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七年级语文《短文两篇》优质教案范文.docx
《2022年初中七年级语文《短文两篇》优质教案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中七年级语文《短文两篇》优质教案范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初中七年级语文短文两篇优质教案范文 陋室铭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爱莲说把莲花和菊花、牡丹进行对比,表明白自己对莲花的宠爱以及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的追求。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初中七年级语文短文两篇优质教案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七年级语文短文两篇优质教案范文一 教科书分析: 1.短文两篇包含了唐代文学家刘禹锡陋室铭和宋代文学家周敦颐爱莲说两篇文章。其中陋室铭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爱莲说和陋室铭一样,都采纳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把莲花和菊花、牡丹进行对比,表明白自己对
2、莲花的宠爱以及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的追求。 2.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意积累、感悟、运用,提高观赏品尝。”同时要求:“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说出来,品尝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获得有益启示。”因此,在详细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完成文章梳理,更要擅长抓住文章中的主要形象的特点,思索感悟,生发出自己的体会,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3.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一方面对与学习文言文不再是“新手”,出了驾驭了基本的学习文言文的简洁方法之外,他们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实力也有了肯定的提升。这个学段,要求学生在接着积累学问内容的基础
3、上,打开思维,领悟文字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所以,在这堂课上,一方面须要扎实地落实文言基础,另一方面须要重点引导学生思索和感悟。 4.虽然跨越不同时代,但是两篇文章均采纳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都表达了对优秀品质和人格的不懈追求。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须要侧重于让学生理解“物”后的“志”。 学情分析: 七年级其次学期的学生,在经过半年初中语文的学习,在初中文言的学问层面已经有了初步的积累。另一方面也慢慢起先有文言自主合作学习方法上的思索。这个学段的孩子具有较强的新奇心,一旦调动起来,课堂效率会大大提高。所以应当着重打开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通过适当的激励,来让学生真正高效地参加的课
4、程的学习过程中,进而产生自己的思索和感悟。 教学目标: 1.驾驭文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了解托物言志手法。 2.通过多种阅读方式,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品尝文中美丽深刻、喜闻乐见的语言。 3.学习古代仁人志士高尚的品行和情操。 教学重点: 1.自主预习和合作完成课文梳理,积累文言学问。 2.学习古代仁人志士对高尚品行情操的追求。 教学难点: 结合文章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对高尚品行的追求,获得对自己有益的启示。 教学打算: 学生须要提前预习,画出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老师提前打算好相关课件以及用以朗诵的背景音乐。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知人论世 1.导语:唐顺宗时,刘禹锡热心
5、于政治革新,得罪了不少当朝权贵,失败后被贬到和州当刺史。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夏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兴奋地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策知县又将他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旁边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到此景,又作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县气得脸都发青了,干脆将刘禹锡的房子调到城中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
6、了,便愤然提笔写下一篇文章,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张口结舌,这篇文章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陋室铭。(老师书写标题和作者) 2.任务展示:如何理解“陋室铭”三个字 3.反馈指导:解题: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过渡语: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看这篇激励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写了那些内容呢?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展示任务:先自由诵读,再请同学个人读。(至少要指导学生读4边,由浅入深,慢慢通过诵读让孩子们进入到文章的情境中,为下一步的梳理和理解做铺垫。) 2.反馈指导: (1)初读,读准字音。 德馨(xn)苔痕(
7、hén)鸿儒(rú)案牍(dú)西蜀(sh) (2)再读,读出节奏(个人读) (3)范读,示范朗读。(配乐,强化给学生带来的第一主观感受) (4)齐读,巩固强化。(师生共读) 3.小结:文言文的学习,诵读是第一要义。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要擅长通过诵读,把握文章的读音、节奏,从而进一步 理解和感受文章。 三、梳理文意,驾驭内容 1.导语:通过刚才多遍的诵读,我们已经驾驭了读音、节奏等方面的内容,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对文章的梳理,进一步把握这篇文章的内容。 2.出示任务:四人小组,分工梳理文章内容(每人一句,先根据“读-重点字词-翻译”,共同解决翻译问
8、题。然后再以“一人读句子,一人说明重点字词,一人翻译全句,一人打算上黑板书写重点字及其释义”的模式,打算做展示。梳理过程中假如遇到了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要标注出来。) 3.反馈指导(选取两个小组,先后进行小组合作梳理成果展 示,其他同学随时质疑,补充。黑板上展示的内容要随时进行确认。) 须要重点强调的字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出名,出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灵验)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名词活用为动词,能散布很远的香气。文中指德行美妙) 往来无白丁(表示交往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无丝竹之乱耳(动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受到犹乱) 无案牍
9、之劳形(动词活用为使动词,使感到劳累) 何陋之有(倒装标记) 3.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小组间的合作,我们一起驾驭了这篇文章中的重点字词以及重要的句式,对于课文内容我们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下面让我们进一步思索这些内容,看看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四.深化探究,把握情感 1.导语:“陋室”的“陋”与“不陋”体现在何处?作者又为什么为“陋室”写“铭”呢?请同学们思索一下几个问题。 (屏幕显示思索题) 2.展示任务: (1)在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两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2)“德馨”详细体现在哪些方面?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说明的?结合你们想像的画面,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3)作
10、者居于陋室却不失雅致地生活,并能充溢感情地描绘陋室,可见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4)处在今日这个社会中,作为我们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生活看法? (5)作者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干脆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陋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这是什么写法? 3.反馈指导: (1)“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孔子云:何陋之有?”) (2)“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从“环境、交往的人、爱好”方面进行说明的。 (3)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4)学生探讨后自由发表见解,老师引导学生择善而从,特殊强调不追求物质享受,而应注意道德修养的侧面。 (5)托物言志,也就是借助描写别的事物表达和抒发自己情感和志
11、向的手法,这种手法含蓄隽永,深刻。 4.小结:文章通过生动地描述“陋室”内外的情景,并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阐明白“陋室”“不简陋”的缘由,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以及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五、作业布置 1.笔记本上整理文言重点字词。 2.尝试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写一篇100-150字的小短文。 板书设计 其次课时 一、图片激趣导入 1.导语:(展示莲花组图)莲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漂亮圣洁的象征。宋代的大文学家,哲学家周敦颐尤其喜爱莲花,那么他为什么喜爱莲花呢?我们今日一起来学习他的爱莲说。 2.任务展示: (1)观赏莲花,说说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 反馈指导:外形美丽,给人以素净的感觉。
12、出淤泥而不染。 (2)我们学过的赞美莲花的名句有哪些呢? 反馈指导:“接天莲叶无穷碧”、“小荷才露尖尖角” (设计目的: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写莲花的诗句并展课件:针对写莲名句进行解说,让学生对本课有初步的相识。 (3)题目:“爱莲说”题目解题。 反馈指导:“说”,一种问题,既可以说明争论,也可以用抒发感情,还可以叙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爱莲说”,就是借写莲花表达自己的情操。 过渡语: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看作者为什么那么喜爱“莲花”?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展示任务:先自由诵读,再请同学个人读。(至少要指导学生读4边,由浅入深,慢慢通过诵读让孩子们进入到文章的情境中,为下一
13、步的梳理和理解做铺垫。) 2.反馈指导: (1)初读-读准字音(个人读) 蕃(fán)淤(y)濯(zhuó)亵(xiè)鲜(xin) (2)再读-读出节奏(个人读)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3)范读-示范朗读(老师读) 配乐,强化给学生带来的第一主观感受 (4)齐读-巩固强化(师生共读) 三、梳理文意,驾驭文章字句内容 1.导语: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对文章的梳理,进一步把握这篇
14、文章的内容。 2.出示任务:四人小组,分工梳理文章内容(每人一句,先根据“读-重点字词-翻译”,共同解决翻译问题。然后再以“一人读句子,一人说明重点字词,一人翻译全句,一人打算上黑板书写重点字及其释义”的模式,打算做展示。梳理过程中假如遇到了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要标注出来。) 3.反馈指导(选取两个小组,先后进行小组合作梳理成果展 示,其他同学随时质疑,补充。黑板上展示的内容要随时进行确认。) (1)重点字词; 鲜:陶后鲜有闻(少,读xn)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明丽,读xn) 之:水陆草木之花(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外:中通外直(外面,外表) 遂与外人间隔
15、(以外) 出: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从出来) 不复出焉(出去) 远:香远益清(远播) 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距离长) (2)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蔓、枝:名词活用为动词,长枝蔓,生枝杈) 香远益清(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4.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小组间的合作,我们一起驾驭了这篇文章中的重点字词以及重要的句式,对于课文内容我们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下面让我们进一步思索这些内容,看看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四.深化内容,把握情感 1.导语:作者“爱莲”的哪些地方呢?作者写莲花又为什么写其它的花儿呢?请同学们思索一下几个问题。 (屏幕显示思索题) 2.出示任务: (1)
16、作者写莲花,可是文章开头并没有从莲花写起,在写莲花之前,作者写了什么?人们对这些花的看法,分别是怎样的? (2)“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先写它们? (3)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菊”和“牡丹”分别比作什么人呢?作者对它们的感情看法又是怎样的呢? (4)“莲”的哪些地方让作者最为观赏,作者为什么“爱莲”?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反馈指导: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菊(陶渊明独爱)、牡丹(世人甚爱)。 (2)菊:清高避世,品行高洁超凡脱俗;牡丹:花色明丽,雍容华贵,贪慕富贵,追逐名利。用牡丹反衬莲,用菊正衬莲,突出莲的名贵品质。 (3)菊隐逸者
17、惜;牡丹富贵者厌。 (4)“出淤泥而不染”(干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濯清涟而不妖”(低调谦逊);“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通达);“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高洁,孤傲) (5)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恒久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行。 4.小结:作者以“莲花”自喻,把莲花和菊花、牡丹进行对比,表明白作者淡泊名利、明哲保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看法,委婉地批判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 五、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两篇短文。 2.学完两篇文章后,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呢?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六、板书设计 初中七年级语文短文
18、两篇优质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行和情操。 2.驾驭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陋室铭(刘禹锡) 一、预习 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2.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实行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读等。 2.请学
19、生逐句翻译课文。驾驭重点词语。 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探讨并归纳:运用比方、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问:“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探讨并归纳:“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探讨并归纳:写陋室幽雅的安静的自然环境。 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探讨并归纳:
20、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7.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探讨并归纳:写室中事。可见主子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探讨并归纳: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理想。 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探讨并归纳: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
21、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备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白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显明、格调高雅,构思奇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致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其次课时 爱莲说(周敦颐) 一、预习 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2.题解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争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三、正课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短文两篇 2022 年初 年级 语文 短文 优质 教案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