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上海卷化学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doc
《2016年高考上海卷化学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高考上海卷化学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小学教育() 教案学案课件试题全册打包1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三元轴烯()与苯A均为芳香烃 B互为同素异形体C互为同系物 D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轴烯与苯分子式都是C6H6,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选项D正确。【考点定位】考查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概念。【名师点睛】有机物的概念是历年考试的主要考点之一,主要包括有机物的分类、有机反应类型、“四同”(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位素)等知识点。有机物所属类别主要由官能团决定,芳香烃是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的烃类物质。同位素是同种元素的不同种核素间的互称,是针对原子而言;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组成
2、的不同种单质的互称,是针对单质而言;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CH2”原子团的有机物的互称;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的互称。“四同”往往结合在一起考查,有机物的相关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便可顺利解答,一般题目难度不大。2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海带提碘 B氯碱工业C氨碱法制碱 D海水提溴来源:Z|xx|k.Com【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海带提碘是将KI变为I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氯碱工业是由NaCl的水溶液在通电时反应产生NaOH、Cl2、H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C氨碱法制取碱
3、的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海水提溴是由溴元素的化合物变为溴元素的单质,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故选项C正确。【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名师点睛】氧化还原反应是历年高考必考知识点之一,重点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等。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是解答的关键,还原剂:失去(共用电子对偏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氧化产物;氧化剂:得到(共用电子对偏向)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还原产物。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和计算时依据“质量守恒”、“得
4、失电子守恒”便可解答,一般题目难度不大。3硼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AHBO2 BH2BO3 CH3BO3 DH2B4O7【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个,所以其最高化合价是+3,然后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可知,不可能是H2BO3(其中B元素化合价为+4价),故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考点定位】考查元素化合价判断及化学式书写。【名师点睛】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注意审题,“最高价”=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其次注意计算含氧酸中心原子化合价时H原子为+1价、O原子为-2价,且化合物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4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均与所含化学键的键能有关的
5、是ACaO与CO2 BNaCl与HCl CSiC与SiO2 DCl2与I2【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熔沸点高低的比较方法。【名师点睛】物质熔点高低取决于熔化过程中需要破坏的作用力的类型和大小,一般来说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主要原因是原子晶体和离子晶体融化时分别破坏共价键和离子键,键能越大熔点越高,且原子晶体中原子间由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需要破坏化学键数目一般要大于离子晶体;而分子晶体熔化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键能无关,且分子间作用力强弱远小于化学键。因此,本题换个角度考虑,实质是在考查晶体类型,即两种物质是原子晶体或离子晶体的选项符合题意。5烷烃的命名正确的是A4-
6、甲基-3-丙基戊烷 B3-异丙基己烷C2-甲基-3-丙基戊烷 D2-甲基-3-乙基己烷【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选择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最多的碳链为主链,共6个碳原子称为“己烷”;并从离支链较近的一端给主链的碳原子编号,可见2号碳原子上有1个甲基、3号碳原子上有1个乙基,所以该物质的名称是:2-甲基-3-乙基己烷,故选项D正确。【考点定位】考查烷烃的命名方法。【名师点睛】有机物的命名有习惯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考查重点是系统命名法。烷烃中没有官能团,系统命名法可概括为以下步骤:选主链称某烷、编号定支链、取代基写在前、标位置短线连、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对于烯烃、炔烃及其他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
7、命名时,选主链、给主链碳原子标序号时都要以官能团为主、其他与烷烃规则类似。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6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A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B0.1 mol/L 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CCH3COOH溶液与NaCO3反应生成CO2D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只能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B.该盐水溶液显碱性,由于NaOH是强碱,故可以证明乙酸是弱酸,正确;C.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但是不能证明其是弱酸,错误;D.可以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但是不
8、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考点定位】考查酸性强弱比较的实验方法。【名师点睛】强酸与弱酸的区别在于溶解于水时是否完全电离,弱酸只能部分发生电离、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以CH3COOH为例,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测定0.1 mol/L CH3COOH溶液pH,pH1,说明CH3COOH没有完全电离;将pH=1 CH3COOH溶液稀释100倍后测定3pH1,说明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且随着稀释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测定0.1 mol/L CH3COONa溶液的pH,pH7,说明CH3COONa是强碱弱酸盐,弱酸阴离子CH3COO水解使溶液呈碱性。7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同主
9、族,X、Y、Z同周期,其中只有X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ZWBW的含氧酸的酸性比Z的含氧酸的酸性强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若W与X原子序数差为5,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3W2【答案】A【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综合应用、原子半径比较方法。【名师点睛】本题属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综合应用题型,通常考查的重点是原子序数排在前20号的元素,依据题给信息准确推断元素种类是解题关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氧化性越强,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形成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还原性越强,置换酸(
10、或水)中的氢越容易,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减小,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增大,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8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A铜棒的质量 Bc(Zn2+)Cc(H+) Dc(SO42-)【答案】C【考点定位】考查原电池基本原理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名师点睛】原电池原理无论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都有着重要用途,尤其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也是历年高考必考知识
11、点之一。无论题型如何变化,如果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方程式,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原电池中,一般活泼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金属被氧化)、逐渐溶解(或质量减轻);不活泼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有金属析出(质量增加)或有气体放出;电子从负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回正极,电流方向正好相反;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及移动方向由电极反应决定。9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增强溶液漂白能力的是A碳酸钙粉末 B稀硫酸 C氯化钙溶液 D二氧化硫水溶液【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在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HClHClO,若反应使溶液中c(HClO)增大,则溶液的
12、漂白性会增强。A由于酸性HClH2CO3HClO,所以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会发生反应:2HCl+CaCO3=CaCl2+H2O+CO2,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导致c(HClO)增大,则溶液的漂白性会增强,正确;B若加入稀硫酸,使溶液中c(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C加入氯化钙溶液,不能发生反应,溶液的水对氯水起稀释作用,使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D加入二氧化硫的水溶液,电离产生氢离子,使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考点定位】考查氯水的性质。【名师点睛】氯水的成分及其性质是中学化学的重要考点,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下列关系:Cl2H2OH+ClHClO、HC
13、lOH+ClO、H2OH+OH,氯水中存在三分子:H2O、Cl2、HClO,四离子:H+、Cl、ClO、OH。所以,新制的氯水呈浅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属于混合物,其所含的多种微粒使氯水的化学性质表现出多重性。Cl2的强氧化性;HCl的酸性;HClO的强氧化性(漂白性等)、弱酸性;Cl的性质等。特别注意的是氯气和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HClO存在电离平衡,分析氯水的性质时要结合反应条件及平衡移动原理。10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属于吸热反应 B一定属于可逆反应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一定属于分解反应【答案】A【
14、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A该物质属于分解反应,一般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也有的分解反应如2H2O2=2H2O+O2是放热反应,错误;B根据图示可知有一部分反应物未参加反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正确;C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因此属于分解反应,正确。【考点定位】考查常见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名师点睛】化学试题的呈现方式形式多样,可采用文字、数据、图表、示意图等多种方式的融合,增加试题信息的广度,考查学生从不同呈现方式中提取有用信息、加工信息,并利用信息进行思考或推理的能力。这些信息蕴含着解决试题的重要
15、思路、数据和方法,如物质性质、物质形态、反应条件、反应产物、结构特征以及变化趋势等。这就要求考生通过“现场独立自学”的方式,从中概括抽象出新的知识或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同时与学过的知识相组合,形成较全面的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将这些知识体系进一步应用到新的知识情境中,从而解决问题。这种试题培养和考查了考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本题利用分子模型示意图考查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可逆反应、吸(放)热反应的区别与联系,注意示意图中隐藏的信息:反应前只有一种分子,反应后既有新生成的化合物分子,又有新生成的单质分子,还有未反应的反应物分子,结合各种反应类型的本质特征回答即可。11合成导电高分子
16、化合物PPV的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PV是聚苯乙炔 B该反应为缩聚反应CPPV与聚苯乙烯的最小结构单元组成相同 D1 mol 最多可与2 mol H2发生反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该物质不是聚苯乙炔,错误;B该反应除产生高分子化合物外,还有小分子生成,属于缩聚反应,正确;CPPV与聚苯乙烯的重复单元不相同,错误;D该物质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碳碳双键和苯环都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属于1 mol最多可以与5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错误。【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判断。【名师点睛】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是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两大
17、类基本反应,但这两类反应的定义是不同的,注意理解二者的区别。加聚反应是指由不饱和的单体通过加成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加聚反应中无小分子生成;而缩聚反应是指单体间相互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还生成小分子(如水、氨、氯化氢等)的反应。据此很容易判断出题目所给反应是缩聚反应。另外还要准确理解单体和高聚物结构式的关系,既能根据单体写出高聚物的结构式,又能根据高聚物的结构式推断出它的单体,比如题目中考查PPV和聚苯乙炔的结构有什么不同。不断重复的基本结构单元称为高聚物的链节,准确判断链节的前提还是要能够准确写出高聚物的结构式,比如本题中考查PPV和聚苯乙烯的链节是否相同。本题的答案D中,还要注意
18、苯环化学键的特殊性,虽然没有典型的碳碳双键,但苯环仍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2下列各组混合物,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两种试剂不能分离的是A氧化镁中混有氧化铝 B氯化铝溶液中混有氯化铁C氧化铁中混有二氧化硅 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分离方法。【名师点睛】把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的过程叫提纯;将相互混在一起的不同物质彼此分开而得到相应组分的各纯净物的过程叫分离。物质的分离就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将它们分离开来,所以这类题目的实质还是对物质性质的考查,只有熟练掌握了各物质的性质,特别是“与众不同的个性”,才能快速
19、准确的判断和解答。本题中涉及到镁、铝、铁、铜、硅等元素的化合物,重点考查了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13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氧化产物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若生成4.48 L HF,则转移0.8 mol电子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O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的+1价变为反应后的0价,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氧气是还原产物,错误;B在反应中O2F2中的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该物质是氧化剂,而H2S中的S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反应后变为SF6中的+6价,所以H2S是还原剂,
20、错误;C外界条件不明确,不能确定HF的物质的量,所以不能确定转移电子的数目,错误;D根据方程式可知还原剂H2S与氧化剂O2F2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4,正确;【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和简单计算。【名师点睛】本题主要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在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在反应中,氧化剂是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本身具有氧化性,反应后化合价降低,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还原剂是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本身具有还原性,反应后化合价升高,对应的产物为氧化产物。整个反应过程电子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一定记清各概念之间的关系: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年高 上海卷 化学试题 解析 精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