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与练习题.docx
《2022年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与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与练习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与练习题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化主要经验了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阶段和秦至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度的发展阶段,我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1中心体制从“公天下”到不断完善的“家国一体” 时期 发展历程 思维深化 先秦 (萌芽) 王位世袭制使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制,“家国一体”,周王既是天下大宗,也是最高领袖 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三个特点 (1)贵族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结构。 (2)地方分权:各诸侯国有相对独立性,尚未形成中心高度集权。 (3)等级森严:形成“天子
2、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大宗、小宗之间存在严格的政治隶属关系。 2.皇帝减弱相权的主要方式 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减弱。皇帝减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 (1)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 (2)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在决策过程中,相权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官)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在执行过程中,相权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内向外。 3.全面相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 (1)主动作用: 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多民族国
3、家的统一和巩固。 国家可以组织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沟通、发展,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旺盛。 (2)消极影响: 政治上:君主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这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受到压制和打击。 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建力,阻碍了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是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缘由。 秦朝 (创立) 皇帝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
4、史大夫、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详细事务 西汉 (发展) 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建立“中朝”,减弱相权 隋唐 (完善) 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从而分散相权;尚书省下设六部,详细执行国家事务;保证了皇权独尊 宋朝 (加强) 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分管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 元朝 (加强) 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 明朝 (强化) 明太祖废除丞相,设置殿阁高校士帮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内阁高校士起先参加军国大事的商讨 清朝 (强化) 清初军国大事
5、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康熙时,设置南书房;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考点2地方体制从“天下共主”到日益强化的中心集权制度 时期 发展历程 思维深化 周代 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 1.汉至元中心对地方管辖的特点 (1)分化事权,相互牵制,如北宋文官知州通判制。 (2)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如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3)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如汉朝设刺史,北宋设通判。 (4)中心干脆掌控地方的部分权力,如北宋将地方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收归中心。 (5)实行一些特别的管理制度,如汉武帝的“推恩令”。 2.中国古代中心加强对地方管理演化趋势 (1)
6、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心行政任命的改变,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 (2)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反映了地方管理方式由中心垂直管理向中心派驻管理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地方权力日渐减弱,中心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3.地方行政制度演化的特点 (1)随着中心集权的逐步加强,中心对地方的限制也逐步加强。 (2)地方下级官吏必需听从上级,地方听从中心,最终听命于君主,难以发挥地方的自主性。 (3)中心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 秦朝 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中心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限制,奠定了中国
7、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汉朝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行“推恩令”,设置刺史。封国制导致“七国之乱”,“推恩令”加强了中心集权 唐朝 中期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峻减弱了中心集权 宋朝 文官知州通判制:由文官任地方长官,通判监督,将兵权、财权、行政权收归中心。这一举措变更了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心集权。从宋代后,中心确立了对地方的优势 元朝 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心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心集权 明朝 废行省,设三司,将地方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心 考点3选官制度从贵族政治到影响深远的科举取士 时期 发展历程 演化趋势 思维深化 夏、商、西周 起先:夏商时期 衰落
8、:春秋战国时期 世官制 (1)内容: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2)影响:推动了奴隶社会的发展 从选拔形式上看一般都是经验从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的组织程序,从地方到中心。从选拔标准来看经验了从重品德到重门第再到重才学的过程。标准逐步统一。从本质上看选官制度成为加强统治、强化皇权的重要手段。 全面相识科举制 1.围绕一个核心:维护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心集权。 2.突出两个特点: (1)人才择优原则。 (2)制度化、专业化原则。 3.体现三个趋势: (1)选官标准由注意家世门第渐渐发展到注意才学。 (2)选拔方式由推选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 (3)选拔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允、公
9、开、客观的原则。 4.产生多方面影响: (1)对中国: 政治上,拓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范围,打破了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加强了中心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 思想上,科举考试大都以儒学经典作为考查内容,巩固了儒学的独尊地位,统一了士人的思想。 文化上,科举考试推动了教化的发展,培育了大批文学巨匠,这是唐诗、宋词旺盛的重要缘由。 价值观上,有利于士人群体形成勇于追求上进、实现价值、入世有为的人生价值观取向。 (2)对世界:古代东亚的日本、朝鲜均曾效法中国实行科举制;近代的欧美文官制度也来自中国的科举制度。 战国、秦朝和汉初 起先:战国 发展:秦朝 衰落:汉初 军功爵制 (1)内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
10、位,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 (2)影响:有利于国家选拔军事人才,满意了国家统一的社会需求 两汉 起先:西汉 衰落:东汉末年 察举制 (1)内容:官吏察访适合的人才向中心举荐,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心驾驭 (2)影响:在实行之初,按人口比例举“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供应了参政机会 魏晋南北朝 创始:曹魏 发展:两晋 衰落: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1)内容:中心选择德才兼备的官员兼任原籍中正官,查访本州士人,然后依据品德、门第等将士人评列九品,作为中心选官的依据 (2)影响:推行初期,评判人才综合考虑门第和才能,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后期,看重门第,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
11、 隋、唐、宋、明、清 产生:隋 确定:唐 发展:北宋 衰落:明清 科举制 (1)内容:废除九品中正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2)影响: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养;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心,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典型例题】 一、选择题 1.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公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今“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 ) A.天子权力起先减弱 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D.分封制受到冲击 答案D 【解析】学生应留意
12、关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作为诸侯,郑庄公的种.种行径:“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说明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已被破坏,故选D项。A项错在“起先”;B项“彻底”的表述过于肯定;材料主要体现的不是宗法制,C项不符合题意。 2.国语鲁语上说:“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采纳之节,其间无由荒怠。”这表明( ) A.诸侯五年朝觐周王四次 B.诸侯应向周王申报财产 C.分封制具有制度性保障 D.分封制以礼乐制为基础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精确理解材料的意思。材料大意是:先王为诸侯立下制度,规定
13、诸侯每五年要派使臣觐见天子四次,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一次;事毕就集中在一起讲习礼仪,用以厘正爵位的尊卑,遵循长幼的次序,讲求上下的法度,确定纳贡的标准,在这期间不能缺席或怠慢。据此可知,A项错误,诸侯每五年朝见天子一次;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诸侯应向周王申报财产;C项符合材料意思;D项错误,分封制以礼乐制为维系统治的工具,而非基础。 3.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列强”的做法( ) A.加强了中心集权 B.维护了宗法制度 C.导致分封制崩溃 D.促使礼崩乐坏 答案B
14、 【解析】中心集权强调中心对地方的限制,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毋易树子”意思是要立嫡长子为接班人,“毋以妾为妻”意思是妻子是正统,两者皆强调不要违反宗法制,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分封制的内容,故C项错误;“列强”的做法维护了宗法制度,不能体现促使礼崩乐坏,故D项错误。 4.汉代以秩六百石刺史监察二千石郡守;唐代以八品监察御史巡按郡县、察六部(县令从七品,六部尚书正三品);明代十三道监察御史仅为七品。以上材料表明( ) A.君主专制制度日趋完善 B.古代监察有“以小驭大”的特征 C.古代监察体系日趋制度化 D.古代的监察制度促进了吏治的发展 答案B 【解析】解读题干材料可看出,汉、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古代 中国 政治制度 复习 练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