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意识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_省略_以_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_一课为例_何振华.docx
《基于历史意识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_省略_以_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_一课为例_何振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历史意识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_省略_以_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_一课为例_何振华.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32卷第 8期 2016年 8月 Vo 1. 32 No. 8 August 2016 见 代 中 “ 、 f表 t Moder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学科探宄 DOI10. 16165/j. cnki. 22-1096/g4. 2016. 08. 016 基于历史龍 _鮮補讀养培育 以 “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 一课为例 何振华 (湖州市第二中学,浙江湖州 313000) 摘要 历史意识是连接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也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一个重要切入 点。在分析了历史意识与政治课教学的关系基础上 .提出了客观呈现史实、辩证分
2、析史实、历史照亮未来、以历史 为借鉴等四个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历史意识;政治生活;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 633. 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1.177(2016)08-0062-01 对于教学,我们需要开启一种大文科的宏观眼界,也需要有一种跨学科融合的意识。在高中阶段, 历史意识是连接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笔者认为,在回望和反思历史中养成历史意识,是引导学生更好地审视当下,规划未来,进而培育政治学 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历史意识与政治课教学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徐兆仁教授认为历史意识
3、是指人们在历史认知基础上凝聚、升华而成的经 验性心理、思维、观念和精神状态。在教学中关注历史意识的养成,就是从促进人的成长角度考察政治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层次来厘清历史意 识与政治课教学的关系。 1. 历史意识注重以发展观审视社会现实 从横向上看,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与人、人 群与人群、文明与文明之间的交往史。随着教育的发 展,人们的历史意识主要在学习交流和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个人的历史意识也不仅仅是个人面对历 史的一种心理、思维、观念和精神状态,更重要的是特定群体对于历史发展的一种社会性反应,对共同历 史的探寻是强化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
4、提升政治认同的重要途径。 从纵向上看,我们总是生活在历史的进程中,任何个体都是作为历史中的人而存在的。历史意识是 指导我们能够跨越特定时空探察人生、社会和世界,审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种思维观念与方法。政 治课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对历史保持 “ 温情和敬 意 ” ,任何一种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都离不开历史的 特定情境,其本身也是历史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或组成部分,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自觉地引导学生以历 史的眼光、比较的方法去审视、分析和体会现有制度的形成、发展,才能促进学生对于我国现行的制度逐 步养成 “ 认同与理解 ”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学以理性之精 神始
5、终将每一代人的成长置于历史的维度上进行考量,将个体生命的成长置于民族、国家乃至于人类文 收稿日期 2016-03-01 作者简介 何振华 ( 19 S1 ), 男,浙江湖州人 , 中学高级教师 明历史的宏观背景下,以培养真正的社会历史中的人。 1. 历史意识服务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 力。这些素养是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为儿童和成人过上有责任感和成功的生活所需要,也为社会应对当 前和未来技术变革和全球化挑战所需要。分学段、分学科建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此轮课程标准 修订的重点。从最新讨论的结果来看,高中政治学科核
6、心素养初步确定为 “ 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 识、公共 参与 ” 四个方面,这将从 “ 立德树人 ” 和 “ 育人为本 ” 的高度重新明确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使命。 笔者认为,政治课教学需要将理论层面的素养进行细化、分解和调整,具象为教师可具体实施和教 学的内容。而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批判性认知,拓展学生观察世界与人生的视界,使学科核心 素养浸润学生心灵,是政治教学中无法回避的命题。一方面,今天国家公共生活中的各种制度、政策本 身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着的过程,而历史知识正可以作为解读政治现象的原 因和依据;另一方面,古今中外的各种政治现象既有相似之处,又各 有其特
7、点,历史素材可以作为当前某 些政治现象的类比材料,通过比较异同使学生理解我国现行制度的合理性及其与国情的适切性,这有助 于进一步增强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政治课教学应该帮助学生以唯物史观理性认识和科学分析各种纷繁复杂的历 史现象,指引其建构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并在比较、分析、判断中增进对我国现行社会制度的理解和 认同,强化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激活公共参与的热情。 二、基于历史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策略 笔者以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综合探究 “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 一课的教学为例,分析基于历史意识 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策略。 “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 的教学内容,是对当代国
8、际关系和中国发展道路的思考和分析,笔者认为可 以从客观呈现史实、辩证分析史实、以历史为借鉴、历史照亮未来等四个维度来落实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的培育,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眼光、忧患意识、世界视野和未来担当。 1.客观呈现史实,以理性精神破除旁观者心态 史实,即历史事实。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所有 “ 现在的事态 ” ,都是其有不同起源和节奏的运动复 合体,今天的世 界既始于昨天、前天,也始于遥远的过去。以往的教学大多关注教学目标在横向的社会 大背景下的解读和落实,而较少从历史角度对社会生活做纵向的探究。中学生受到自身实践经验、知识 水平、思维能力、信息储量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中往往也无法全面客观地认识和
9、评价过去的事物。在 宏大而遥远的时空背景下,学生还容易产生一种 “ 旁观者 ” 的茫然心态,这显然不利于其提升认识历史、 继承历史、创造历史的意识和能力。 笔者以为,教学首先要调动学生的课前历史知识储备,用更多的有效素材、从更全面的观察角度考 证历史材料的客观性;其次要在史实与 学生的生活、情感之间架设桥梁,使学生学习时产生历史 “ 带入 感 ” ;再次是以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逻辑顺序架构史学材料还原历史真相,形成观察历史的新视 角;最后还要通过基于史实的教学对话,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历史材料,形成对过去事物的整体感悟。 在分析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时,笔者整合设计了 “ 叩问历史 ”
10、的教学情境,营造了一种历史 的 “ 在场感 ” 。 探究一(叩问历史 ): 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教授认为中国近代历史进程是由一个更加强大的外来社会的 入侵所推动的,这种理论被称为 “ 外部冲击一中国反应 ” 模式。 时期 外部冲击(重大历史事件) 自身反应(中国国内的变革) 1840 1949 (1 )近代中国社会面临了哪些外部冲击?中国自身又做出哪些反应? (2 )近代中国受到的冲击主要来自哪些国家?他们的行为给国际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3)回顾这段历史,对我们思考今天中国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启示? 历史教育专家于友西认为 “ 历史意识 ” 的内涵包括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等历史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历史 意识 政治 学科 核心 素养 省略 中国 和平 发展 道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