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古代寓言故事初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古代寓言故事初中.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古代寓言故事初中 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洁的故事中体现,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将来,下面为大家细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古代寓言故事初中,欢迎查阅。 古代寓言故事初中1 传闻很早以前,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山高万丈,方圆有七百里。 在山的北面,住着一位叫愚公的老汉,年纪快九十岁了。他家的大门,正对着这两座大山,出门办事得围着走,很不便利。愚公下定决心要把这两座大山挖掉。 有一天,他召集了全家老小,对他们说:这两座大山,拦住了我们的出路,咱
2、们大家一起努力,把它挖掉,开出一条直通豫州的大道,你们看好不好? 大家都很赞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了疑问。她说:像太行、王屋这么高大的山,挖出来的那些石头、泥土往哪里送呢? 大家说:这好办,把泥土、石块扔到渤海边上就行了!再多也不愁没地方堆。 其次每天刚亮,愚公就带领全家老小起先挖山。 他的邻居是个寡妇,她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儿子,刚刚换完奶牙,也蹦蹦跳跳地前来帮忙。 大家干得很起劲,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汉,这人很精明,人们管他叫智叟。他看到愚公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挖山运土不止,觉得很可笑,就去劝说愚公: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用完你的力气,也拔不了山上的
3、几根草,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呢? 愚公深深地叹口气说:我看你这人自以为聪慧,其实是顽固不化,还不如寡妇和小孩呢!不错,我是老了,活不几年了。可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始终传下去,是无穷无尽的。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长高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它们挖平呢! 听了这些话,那个自以为聪慧的智叟,再也无话可说了。 山神知道了这件事,胆怯愚公始终挖下去,就去向上帝报告。老愚公的精神把上帝感动了,他就派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大山背走,一座放到朔方东边,一座放到雍州南边。从今以后,冀州的南面,汉水的北面,就没有高山阻挡了。 古代寓言故事初中2 牛缺,在上地这一带地方是位
4、声望很高的饱学之士。有一次,他要去邯郸拜见赵国国君,途经耦(ou)沙时,遇上了一伙强盗。强盗抢走了他的牛车及随身衣物,他只好步行。强盗在一旁看到这人对被劫之事并不在意,脸上连半点忧愁和吝啬的表情都没有,心中不免生疑,于是便追上去问个原委。 牛缺坦然地回答说:“一个有德行的人,不应当因丢失一点供给自己的财物而去与人争斗,这样会危害它所供给的自身的平安啊。” 强盗们听后,同声赞扬道:“这真是一个贤德之人啊!”他们望着牛缺渐走远的背景,忍不住又协商:“如此贤德之人去拜见赵国的国君,必会受到信用,他假如在国君面前告发了我们的强盗行径,我们肯定会大难临头。因此,还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这伙强盗再一次追
5、上牛缺,并把他杀掉了。 有个燕国人听说了这件事后,就将全家族的人集合起来,告诫他们:“今后谁遇上了强盗,可千万别学牛缺那样以贤德求忍让呀!”大家都牢牢记住了这个教训。 不久,这个燕国人的弟弟要到秦国去,一行人来到函谷关下,又遇上了强盗。他想起了哥哥临别时的告诫,始终不愿轻易舍弃财物,在实在斗不过这伙强人时,他又跪在地上,低三下四地请求强盗以慈善为本,发还抢走的财物。 强盗们被纠缠得大怒了,忍不住厉声喝道:“我们没有要你的性命,就已经够宽宏大量了。你现在还要死死地缠住我们,索要财物,这不就把我们的行迹暴露了吗?我们既然已经作了强盗,哪里还有什么慈善仁义可言?”只见这伙人手起刀落,将那个燕国人的弟
6、弟杀了,同时还杀害了与之同行的四五个伙伴。 牛缺与燕人被害的悲剧警醒后人:对于杀人不挤眼的强盗,既不能讲“贤德”,也不能苦苦请求;只有丢掉幻想,团结斗争,战而胜之,才是正确的选择。 古代寓言故事初中3 鲁哀公常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爱有学问才能的人。有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恳求拜见鲁哀公。 子张在鲁国始终住了七天,也没等到鲁哀公的影子。原来鲁哀公说自己喜爱有学问的人只是赶时髦,学着别的国君说说而已,对前来求见的子张根本没当一回事,早已忘到脑后去了。子张很是悲观,也非常生气。他给鲁哀公的车夫讲了一个故事,并让车夫把这个故事转述给 鲁
7、哀公听。然后,子张悄然离去了。 最终有一天,鲁哀公记起子张求见的事情,打算叫自己的车夫去把子张请来中国经典寓言故事大全(精选)中国经典寓言故事大全(精选)。车夫对鲁哀公说:“他早已走了。” 鲁哀公很是不明白,他问车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来的吗?为什么又走掉了呢?” 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这样的:有个叫叶子高的人,总向人吹嘘自己是如何如何喜爱龙。他在衣带钩上画着龙,在酒具上刻着龙,他的房屋卧房凡是雕刻花纹的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子高是如此喜爱龙,很是感动。一天,真龙着陆到叶子高的家里,它把头伸进窗户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厅堂上。这叶子高见了,吓得脸都变了颜色,
8、惊恐万状,回头就跑。真龙感到稀里糊涂,很是悲观。其实那叶公并非真的喜爱龙,只不过是形式上、口头上喜爱罢了。 我们现实生活中像叶子高这样的人也有不少,他们往往口头上标榜的是一套,而一旦要动真格的,他们却临阵脱逃了,这跟叶公好龙又有什么两样呢? 古代寓言故事初中4 魏国大夫庞恭和魏国太子一起作为赵国的人质,定于某日启程赴赵都邯郸。临行时,庞恭向魏王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假如有一个人对您说,我望见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信任吗?”魏王说:“我当然不信。”庞恭又问:“假如是两个人对您这样说呢?”魏王说:“那我也不信。”庞恭紧接着追问了一句道:“假如有三个人都说亲眼望见了闹市中的老虎,君王是
9、否还不信任?”魏王说道:“既然这么多人都说望见了老虎,确定确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庞恭听了这话以后,深有感受地说:“果真不出我的所料,问题就出在这里!事实上,人虎相怕,各占几分。详细地说,某一次原委是人怕虎还是虎怕人,要依据力气对比来论。众所周知,一只老虎是决不敢闯入闹市之中的。如今君王不顾及情理、不深化调查,只凭三人说虎即确定有虎,那么等我到了比闹市还远的邯郸,您要是听见三个或更多不喜爱我的人说我的坏话,岂不是要断言我是坏人吗?临别之前,我向您说出这点疑虑,希望君王肯定不要轻信人言。” 庞恭走后,一些平常对他心怀不满的人起先在魏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时间一长,魏王果真听信了这些谗言。当庞恭从
10、邯郸回魏国时,魏王再也不情愿召见他了。 看起来,谣言惑众,无稽之谈多了,的确足以毁掉一个人。随声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会被说成黑的,真是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要人云亦云,被假象所蒙蔽。 古代寓言故事初中5 古来有句俗话:“行善积德”。这句话是劝人多做好事,多做善事。遇到灾荒年间,有些殷实人家为救那些啼饥号寒的灾民免于饿死,捐米赈灾,皆为积德之举。太平年间,将鱼、龟放游到江河水池,将鸟放飞到大自然,叫“放生”,皆为积善之行。后来,有人在大年初一这天,把捉来的鸟雀放生,名之曰“爱生灵”。 春秋时期,晋国建都邯郸。晋国有一个势焰熏天的大臣赵简子,他就喜爱在
11、过年时让老百姓替他捉斑鸠鸟送到他府中,让他放生。 大年初一这天,邯郸地方的老百姓能够破例地纷纷拥进赵简子的府第,他们都是来向赵简子进献斑鸠,好让赵简子放生的。赵简子特别兴奋,对他们一个个都发给很优厚的赏赐。初一这天,从早到晚进献斑鸠的人川流不息。 赵简子的门客在一旁站了很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赵简子回答说:“大年初一放生,表示我对生灵的爱惜,有慈爱之心嘛!”门客接着说:“您对生灵有如此的慈爱之心,这是难得的。不知大人您想到过没有:假如全国的老百姓知道大人您要拿斑鸠去放生,从而对斑鸠争先恐后地你追我捕,其结果被打死打伤的斑鸠肯定是许多许多啊!您假如真的要放生,想救斑鸠一命,不如下道吩咐,禁止捕获。像现在,您嘉奖老百姓捕获这很多的斑鸠送给您,您再放生,那么大人您对斑鸠的慈爱的确还不能抵偿您对它们人为地造成的灾祸哩!” 赵简子听了门客的一席话,背着双手在府门里踱来踱去,细致地思索了一阵子,静默地点了点头说:“对的。” 这篇寓言揭露了某些人只讲形式,不讲效果,沽名钓誉,假仁假义的伪善行为。 古代寓言故事初中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