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古代历史故事初三.docx
《2022年古代历史故事初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古代历史故事初三.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古代历史故事初三 中华文化历史久远,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2000年以上,华夏民族在中华大地上演绎出了一幕幕激烈人心的故事,出现一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下面为大家细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古代历史故事初三,欢迎查阅。 古代历史故事初三1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派使者带着国书去见赵惠文王,说秦王情愿让出十五座城来换赵国保藏的一块宝贵的“和氏璧”,希望赵王答应。 赵惠文王就跟大臣们商议,要不要答应。要想答应,怕上秦国的当,丢了和氏璧,拿不到城;要不答应,又怕得罪秦国。争论了半天,还不能确定该怎么办。 当时有人举荐蔺(音ln)相如,说他是个挺有见识的人。 赵惠文王就把蔺相如
2、召来,要他出个办法。 蔺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答应不行。” 赵惠文王说:“要是把和氏璧送了去,秦国取了璧,不给城,怎么办呢?” 蔺相如说:“秦国拿出十五座城来换一块璧玉,这个价值是够高的了。要是赵国不答应,错在赵国。大王把和氏璧送了去,要是秦国不交出城来,那么错在秦国。宁可答应,叫秦国担这个错儿。” 赵惠文王说:“那么就请先生上秦国去一趟吧。可是万一秦国不守信用,怎么办呢?” 蔺相如说:“秦国交了城,我就把和氏壁留在秦国;要不然,我肯定把璧完好地带回赵国。”(原文是“完璧归赵”。)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咸阳。秦昭襄王得意地在别宫里接见他。葡相如把和氏壁献上去。 秦昭襄王接过璧,看了看,挺
3、兴奋。他把壁递给美人和左右侍臣,让大伙儿传着看。大臣们都向秦昭襄王庆贺。 蔺相如站在朝堂上等了老半天,也不见秦王提换城的事。他知道秦昭襄王不是真心拿城来换璧。可是璧已落到别人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 他急中生智,上前对秦昭襄王说:“这块璧虽说挺珍贵,可是也有点小毛病,不简单瞧出来,让我来指给大王看。” 秦昭襄王信以为真,就叮嘱侍从把和氏璧递给蔺相如。 蔺相如一拿到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宫殿上的一根大柱子,瞪着眼睛,怒气冲天地说:“大王派使者到赵国来,说是情愿用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璧。赵王诚意诚意派我把璧送来。可是,大王并没有交换的诚意。如今璧在我手里。大王要是逼我的话,我宁可把我的脑袋和这块璧在
4、这柱子上一同砸碎!” 说着,他真的拿着和氏璧,对着柱子做出要砸的样子。 秦昭襄王怕他真的砸坏了璧,赶忙向他赔不是,说:“先生别误会,我哪儿能说了不算呢?” 他就吩咐大臣拿上地图来,并且把打算换给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蔺相如看。 蔺相如想,可别再上他的当,就说:“赵王送璧到秦国来之前,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堂上实行了一个很隆重的仪式。大王假如诚意换璧,也应当斋戒五天,然后再实行一个接受璧的仪式,我才敢把璧奉上。” 秦昭襄王想,反正你也跑不了,就说:“好,就这么办吧。” 他叮嘱人把蔺相如送到宾馆去休息。 蔺相如回到宾馆,叫一个随从的人装扮成买卖人的模样,把璧贴身藏着,偷偷地从小道跑回赵国去了。 过了五天,
5、秦昭襄王召集大臣们和别国在咸阳的使臣,在朝堂实行接受和氏璧的仪式,叫蔺相如上朝。蔺相如不慌不忙地走上殿去,向秦昭襄王行了礼。 秦昭襄王说:“我已经斋戒五天,现在你把璧拿出来吧。” 蔺相如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前后二十几位君主,没有一个讲信义的。我怕受欺瞒,丢了壁,对不起赵王,所以把壁送回赵国去了。请大王治我的罪吧。” 秦昭襄王听到这里,大发雷霆。说:“是你欺瞒了我,还是我欺瞒你?” 蔺相如冷静地说:“请大王别发怒,让我把话说完。天下诸侯都知道秦是强国,赵是弱国。天下只有强国欺压弱国,决没有弱国欺压强国的道理。大王真要那块璧的话,请先把那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然后打发使者跟我一起到赵国去取壁。
6、赵国得到了十五座城以后,决不敢不把璧交出来。” 秦昭襄王听蔺相如说得振振有辞,不好翻脸,只得说:“一块璧不过是一块璧,不应当为这件事伤了两家的和气。” 结果,还是让蔺相如回赵国去了。 蔺相如回到赵国,赵惠文王认为他完成了使命,就提拔他为上大夫。秦昭襄王原来也不故意想用十五座城去换和氏壁,不过想借这件事摸索一下赵国的看法和力气。蔺相如完璧归赵后,他也没再提交换的事。 古代历史故事初三2 三国时期,东吴都督陆逊有一子,名叫陆抗,深通战略,腹有良谋,是一位不行多得的将领。由于他才能出众,二十岁时就担当建武校尉之职,统辖五千人马。孙皓成为东吴国君后,封陆抗为镇军大将军,让他严防晋军的进攻。 当时东吴政
7、权特别腐败,孙皓残暴骄奢,好色无度,滥用酷刑,杀了许多无辜的百姓。陆抗多次上书,劝说孙皓爱惜百姓,加紧训练军,把精力用在治国、治军方面。但孙皓把他的看法当做老生常谈,照旧吃喝玩乐,不管国家大事。 公元272年,陆抗领了旨意,统率人马讨伐叛将步阐,在边疆和晋军对峙。陆抗知道吴国的力气不行,就与晋军互通使者,不主动出击。孙皓听说后,特别生气,派人责问陆抗为什么吃着国家的俸禄却不打仗。 陆抗给孙皓上了一道奏疏,劝说他说:“现在朝廷在发展农业生产、整顿政治方面没有主动行动,反而想让诸位将领在沙场上立战功,杀敌将。这样一来,我国就会用完全部兵力,成天打仗,致使耗费的资财数以万计,士兵极其疲惫。敌人的力气
8、没有受到损失,而我们自己倒像是得了一场重病。” 陆抗还指出,目前晋国力力很强,吴国力力弱小。要想战胜大国,就必需停止用兵,增加国家实力,等到天下有变再主动出击。 孙皓看罢陆抗的奏疏,并不赞成,而且觉得陆抗这个人不聪慧,难以统兵。后来,由于东吴的统治过于严酷,最终被晋国所灭。人民恨透了东吴政权,所以尽管东吴国破,也不怜悯孙皓。 古代历史故事初三3 唐玄宗在位时,为了加强边疆的防卫,在重要的边疆地区设立了十个军镇(也叫做藩镇),军镇的长官叫节度使。节度使带领军队,还兼管行政和财政,权力很大,地位很重要。根据当时的惯例,节度使立了功,就可能被调到朝廷当宰相。 李林甫掌权以后,不但排挤朝廷的文官,还猜
9、忌边疆的节度使。担当朔方等四个镇节度使的王忠嗣,立了许多战功。他手下的将领哥舒翰、李光弼,都是骁勇善战的名将,李林甫看王忠嗣的功劳大,威望高,怕他被唐玄宗调回京城当宰相,派人向唐玄宗诬告王忠嗣想拥护太子谋反,害得王忠嗣险些丢掉了性命。后来还是哥舒翰在唐玄宗面前苦苦为王忠嗣申冤,玄宗才免了王忠嗣的死罪,改为降职处分。王忠嗣受不了这个冤枉,一气之下就病死了。 当时,边疆将领中有一些胡族人。李林甫认为胡人文化低,不会被调到朝廷当宰相,就在唐玄宗面前竭力主见重用胡人,理由是胡人善战,而且跟朝官没联系,靠得住。唐玄宗原来最怕边疆的将领谋反,就听李林甫的话,提拔了一些胡人当节度使。 在这些胡族的节度使中,
10、唐玄宗、李林甫特殊看中一个平卢(治所在今辽宁朝阳)节度使安禄山。 安禄山年轻时在平卢军里当过将官,因为不遵守军令,打了败仗。边疆守将把他解送到长安,请朝廷处分。当时的宰相张九龄为了肃穆军纪,把安禄山判了死刑。唐玄宗听说安禄山挺能干,下令把安禄山释放。 张九龄跟唐玄宗说:“安禄山违反军令,损兵折将,按军法不能不杀;而且据我视察,安禄山不是个和善人,不杀唯恐后患无穷。” 唐玄宗不听张九龄劝谏,还是赦免了安禄山。后来,张九龄被撤了职。安禄山却靠他奉承拍马的手段,一步一步地升官,当上了平卢节度使。不出三年,又兼任范阳(治所在今北京市)节度使。 安禄山当了节度使以后,就尽量搜罗奇禽异兽,珍宝珍宝,常常送
11、到宫廷讨好唐玄宗。他知道唐玄宗喜爱边疆将领报战功,就实行阴谋手段,诱骗平卢旁边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将士,参与宴会。在酒席上,用药酒灌醉他们,把兵士杀了,又把他们的首领割了头,献给朝廷报功。 唐玄宗经常召安禄山到长安朝见。安禄山抓住这个机会,使出他狡猾的手段,尽量讨唐玄宗的喜爱。安禄山长得特殊肥胖,凸肚子,矮个子,装出一副傻乎乎的样子。唐玄宗一见到他就乐了。 有一次,唐玄宗指着他的肚子开玩笑说:“这么大的肚子,里面装的什么东西?” 安禄山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没有别的,只有一颗赤诚的心。” 唐玄宗认为安禄山真对他一片忠心,心里更兴奋了。以后又封安禄山为郡王,还替他在长安造了一座跟王公贵族住的一样华丽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古代 历史 故事 初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