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志气。作:振作。 (30)遂:于是,就。(31)败绩:大败(32)属:类 三、课文理解 1、文章的题目是曹刿论战,论战的双方是曹刿和鲁庄公,但文章开头却写写了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目的何在? (1)用乡人对肉食者和国事的冷淡与曹刚形成显明对比,反衬曹刿的爱国热忱和责任感,同时用民不愿与
7、官谋说明当时的统治者不得民心。(2)曹刿的答话是全文的总纲,下文就是围绕“鄙”来写鲁庄公,围绕“远谋”为刻画曹刿的(为下文作铺垫)。 2、曹刿在战场上镇静自若、镇定自若、心中有数的基础是什么? (1)战前鲁国政治上取信于民,有广阔人民作后盾;(2)在作战中曹刿避敌锋芒,养我军锐气;详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有军事指挥才能,克敌制胜的本事。 3、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斗争之前,曹刿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主动请见,使鲁庄公相识到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斗争成功的先决条件,这是他在政治上的远谋;在作战的过程中,他不争于进攻和追击,避敌锋芒,养我锐气,详察敌情,知己知彼,把握战机,大败齐师;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初 语文 重要 课文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