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植物营养学题库 .pdf
《2022年植物营养学题库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植物营养学题库 .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植物营养学题库一、名词解释:1. 有益元素:是指为某些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而非所有植物必需的元素。2. 截获:指根系在土壤中伸展的过程中吸取直接接触到的养分的过程。3. 质流: 指植物蒸腾作用和根系吸水造成根表土壤与原土体之间出现明显的水势差,此种压力差导致土壤溶液中的养分随着水流向根表迁移。4. 扩散:由于植物根系对养分离子的吸收,使根表面养分离子浓度下降,根表养分发生亏缺,与附近土体间形成养分浓度梯度,从而使养分离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迁移5. 被动吸收:指养分离子顺着电化学势梯度由介质溶液进入细胞内的过程。6. 主动吸收:指养分离子逆着电化学势梯度由介质溶液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过
2、程。7. 叶部营养(或根外营养):植物通过叶片或非根系部分吸收养分来营养自身的现象称为叶部营养。这种供应营养的方式称为叶面施肥8. 离子间的拮抗作用:是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9. 离子间的协助作用:是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促进根系对另一些离子的吸收10. 短距离运输(横向运输):根外介质中的养分沿根表皮、皮层、内皮层到达中柱(导管)的迁移过程叫养分的横向运输。由于其迁移距离短,又称为短距离运输。11. 长距离运输 (纵向运输):养分从根经木质部或韧皮部到达地上部的运输以及养分从地上部经韧皮部向根的运输过程,称为养分的纵向运输。由于养分迁移距离较长,又称为长距离运输。
3、12. 质外体:是由植物体相邻细胞原生质外围的细胞壁和细胞间隙所组成的连续体。在质外体中水分和养分可以自由出入。13. 共质体:是植物体相邻细胞通过胞间连丝(Plasmodesmata) 把细胞的原生质相互连接起来的整体。养分离子可以由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14. 矿质养分的再利用:植物某一器官或部位中的矿质养分可通过韧皮部运往其它器官或部位,而被再度利用的现象。15. 植物营养临界期:指营养元素过多或过少甚至营养元素间不平衡,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明显不良影响的时间。16. 营养最大效率期:指营养物质能产生最大效率的时期。17. 根际:指受植物根系生长及生理代谢活动的影响,使周围土壤环境中的物
4、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不同于原土体的那部分微域土区。18. 根系分泌物:指植物生长过程中向生长基质中释放的有机物质的总称。19. 氮肥利用率:指氮肥中的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素占施氮量的百分数或比例20. 复混肥料:同时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养分的化学肥料21. 生理中性肥料:指肥料中的阴阳离子都是作物吸收的主要养分,而且两者被吸收的数量基本相等,经作物吸收后不改变土壤酸碱度的那些肥料。22. 生理酸性肥料:化学肥料中的阴、阳离子经作物吸收利用后,残留部分导致介质酸度提高的肥料。23. 生理碱性肥料:化学肥料中的阴、阳离子经作物吸收利用后,残留部分导致土壤碱性提高的肥料。精选学习资料
5、-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2 24. 有机肥料是指含有较多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来源于动植物残体及人畜粪便等废弃物的肥料的统称。25. 厩肥 (stable manure) :家畜粪尿和垫料、残余饲料残屑等混合积制经腐熟的农家有机肥料。26. 堆、沤肥:利用秸杆、杂草、绿肥、泥炭、垃圾和人畜粪尿等其它废弃物为原料混合后,按一定方式进行堆制或沤制的肥料。27. 绿肥:直接用作肥料的新鲜绿色植物体称为绿肥。二、填空题1. 影响植物体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因素主要是遗传、生长介质、生育时期、组织部位、环境条件2.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判
6、断标准可概括为必要性、不可替代性和直接性。3.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 17 种,其中 N、P、K 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或肥料三要素。4.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协助作用与颉抗作用。5. 植物的有益元素中, Si 对于水稻、 Na 对于甜菜、 Mo 、Co 对于豆科作物、 Al 对于茶树均是有益的。6. 植物吸收养分的全过程可人为地分为养分在土壤中的迁移、养 分 穿 过 根 细 胞 膜 进 入 根 细 胞 内 和养 分 从 根 向 地 上 部 的 运 输等三个阶段。7. 土壤中的养分一般通过截获、 质流和扩散等三种途径迁移至植物根系表面。质流为主的离子:Ca2+、Mg2+、SO42-、N
7、a+、Cl-、 NO3- 扩散为主的离子:H2PO4-、K+、NH4+8. 被动吸收和主动吸收的区别在于: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代谢能量选择性被动吸收顺不需要无选择性主动吸收逆需要有选择性9. 我们学过的主动吸收的机理有载体学说和离子泵学说。10. 植物吸收有机态养分的意义在于证明高等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有机化合物(氨基酸、核酸、维生素等)。11. 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土壤水分、通气状况、土壤pH值、介质中养分浓度、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等。12. 介质中的离子间存在着协助作用与颉抗作用,从而影响着植物对养分的吸收。13. 植物需肥的关键时期有营养临界期和营养最大效率期。14.
8、 植物叶部吸收养分的途径有气孔和外质连丝。15. 影响叶部营养的因素有矿质养分的种类、矿质养分的浓度、叶片对养分的吸附能力、 植物叶片类型及温度和喷施时间以及养分在叶内的移动性等。16. 养 分 的 横 向 运 输 是 指 养 分 沿 根 的表 皮 、 皮 层 、 内 皮 层 、 最 后 到 达中柱薄壁细胞的过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3 17. 养分的短距离运输可通过质外体和共质体等 2 种途径进行。18. 养 分 通 过 横 向 运 输 从 外 部 介 质 到 达 中 柱 的 木 质 部 导 管 至
9、少 穿 过 原 生 质 膜2 次。19. 养 分 的 纵 向 运 输 是 指 养 分 沿木 质 部 导 管向 上 , 或 沿韧 皮 部 筛 管向上或向下迁移的过程。20. 养 分 在 植 物 的 木 质 部 导 管 与 导 管 周 围 的 薄 壁 细 胞 之 间 存 在 着阳离子与导管壁交换吸附和薄壁细胞对离子的吸收的相互关系。21. 植 物 必 需 的 矿 质 元 素 在 韧 皮 部 中 的 移 动 性 与 其 再 利 用 程 度 大 小 有 关 , 如N、 P 、 K 、 Mg 的 移 动 性 较 强 , 故 其 再 利 用 程 度 也 较 大 , 缺 素 症 会 先 在下部老叶出现;而
10、Ca、B 是最难移动的元素,故其再利用程度很小,缺素症会先在新叶叶缘或叶尖出现。22. 在植物体内,韧皮部移动性较强的养分可通过木质部和韧皮部在植物的地上部和根部之间循环移动。23. 养分的再利用经历了从共质体、质外体、共质体、质外体、共质体的过程。(矿质养分再利用的过程:养分激活、养分进入韧皮部、养分进入新器官)24. 植物根系的类型丛整体上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25. 理论上,根系的数量( 总长度 ) 越多,植物吸收养分的机率也就越大。26. 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根构型,须根系由于其在土壤表层的根相对较多而更有利于对表层养分的吸收;直根系则相反。27. 水 稻 根 系 的 颜 色 较 白 ,
11、 表 明 根 系 的氧 化 力较 强 , 亦 即 根 系 的活性较强,因此,吸收养分的能力也较强。28. 根系还原力较强的作物在石灰性土壤上生长不易缺铁。29. 根际是指由于受作物根系活动影响而使其理化、生物性质与原土体有显著不同的微域土区。厚度通常只有数毫米。30. 植物根系吸收阴离子(a. 大于(); b. 等于 ; c. 小于 ) 阳离子时, 根际 pH值有所将上升;31. 水稻根际的Eh 值一般 (a. 大于() ; b.等于 ; c.小于 ) 原土体,因此,可保护其根系少受 (a. 氧化物质 ; b.还原物质()) 的毒害。32. 氮素是植物体中蛋白质、核酸、叶绿素、酶等的组成成分。
12、33. 植物吸收的氮素以无机形态的 NO3-和 NH4+ 为主。也可以吸收少量有机形态的氮。34. 旱地植物吸收NO3-以主动吸收为主, 被吸收的NO3-在同化之前, 必需先还原为 NO2-。35. 植物在吸收NH4时,会释放等量的 H,因此,介质的pH值将会下降。36. 酰 胺 具 有储 存 氮 素、消 除 氨 毒 害 、促 进 氮 素 在 植 物 体 内 的 转 运等作用。37. 植物的吸收NO3- N 时 ,会释放 OH- ,因此,介质 pH 值会上升。38. 植物在营养生长期缺氮通常表现为 1 、生长矮小,瘦弱,叶片薄而小;2、老叶发黄,由叶尖向叶脉延伸;3、根系细长,根量减少。39.
13、 请用连线为如下植物选择一种适宜的氮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4 水稻烟草马铃薯甜菜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钠硝酸铵40. 尿 素 属酰 氨形 态 的 氮 肥 , 施 入 土 壤 后 , 大 部 分 的 尿 素 会 在脲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铵态氮和二氧化碳。41. 尿素作根外追肥施用时,浓度宜在 0.5-1% 范围,肥料中缩二脲的含量不能大于 1.5% 。42. 缓/ 控释氮肥可分为缓释和控释两大类。43. 植物体内的磷以有机形态为主, 而含量约占15的无机形态的磷则是植物磷素化学诊断的指标。44. 磷是植物体内核酸
14、、核蛋白、磷脂、植素、三磷酸腺苷等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45. 磷 能 加 强 植 物光 合 作 用 和 碳 水 化 合 物 的 合 成 和 转 运 、 促 进氮代谢和脂肪代谢,并能提高植物抗旱、抗寒、抗酸碱等能力。46. 植 物 吸 收 的 磷 以无 机 形 态 的H2PO4-和HPO42- 为 主 , 还 可 以 吸 收 少 量有机形态的磷。47. 影响植物吸收磷素的因素有作物特性、土壤供磷状况、环境因素、菌根、养分间的相互关系等。48. 小白菜缺磷表现为生长矮小、 根系细长、 根量少、老叶先出现缺素症状并发黄。49. 过磷酸钙的主要成分包括 CaH2PO4和 CaSO4。其溶解过程为异成
15、分溶解。溶解后由于会发生固定作用和吸附作用,因此,其当季利用率一般只有 10-25。50. 合理施用过磷酸钙的原则是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增加与根系的接触。具体有效的施用方法有集中施用、 制成颗粒磷肥、 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和 作根外追肥。51. 枸溶 性磷肥的特点是溶于 弱酸(2%的柠 檬酸), 因此,施用在酸 性土壤或有效磷含量低的非酸性土壤上的效果较好。52. 磷矿粉是难溶性磷肥,其直接施用的效果与磷矿石的结晶状况、土壤类型和作物种类等有关。因此,最好是施用在酸性土壤土壤和吸磷能力强的作物上。53. 钾素通常被称为作物的( 生命元素 )(A.有益元素; B.品质元素; C. 生命元素)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植物营养学题库 2022 植物 营养学 题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