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试题——语文(北京卷)精析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09年高考试题——语文(北京卷)精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高考试题——语文(北京卷)精析版.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教学网(),教案、课件、试题批量打包下载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北京卷)逐题详解语文解析人:刘海燕本试卷第I卷和第II 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答案打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然后再用2B铅笔将与准考证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3,答题卡上第I卷必修用2B铅笔作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遮住框内字母为准,修改时用橡皮擦除干净。第II卷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2、或超出答题区域作答的均不得分。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诠释 出其制胜 瞩(zh)目 人才荟( kui )萃 B.杀戮 宁静致远 莅(wi )临 鸢( yun )飞鱼跃C.平添 励精图治 缜( zhn )密 鹬( y )蚌相争D.松弛 老奸巨猾 揣度( du) 深陷囹圄( w )【答案】C【考点】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和正确书写汉字。【解析】将字音字形结合起来考查,不但可以减少题量,还符合生活语文的规律,应该大力提倡这种命题思路。A项:其奇,据词义可以推测出来;荟,音“hu”。B项:“莅”
3、音“l”。D项 “圉”音“y”【思路分析】对于北京考生而言,读音错误的相对较少。同音字造成的错别字可以通过义辨法区别。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高考资源网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 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 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干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 画山水A.遏制 次序 善于 B.遏制 秩序 擅长 C.遏止 秩序 擅长 D.遏止 次序 善于【答案】B【考点】考查词语(实词)的选用【解析】近义实词可以从适用对象或范围、感情色彩、词义
4、轻重、搭配习惯诸方面辨析。遏制:重点是“制”,控制住/遏止:重点是“止”,使停止。显然,目前对于环境恶化只能控制还不能使其停止,排除C、D。善于:范围广/擅长:主要用于专业特长,如擅长绘画。 画山水,应该选用“擅长。【思路分析】考生不必逐空选择,只需要选出自己最拿手的两空即可。选择时,组词造句法最为适用,也最为实用。如:维持秩序/按次序入场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马金凤幼年从艺时嗓音毫无优势,后来却以清亮驰名,耄耋之年行腔依然高亢悦耳,她81年的舞台生涯中有多少值得探寻的奥秘啊!B“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著百年孤独,一度在国内各大书店杳无
5、踪迹,据说是因为版权问题。C国外一些公司不明说裁员,而是给出几种让员工很难接受的“选择”,使员工只得主动请辞,有人说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D.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五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答案】D【考点】考查对成语的理解和选用【解析】D项望文生义。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思路分析】对于成语,要用文言文的知识来识记和理解,其中的典故成语如“世外桃源”、“目无全牛”、“五风十雨”等需要整体把握,切不可肢解、曲解。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南京郊外的阳山,有三块经人工雕塑、长达40米的巨大石头,专家认
6、为这是朱棣为给朱元璋修建神功圣德碑选的碑材。B. 该集团的资金大都是外界筹措,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然而高额利息使该集团在资金运转上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C. 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缺,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D. 朝夕相处,谁也不能发生矛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答案】A【考点】考查辨析病句。【解析】B项有歧义:“利息”的含义不明确,可改为“贷款利息”;“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与后文重复,可去掉。C项后一分句暗换主语或谓语中心语残缺。可在“耗时”前加“需要”,并去掉“不可或缺”。D项
7、表意不明:“这”指代的内容不明确,如果指“不能发生矛盾”尚可,指“发生矛盾后就各执己见”就不妥了。【思路分析】病句的辨析和修改是考生的一块鸡肋。除了平时的专项集训外,考生尚需要运用语感审读法、造句类比法、压缩主干法和从语法、修辞、逻辑和语意上综合分析。5某校文学刊物转载的一段评论中有四个注解,其中不正确的一个是 矛盾在子夜等小说创作中所努力实现的创作模式,是西方由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左拉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小说家所成功地实践了的创作模式。A. 子夜:长篇小说,通过主人公吴荪甫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B. 巴尔扎克:19实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巴黎上流社会的编年史。C.
8、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作家,他的战争与和平以气势恢弘著称。D. 左拉: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代表作是体现人道主义思想的巴黎圣母院【答案】D【考点】考查文学常识和作家作品。【解析】这种形式的考查比较新颖,有利于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学习和记忆。D项左拉的代表作是,卢贡马卡尔家族娜拉四福音书等,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雨果。【思路分析】该考点一般难度不大,注意一个“常”字和“名”字,不要纠缠于细枝末节,可列表比较或归类复习。二、本大题共五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1)叔孙通者,薛人也。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
9、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2)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候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3)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4)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习之
10、月馀,叔孙通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殿下郎中夹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九宾,胪传。(5)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叔孙通出
11、,皆以五百斤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取材于史记叔孙通传)肄:学习、练习 谒者:官名,掌接待宾客及赞礼。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 益:渐渐B.度吾所能行为之 度:估量C.若真鄙儒也 鄙:品德低下D.竟朝置酒 竟:直至终了【答案】C【考点】考查对文中实词的理解【解析】C项,据第三段“若真鄙儒也”之前的内容“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和叔孙通笑着说:“你等真是的儒生”及下一段众儒生被征召的情况来看,叔孙通此处断不会认为他们“品德低下”,应当译为“
12、见识浅陋”。课文曹刿论战有“肉食者鄙”,出师表中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句子。【思路分析】文言文实词的推断,基本方法就是代入原文,据上下文的文意进行排除或筛选,至于据结构、语法等进行分析,还不如平时多读一些文言文短文(难度不要大),积累一定的文言文,形成语感。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B. 及项梁之薛 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C. 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 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D. 度吾所能行为之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答案】A【考点】考查对文言文虚词的理解。【解析】A项均为介词“趁机”。B项:到(动词)/的(助词)。C项:按照
13、(介词)/在(介词)。D项:所字结构,助词,可译为“的”或不译/被(介词),被动句固定句式“为所”【思路分析】所考查的虚词均出自大纲规定的18个文言文虚词。对照句出自教材或选文。对于前者可以此句中该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前一句子,看看讲的通还是讲不通。对于后者,则需要先找到句子在原文的所在,看整个句子乃至一段的意思而定。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 诸侯一起拥戴汉王在定陶即位为皇帝B.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 您所侍奉过的人主将近十位了,您都是凭当面阿谀得到了信任和富贵C.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帜摆开战车骑兵步兵以拱卫皇宫,设置士兵的队列,并竖起
14、旗帜D.以尊卑次起上寿按照地位高低的次序起身上前,为皇帝祝寿【答案】C【考点】考查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解析】C项:“车骑”翻译成“战车骑兵”错【思路分析】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翻译,难度不大,但考生一定要据上下文仔细辨别其翻译中的细微之处。据文章第二、三段可知,这是叔孙通为汉帝制定礼仪以使君臣的尊卑有序。朝堂上当然不会像作战那样排兵布阵了。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叔孙通有眼光、识时务的一组是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A. B. C. D. 【答案】B【考点】考查对文章信息的
15、筛选。【解析】写的是高帝的做法,据此可排除A、C两项;写的是叔孙通帮助恢复古礼后的效果,不能说明其“识时务,有眼光”,据此可排除D项。【思路分析】考生一定要有原文意识,找到备选项在原文的所在,据上下文读懂大意,再据题干进行筛查。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邦初即位,不喜欢繁文缛节,崇尚简易B.跟随刘邦征战的将军们不懂礼仪,表现粗鲁C.叔孙通帮助朝廷建立了一套庄重威严的礼仪D.鲁地儒生皆固守气节,坚决不与叔孙通合作【答案】D【考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析】据第二段可知,是高帝“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后,群臣才没有了尊卑礼法。【思路分析】考生对于需要读懂几个句
16、子或是一段乃至全篇才能回答的这类概括题,比较犯难。其实,只要牢牢把握一点,就是找到信息源,进行比较、归纳、概括,也就迎刃而解了。第卷(共120分)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短句。(5分) 天 之 道 其 犹 张 弓 与 高 者 抑 之 下 者 举 之 有 馀 者 损 之 不 足 者 补之 天 之 道 损 有 馀 而 补 不 足 人 之 道 则 不 然 损 不 足 以 奉 有 馀 孰 能 有 馀 以 奉 天 下 唯 有 道 者 是 以 圣 人 为 而 不 恃 功 成 而 不 处。(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答案】11.(5分)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
17、馀者补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考点】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思路分析】文言文的断句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与翻译相关的题型,其难度低于翻译,但读不懂文句,断句也是很困难的。考生可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据标志词进行辅助断句。如据实词“补不足”、“人”、“损”,据虚词“之”、“是以”等可辅助判断。12.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10分)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注:张孝祥:南宋初词人
18、。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波神:水神。准拟:准定。 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3分)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5分)【答案】12.(10分)(2
19、分)D(3分)苏轼 辛弃疾 豪放派(5分)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 第二问:略【考点】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考查诗歌的风格和流派 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的分析。【思路分析】七八句“准拟”,据注释是“准定”的意思,因此可排除“期盼”之说。宋词的风格和流派大致为两类,一类以苏辛为代表的“豪放派”,一类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从词的内容和情感倾向可判断。“波神留我”、“露宿何妨”、“准拟岳阳楼”均表现了词人的乐观、豁达的面对风雨的情怀。考生只要调动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使词人的形象跃然心头,不难归纳出来。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7分)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 ? (陶渊
20、明归去来兮辞) 星垂平野阔, 。 ,官应老病休。 (杜甫旅夜书杯)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 。 (杜牧阿房宫赋) 两情若是久长时, ! (秦观鹊桥仙)【答案】13.(7分)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又岂在朝朝暮暮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1)昆曲本是吴方言区域里的产物,现今还有人在那里传习。苏州地方,曲社有好几个。退休的官僚,现任的善堂董事,学校教员,中年田主少年田主,还有诸如此类的一些业余的唱区家,都是那几个曲社里的成员。至于职业的演唱家,只有一个班子,就是上海“大千世界”的仙霓社。逢到星期日,没有什么事情
21、来逼迫,我也偶尔跑去看他们的演唱,消磨一个下午。(2)演唱昆曲是厅堂里的事情。地上铺了一方红地毯,就算是剧中的境界;唱的时候,笛子是主要的乐器,声音当然不会怎么响,但是在一个厅堂里,也就各处听得见了。搬上旧式的戏台去,即使在一个并不宽广的戏院子里,就不及平剧那样容易叫全体观众听清。如果搬上新式的舞台去,那简直没有法子听,大概坐在第五六排的人就只看见演员拂袖按鬓了。(3)昆曲那些戏本子虽然也有幽期密约,盗劫篡夺,但是总要归结到教忠教孝,劝贞劝节,神佛有灵,人力微薄。就文词而言,据内行家说,多用词藻故实是不算稀奇的,要像元曲那样亦文亦话才是本色。但是,即使像了元曲,又何尝能够句句像口语一样听进耳朵
22、就明白?再说,昆曲的调子有非常迂缓的,一个字延长到了十几拍,那就无论如何讲究辨音,讲究发声跟收声,听的人总之难以听清楚那是什么字了。所以,听昆曲先得记熟曲文;自然,能够通晓曲文里的故实跟词藻那就尤其有味。(4)昆曲的串演,歌舞并重。舞的部分就是身体的各种动作跟姿势,唱到哪个字,眼睛应该看哪里,手应该怎样,脚应该怎样,都由老师傅传授下来,世代遵守着。动作跟姿势大概重在对称,向左方做了这么一个舞态,接下来就向右方也做这么一个舞态,意思是使台下的看客得到同等的观赏。譬如牡丹亭里的游园一出,杜丽娘小姐跟春香丫头就是一对舞伴,自从闺中晓妆起,直到游罢回家止,没有一刻不是带唱带舞的,而且没有一刻不是两人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9 年高 考试题 语文 北京 精析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