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适合儿童的历史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适合儿童的历史故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适合儿童的历史故事 很多历史事务本身就具备肯定的故事性,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引发学生学习爱好的作用,还能使学生对历史的发展有更好的驾驭,下面这些是我为大家举荐的几篇适合儿童的历史故事。 适合儿童的历史故事1:苏秦合纵的故事 苏秦是东周洛阳人,曾到齐国拜师学艺,与张仪一起在鬼谷子那里学习纵横之术。他曾经去见周天子,可是没有人在周天子面前举荐他。于是,他变更办法,到秦国去求见秦惠公,向他献计如何兼并六国。 可秦惠公刚刚杀了商鞅,对游说之士特别反感,他对苏秦说:翅膀还没长硬的鸟,是不能够高飞的,你的看法很好,惋惜我现在还无法做到。 苏秦碰了软钉子,可他并不死心,一次又一次地写信给秦惠公
2、,秦惠公却照旧忽视他。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身上的钱花光了,衣服也破旧不堪,苏秦只好打道回府。 回到家后,父母、兄弟、嫂子、姐妹,包括他的妻子都讪笑他,说他不务正业,每天靠卖嘴皮子混饭吃,竟不知羞愧,怎么好意思回来呢? 家人的话让苏秦非常难过。 从今,苏秦埋头苦读兵书,细致探讨各诸侯国的政治状况,察看他们的地理位置,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非常用功。夜里读书困倦了,就用锥子在自己的大腿上扎一下,把血都扎出来了,难受让他重新精神起来,他便又全神贯注地看书了。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打算,他觉得自己能够劝服诸侯,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主见了。 公元前334年,苏秦来到燕国,见到了燕国的国君燕文公。 苏秦对
3、燕文公说:燕国有土地二千里,壮士几十万,战车六百乘,战马六千匹,粮食足够,百姓安乐,国家太平。可是,大王知道这一切是因为什么吗?因为燕国的南面有赵国这个大屏障!大王为什么不亲善近邻赵国,反而要把土地送给遥远的秦国呢?大王假如依我的计策,跟赵国订立盟约,然后再去联络中原诸侯共抗强秦,这样,才会永保燕国平安。 燕文公特别赞同苏秦的主见,他说:先生说得有理,我情愿听从您的建议。 于是,他为苏秦供应了大量的礼物,让他去游说赵国。 苏秦前往赵国,赵肃侯听说他来了,亲自到郊外迎接。 苏秦对赵肃侯说:秦国之所以不敢发兵来打赵国,缘由在于他胆怯韩国和魏国从背后攻击它。假如秦国一旦歼灭了韩国和魏国,您想一想,他
4、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您了。我曾细致探讨过地图,中原列国的土地比秦国大五倍,军队比秦国多十倍,假如各国诸侯联合起来,发誓结盟,一起应付秦国,那秦国就孤立了,怎么还敢来欺压六国呢? 赵肃侯说:我年轻,做国君的时间短,您的合纵计策我听了,感觉受益匪浅。如今,您有心保全天下,安定诸侯,我情愿跟随。 赵肃侯送给苏秦一百辆马车,一千斤金子、一百双玉璧、一千匹锦绣,请他去联络其他各国诸侯。 苏秦奉赵肃侯之命,先后向韩、魏、齐、楚四国诸侯,具体说明白割地求和的弊端和联合抗秦的好处,各国诸侯都觉得他说的有理,一起赶到赵国去签订盟约。 苏秦凭借他的如簧之舌,最终使六国合纵的局面形成了。所谓合纵,是指弱国联合进攻强国
5、,详细点说,是指齐、楚、燕、赵、韩、魏等国联合起来反抗秦国。 南北为纵,六国地连南北,故六国联合谓之合纵。 公元前333年,六国诸侯在赵国的洹水,也就是今日河南省北部,正式订立了合纵的盟约,大家公推苏秦为纵约长,把六国的相印都交给他,让他特地管联盟的事。 苏秦合纵安排实施之后,秦国十五年未敢派兵出函谷关。 适合儿童的历史故事2:商鞅变法 公元前361年,秦献公死了,他的儿子渠梁被立为新国君,叫做秦孝公。秦孝公和秦穆公一样,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为了变更秦国内外交困的局面,他下决心发愤图强,招收贤能,向中原国家学习,进行变法革新。 他下了一道吩咐,说:不论是秦国人还是其他诸侯国来的客人,谁能使秦国
6、富强起来,就重用他。 秦孝公如此重视人才,果真吸引了不少有才华的人。 有一个叫卫鞅的人,本是卫国国君姬妾所生,姓公孙,他在魏国做过官,但没有受到魏惠王的重用。于是,他来到秦国,托人引见,得到了秦孝公的接见。 秦孝公问他,如何才能让秦国富强起来。 卫鞅好像早就考虑成熟了,心中有数地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想富强,必需发展农业,嘉奖耕织;要整顿军队,赏罚分明;另外,还要取信于民,说到做到。 秦孝公特别同意卫鞅的看法,当即就拜他为大夫,让他着手打算变法的事。 很多贵族大臣胆怯变法损害自己的利益,极力反对。于是秦孝公就把卫鞅、甘龙、杜执等人召进宫里,协商变法的事。 秦孝公说:实行变法,就须要破除旧法,变
7、更古礼,这唯恐会遭到天下人的指责,你们说应当怎么办才好呢? 卫鞅说:干一番事业,遭到别人的反对,是常有的事。假如大王患得患失,这件事恒久不会胜利。 甘龙和杜执是保守派,当然极力反对卫鞅的主见。 甘龙说:圣人的礼’、义’怎么能随意违反呢?先王的制度又怎么能随意更改呢? 杜执也说:没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能变更旧制,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变更法度。 卫鞅反对说:古代礼制不同,你们说应当效法哪一种礼’?帝王不相因袭,我们又应当遵守哪位帝王的法度?二位大夫的话,完全是庸人之见。 秦孝公听了卫鞅的话,坚决了变法改革的决心。 卫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
8、拿新法当儿戏,于是,就在新法公布之前,在南门立起一根大木头。 他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金子。 大家都以为他在开玩笑。 有的说:扛木头就给那么多金子,我才不信呢! 有的说: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呢?肯定是说着玩的。 就在人们争论纷纷的时候,卫鞅又提高了赏额,他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给他五十两金子。 人群里走出一个小伙子,扛起木头就走,始终把木头送到了北门。 卫鞅立刻取出五十两黄金,当着众人的面,赏给了这个小伙子。 这件事马上传了出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 卫鞅知道,他的吩咐已经起了作用,就把新法令公布了出去。 新法施行十年后,秦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全国没有盗贼,百姓路不拾
9、遗,家家富有,人人丰衣足食,秦国的国力大大加强了。 到公元前350年的时候,卫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革:将都城由原来的雍城迁到了咸阳,也就是今日的陕西省咸阳市,依照鲁国和魏国的规模修建了宫殿,把城镇和乡村合并为县,全国设立四十一个县;统一度量衡;实行土地私有制,可以自由买卖。 这一次改革,秦国快速富强起来。 公元前340年,卫鞅率领军队攻打魏国,一举夺回了被魏国侵占的黄河两岸的土地。为了表彰卫鞅的功劳,秦孝公把商邑,也就是今日陕西省商县东南一带的十五座城封给了卫鞅。从今以后,人们也把卫鞅叫做商鞅。 商鞅变法得罪了很多秦国贵族,秦孝公死后,他们向秦孝公的儿子秦惠公诬告商鞅谋反
10、,结果,秦惠公下令用五马分尸之刑把商鞅残忍地杀死了。 商鞅虽死,可他推行的新法却取得了胜利,秦国也因此强大起来,最终统一了中国。 适合儿童的历史故事3:孙武演兵 吴国阖闾为王之后,未过三年,就已国富兵强,民心可用。于是,他动了伐楚之意,想拜一位高人为大将。伍子胥向他举荐了齐国人孙武。阖闾听说孙武是一个隐居山林的闲人,便非常扫兴,可伍子胥对他说:这个孙武精通兵法,有鬼神莫测之妙,只是不情愿四处炫耀,所以不为外人所知。 阖闾半信半疑地说:那就把他请来吧。 孙武来到宫里,阖闾向他请教兵法,孙武并不多说话,只是把随身带来的一个包袱打开,抽出几轴帛书,说道:这是我写的十三篇兵法,请大王一阅。 阖闾接过兵
11、书,请伍子胥当堂朗读。伍子胥刚念完一篇,阖闾就拍案叫好,再念一篇,他已经载歌载舞了,待念到第三篇时,他已经听呆了,连叫好也忘了。 阖闾问孙武:先生的兵法真是极天地之妙,寡人非常佩服!只是寡人这么小的国家,人微力薄,不知能不能用上先生的兵法? 孙武自信地回答:我的兵法可用于大邦,也能用于小国。能用于劲旅,也能用于妇人。 阖闾问:妇人也能操戈演阵吗? 孙武说:当然可以。 吴王阖闾命人从后宫选择了一百八十名宫女,交给孙武演练。孙武向他要了两个平日备受宠爱的妃子,作为左右队长,阖闾也答应了。 其次天一早,一百八十名宫女分做两队,来到校场,一个个身披软甲,头戴战盔,左手持剑,右手握盾。吴王的两个妃子也穿
12、戴整齐,分别站在两队前面。孙武手执令旗,登上将坛。他公布号令:你们先原地坐好,听到第一通鼓的时候,两队一同跃起立正;听到其次通鼓的时候,左队左转,右队右转;听到三通鼓的时候,人人举剑挺盾,打算迎战。 孙武说罢,吩咐擂第一通鼓。 两队宫女有的站起来,有的还坐着,并且打打闹闹嬉笑不止,都觉得这件事很好玩。 孙武肃穆地自责道:约束不明,号令不清,这是将军的错误啊! 于是,又把三项号令重复了五遍,然后,亲自擂鼓,以振士气。 谁知,这些宫女平日里都散漫惯了,推推搡搡,扭扭捏捏,根本不把孙武的话放在心上。吴王阖闾对伍子胥说:这回,孙武可要出丑了。 孙武在将坛上看宫女们前仰后合的样子,非常生气,他大喝一声:
13、拿斧来!随后对身边的执法官说:三令五申仍不能遵令而行,这是士卒的错误!执法官,按军令,此罪应如何处置? 执法官回答:当斩! 孙武说:士卒太多,不能都斩,那就处决队长以示惩戒吧。说完,就下令把吴王的两个爱妃给杀了。 孙武重新回到鼓前,擂响了战鼓。 两队宫女起身立正,秩序整齐,个个精神饱满,无不肃穆仔细。 这时,孙武便向吴王阖闾报告说:队伍已经训练好了,请大王检阅。现在的她们任您选用,就算是赴汤蹈火,也会听从您的吩咐的。 可是,吴王阖闾还在想着那两个被杀的妃子,一点心情也没有了。他说:算了,我不想检阅了,大家都回去休息吧。 孙武听了,特别悲观,说:原来大王只宠爱我的兵书,并不想按我兵书上所说的那样去打仗啊。 吴王细致思索一番觉得孙武说得对渐渐从伤感的心情中复原过来,正式任命孙武为大将军。 孙武后来果真帮助吴王阖闾完成了称霸大业。 看了适合儿童的历史故事的人还看了: 1.儿童历史故事大全精选3个 2.古代儿童经典故事 3.古代儿童故事 4.幼儿小故事历史故事 5.幼儿历史故事 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