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求解企业创新痼疾 .pdf
《2022年求解企业创新痼疾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求解企业创新痼疾 .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求解企业创新痼疾本文来源于 财经杂志2013 年 01 月 06 日中国未来的希望在于建立完整而多元化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样才能向发达国家行列迈进中国政府在“十一五”期间曾提出一个大胆的规划,2010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 投入占GDP的比例到达 2,最终结果只到达1.76 。在“十二五”规划中,政府继续推进这一比例2015年, R&D经费要实现占GDP2.2的目标,这与发达国家2010年 3的水平已接近。另外,还要实现大中型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从目前的0.93 提高到 1.5 ,以及要求科技进步奉献率到达55左右等。这些都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科技投入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2、性指标。两年之后,能否实现这些指标要求,谁也没有肯定答案。因为经费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中国创新乏力, 源于各种体制性的痼疾挥之不去。财经特邀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杨柏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冯飞,以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吕薇等一起探讨解决之道。企业不应满足于国外溢出效应财经: 2010 年,中国企业执行的R&D支出已占全社会此类支出 73.4 ,仅从执行经费而言,企业已经是最大主体,为何各界
3、还在强调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杨柏龄: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这句话国内反复强调了多年,但一直做不到位。主要有两方面的困难:一是企业自身没有强大的研发队伍,难以高效地组织集成开发;二是国内企业满足于发达国家的高技术溢出效应,仍大力引进国外生产线,二流技术依然可以赚钱。这两个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必然要经历的,只要按市场经济方向发展下去,市场机制越来越完善健全,竞争成了市场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问题一定会解决。目前,中国的科技投入反映在经济发展上不尽如人意。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说明,如果高技术产业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一定是给别人打工。而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根本之道,在于企业研发能力的成长。现在也有大量企业到科研
4、机构寻找成果,但前提是企业能对技术成果有准确判断。新的科研成果往往是解决某种原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机理问题,距离产业应用比较遥远。如果企业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实验室研究成果不能理解,缺乏在此基础上进行工程和工艺开发的能力,那么,新成果就很难产业化。冯飞: 全社会的 R&D投入,企业占比超过70,据此有人认为中国现在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但实际上,大量经费投入是用于解决工艺性问题,或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或一些产品层面的研发,这些不是技术上的创新,而是产品的技术改良。企业在最关键的技
5、术创新方面仍然缺乏能力。吕薇: 尽管企业已经成为R&D投入的主要力量,但并不等于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各行业排头兵企业虽具备了自主创新能力,但大部分仍处于跟踪模仿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阶段,缺少自主知识产权。2010 年, 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比例仅为28.9 ,平均 R&D 支出强度为0.93 ,不及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此外,尽管企业投入了大量的R&D费用,但由于缺乏市场开拓能力和合适的商业模式,有些研发成果最终没有获得市场成功。财经: 一直以来,中国的R&D “偏科”现象严重,即绝大部分都投入到试验开发或应用研究中,而非对原发性创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6、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更有价值的基础研究。这种不平衡状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解决?王元: 中国 R&D经费 2011 年的总投入是8610 亿元, 2012年可能将首次超过1 万亿元。 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所占的比重确实畸高。在整个投资结构当中,基础研究占的比重比较小,近年来基本在总量的5左右徘徊。这跟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有很大关系,中国的R&D投入的资源配置主要还是解决产业升级和在全球产业分工中价值链提升的问题。中国应逐步增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在投入比重增加的同时,增加对从事基础研究各个学科稳定支持的力度。稳定持续的投入对基础科学才是
7、最有价值的,这意味着人才的培养,数据、成果的积累。要知道,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布局,往往关系到下一个十年的发展。今天国内众多的新兴产业就是脱胎于早年的研发部署。比方,电动汽车产业早在20世纪 90 年代就已开始入手研发,高性能电脑研发的部署早在80 年代初就开始了。没有这20 多年的部署和积累,是创造不出这些丰硕成果的。吕薇:中国基础研究占研究开发支出的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从 2005 年的 5.36 降至 2010 年的 4.59 ;而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基础研究不低于10,不少国家在20以上。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
8、,共 10 页基础研究由于短期内很难有成效,因此主要靠政府投入,现在不少政府资金通过科研机构、高校,渗入到试验开发阶段,实际上是挤占了支持基础研究的经费。所以,对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投入方式、考核目标和评价机制,要实行差异对待。对基础研究,要按领域提供较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减少行政指定的竞争性项目。对应用和试验发展类研究,则应采取以产业化目标为导向的项目制。比方借鉴美国能源部R&D计划管理的经验,建立科学的评估分析程序,增加产业界和企业在编制应用性科技计划的话语权,使科技计划从源头上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如何突破产业升级瓶颈财经: 在上一轮科技体制改革中,科研院所的企业化转制是重头戏,当这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求解企业创新痼疾 2022 求解 企业 创新 痼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