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三语文古诗知识点.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初三语文古诗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三语文古诗知识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初三语文古诗知识点 事实上,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学问系统和复习规律。我们须要做的就是熟记这些学问系统和复习规律,然后娴熟的运用。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三语文的学问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上学期语文古诗学问点 (一)使至塞上 一、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盛唐诗人,其中诗画成就。苏轼称其诗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最终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与孟浩然齐名,称“王孟”。晚年诚奉佛,世人称“诗佛”。 二、内容理解: 1、这首诗从形式(格律)上看是五言律诗,从内容上看是边塞诗。押an韵。 2、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请结合诗句详细说明。 可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
2、“边,属国,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都护,燕然”等词语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3、首联中“单车”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人于定景之中流露失意心情。 4、颔联中写诗人奉命出访边塞慰军,为什么却以“征蓬”“归雁”自比?谈谈你的理解(或说说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以此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访汉塞,像北飞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既是实写,又是比方,表达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幽微难言的激愤和抑郁之情。 5、颈联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壮丽”,试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上加以赏析。 “大”写边疆沙漠的浩瀚无边;“孤”写景物的单调;“直”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
3、坚毅之美;“圆”给人以亲切暖和而又苍茫的感觉。这四个字不仅精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丽的自然之景,而且奇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之情。 6、用自己的话,描绘颈联所展示的景象。 一望无际白茫茫的大漠之中,一缕青色的孤烟袅袅升起,直入蓝天;绵延的黄河上接天空,下流远方,通红的落日洒下余晖。 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何能成为千古名句? 一“大”一“长”一“直”一“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恰似几何图形的天地,大气浩瀚而寂静壮丽,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奇妙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8、本诗的末尾写到“燕然”,暗用一个典故,这一典故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汉将窦宪大胜匈奴于燕然山,刻石记功以还。诗句一是赞扬守边将士
4、为国奋勇杀敌立功,二是示意自己建功立业之心。 初三语文学习方法 一、复习的总体思路:先跑面、再捋线、后蹲点。 1、跑面。即把六册语文书从四个方面整体复习一遍。这四个部分为:字词、古诗文默写与理解、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 2、捋线。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三条线穿插进行。在巩固基础学问(古诗文)的同时,重点抓现代文阅读,使学生能娴熟运用解题技巧,养成审题仔细,书写规范的好习惯。作文每周一篇大作文,五篇小作文,大作文详批,小作文略批。 作文训练的重点着重于培育三个习惯:缜密的审题、从生活中取材、规范的书写。 3、蹲点。抓住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集中解决,反复训练,直到重点难点不再成为弱点为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初 语文 古诗 知识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