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案例《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案例《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 .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案例: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 制作电磁铁二、学情分析:制作电磁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河北版的六年级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的第五课。涵盖的内容是初步认识电磁铁、制作、知道电磁铁是怎样工作的。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关电初步的知识,学生在已有电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学习电磁铁这一新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是没有困难的;再有,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磁现象(磁石能吸引钢铁一类物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加上,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重新旧知识的连接,让在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上,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动手操作的过程,体验到成功的喜
2、悦。三、教学设想、教法和学法: 1 、 课程标准中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本课始终以探究和操作为主,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以引导为主,帮助学生完善各个探究环节,辅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指导学生改正实验操作中做得不当的地方,让学生正确地完成整个电磁铁的制作活动。此外,要大胆地放,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实验验证,这不但培养了学生大胆交流,乐于合作的科学习惯,而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学会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想法,从而让学生亲历探究实践活动,形成多方面的知识。2、我着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学法指导:1. 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尝试成员之间的交往合作,
3、学会倾听、质疑,相互接纳, 通过分享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拓展探究的知识经验,纠正本组成员在操作中的误差,并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理解别人的想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一堂课的探究效率。2. 亲历探究制作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 能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大胆设计,实际动手操作,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力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兴趣,让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一个较深入的科学研究过程。四、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积极参与探究科学的情趣。2、培养学生手脑并用,观察分析和逻辑思维等探究学习的实践能力。3、会制作电磁铁;了解电磁铁的构造;懂得电磁铁的工
4、作原理、知道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是态度,初步领会探索自然规律的方法。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自制电磁铁和认识电磁铁的构造,难点:是在实验探究中自主发现电磁铁的基本性质。六、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大铁钉、漆包线(80 厘米或电源花线)、电源、大头针若干、导线、开关、指南针。2. 教师准备:电池盒、小电珠、灯座、导线、开关、指南针、磁铁、小猫钓鱼钓具等。七、教学过程:(一)、导
5、入新课:同学们,在这一课里我先演示一个“小猫钓鱼”的游戏,大家想不想看?活动一:演示“小猫钓鱼”。1、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小猫钓鱼钓具(一手拿着钓竿,一手藏着开关,对着放有小纸鱼的水槽行钓)。 教师的演示要尽量达到让学生感到惊讶怎么让鱼儿上钩,它就上钩?真是 “神奇”!越做得神秘,效果就越好。2、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拥有一根这样的钓竿?我们这节课就来制作这样的钓竿。(板书) 制作电磁铁3、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渗透观察、思维能力的训练。4、教学方法:激趣导入,点燃热情,引发思维。(课前教师准备自制教具“小猫钓鱼钓具”,为上课准备一些丰富的教学资
6、源,激发学生的举兴趣,就避免了“讲实验”的现象。)活动二: 模仿奥斯特的发现谈话:同学们你们可知道吗?这根钓竿电磁铁可有来历了,它是一个科学家在1820 年的一天发现的。1、1820 年,奥斯特正在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做实验,实验桌上还放着指南针,无意中奥斯特突然看到一个现象你们想试一试吗?2、桌上有老师准备的材料。请你想一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也来做一下这个实验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 学生思考回答。 老师依据学生设计实验的情况予以适当的指导。( 提示学生实验时要将小磁针与导线平行地放置
7、在导线的下方或上方,然后接通电流,观察通电时小磁针N极的指向有什么变化。) 4、 学生小组活动。5、提问:(1)、你们有什么发现?你怎样解释这个现象呢?(2)、现在你们认为奥斯特的猜想是什么?(电流可以产生磁。那通电导线可以吸引铁。)注意:实验前,让学生先制定好实验计划,再进行实验。第 ( 5 ) 小组模仿奥斯特的发现实验记录表研究的问题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我们看到的现象奥斯特的猜想我的猜想6、 设计意图:体验科学家们善于发现的灵感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初步感知电磁铁。方法策略:在制作计划和操作实验时,教师可根据情况适当点拨。在做完实验填写现象时,学生应大致知道: (小灯泡亮时,是通了电源
8、,用导线接近指南针,指南针就会发生偏转。)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斯特的猜想可能是:(通电的导线会产生一种力,这种力会不会象磁铁一样的力,不然磁针怎么会发生偏转?)任由学生猜想。活动三、 :指导制作电磁铁1、鼓励学生按照课本的方法,用提供的材料大胆地制作。(学生阅读课本制作铁钉电磁铁的部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查看,必要时,适当点拨、)2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制作要领。(1)朝着同一个方向绕导线。(2)要将绕在铁钉上的线圈2 头固定好。(3)两头要留有适当的引线。3学生动手制作铁钉电磁
9、铁。接着引导认识电磁铁的结构,他由哪几部分构成?(铁芯、线圈两部分)4、 要求学生用自制的电磁铁接触大头针,探究电磁铁的奥秘所在,并做好观察记录。第( 3 ) 小组电磁铁吸引大头针观察记录表内容实验次数电磁铁接通电源电磁铁断开电源我们的发现现象 1 2 3 这个实验操作虽然简单,学生从现象中获取发现也有一定的难,描述这一发现可能欠准确或欠完整。教师在肯定的基础上补充准确。小结: 电磁铁接通电源有磁性,断开电源,磁性消失。这就是电磁铁的基本性质。5、让学生享受成制作成功的喜悦(二)、总结实验过程、写出自己的发现1、我们这一节课制作和研究了电磁铁,请认真回顾一下我们的实验过程,想想你有什么发现,把
10、你的发现写下来。(接通电源的导线会产生磁)2、学生独立整理,写出自己的发现。(电磁铁接通电源有磁性,断开电源磁性消失。)3、学生汇报整理的情况,师生共同进行条理化的总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三)、布置作业,提出质疑。1、 教师拿出一条大纸鱼,用学生自制的电磁铁试“钓”,反复几次(一切操作正常)但怎么也不上钩不上, 为什么呢?我们今天的作业就是:怎样才能“钓”起这条“大鱼”?作业要求:课后,以小组的形式探究。先制定好探究计划,填写计划卡。2、设计意图:在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再次激发学生的
11、学习热情;为下节课作好铺垫。八、教学反思:接下来我对这节课,说说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先说一说我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1)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虽然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但是,电和磁的关系较抽象,教学时,还是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先从“小猫钓鱼”的游戏入手,引出奥斯特的伟大发现的故事,让学生体验科学的,紧接着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科学验证, 从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科学实验的能力。(2)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在活动中, 让学生经历科学家伟大发现的乐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现象产生问题, 再由问题进行大胆的假设,并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形式不断地充实自己原有的认知, 并合理地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在整个活动中, 进行适时的指导与提示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朝着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向进行,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3)、教学中教学资源有些是学生从家里取来的,比如:花线、电池等,也有一些是教师自制的,这都起到了丰富教学资源的作用。当然这节课也仍存在很多不足,比如:1、三次的活动,用去了很长时间,学生动手时间不够。2、学生通过实验中,教师引导不好。每一个小组自己观察实验后总结的结论很吃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