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必背古诗文赏析.docx
《2022年高考必背古诗文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必背古诗文赏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考必背古诗文赏析 古诗文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特殊简单的拿分点,平常我们背诵的时候还要留意去赏析其中的含义与道理。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考必背古诗文赏析_中学古诗文鉴赏,接下来随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书目 关雎 蒹葭 观沧海 饮酒其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高考必背古诗文(一):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零五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
2、“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又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一般都是以关雎为始。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他们的着眼点是迂腐的,但对诗的本义的概括却基本正确。问题在于它所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婚姻。这关系到我们对风的理解。朱熹诗集传“序”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又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说:“诗在于声,不在于义,犹今都邑有新声,巷陌竞歌之,岂为其辞义之美哉?直为其声新耳。”朱熹是从诗义方面论述的,郑樵则从声调方面进行说明。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认为风是一种
3、用地方声调歌颂的表达男女爱情的歌谣。尽管朱熹对关雎主题的说明并不如此,但从关雎的详细表现看,它确是男女言情之作,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爱情的追求。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此后,人们评关雎,皆“折中于夫子”(史记孔子世家)。但关雎原委如何呢? 这首诗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郑玄从文义上将后二章又各分为两章,共五章,每章四句。现在用郑玄的分法。 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 其次章的“
4、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流”,毛传训为“求”,不确。因为下文“寤寐求之”已有“求”字,此处不当再有“求”义。“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 第三章抒发求之而不得的忧思。这是一篇的关键,最能体现全诗精神。 姚际恒诗经通论评云:“前后四章,章四句,辞义悉协。今夹此四句于寤寐求之之下,友之、乐之二章之上,承上递下,通篇精神全在此处。盖必着此四句,方使下友、乐二义快足满足。若无此,则上之云求,下之云友、乐,气概弱而不振矣。此古人文章争扼要法,其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别。”姚氏对本章在全诗中的重要性分析最为
5、精当。应当补充者,此章不但以繁弦促管振文气,而且写出了生动逼真的形象,即王士祯渔洋诗话所谓“诗三百篇真如画工之肖物”。林义光诗经通解说:“寐始觉而辗转反侧,则身犹在床。”这种对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写,可谓“哀而不伤”者也。第四、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极写快兴满足而又不涉于侈靡,所谓“乐而不淫”。通篇诗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高考必背古诗文(二):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心。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
6、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假如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子公对美妙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珍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境况是可悲的。 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子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建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建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像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
7、”没有详细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怜悯共鸣。 由此看来,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志向、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如此说来,古人把蒹葭解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今人把它视作爱情诗,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仪式,唯恐都有肯定道理,
8、似不宜固执其一而推翻其他,因为它们都包蕴在“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之中。 自然,当我们处在与“在水一方”类似的境遇时,应当观赏的是它的锐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观悲观。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爽又神奇的意境。早晨的薄雾覆盖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怯的少女缓缓而行。诗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体现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雾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纱。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找寻不到,急迫而又无奈的心情正如蚂蚁爬一般痒,又如刀绞一般痛。就像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感”,这种美感因距离变得朦胧,模糊,不清楚。主子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
9、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更加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纳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美,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覆盖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情企慕的心境。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白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
10、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定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子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蒹葭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浇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建了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体现。总之,蒹葭诗的丰富美感,不论是从观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仔细探讨。 高考必背古诗文(三):观沧海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
11、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绚丽,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奇妙地融合在一起。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概雄浑的特点。 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特别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考必背 古诗文 赏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