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家乡的元宵节风俗作文600字天津.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家乡的元宵节风俗作文600字天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家乡的元宵节风俗作文600字天津.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家乡的元宵节风俗作文600字天津 元宵节就是亲戚挚友从五湖四海赶来快乐地聚在一块儿,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结伴到街上观看人们实行的盛大的舞龙游行,观赏那夜空中的光芒耀眼的火树银花。下文是我为你细心编辑整理的家乡的元宵节风俗作文600字天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内容,请点击相关栏目查看,感谢! 家乡的元宵节风俗作文600字天津1 今日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上午九点,我们一家人在姨妈的引领下,来到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徐沟镇,观看民间文艺表演。 秧歌队伍扭过来了。这是一组全民“参战”的秧歌队伍。年龄最小的是幼儿园的小挚友,最大的是年过七旬的老人。音乐响起,演员舞动手中的绸子,踩着欢快
2、的鼓点,迈着秧歌步扭了起来,那气氛别提有多喧闹了!大家把目光聚焦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婆婆身上,她舞得是那么美丽,节奏感是那么明快,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接下来是舞龙。只听到过舞狮,没听过有舞龙,我们屏住呼吸,拭目以待。随着播音员的生动讲解,由人群编织成的两条活生生的金龙出场了,彩球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晃动,巨龙跟着上下翻腾,不停地变换阵势。最终,两束电子火花从龙嘴喷出,博得了人们的声声喝彩。“二龙戏珠”节目真绝! 最终出场的素有“空中芭蕾”之美誉的背铁棍表演把演出带向了高潮。只见穿着明丽的小女孩在“空中舞蹈”,她们个个头戴珠花,身穿长衫,桃色的腮红衬得肉嘟嘟的小脸愈加可爱。随着锣鼓的节拍,她们挥
3、动双手,抖动着长衫。姨妈告知我:“徐沟背棍,不说不唱,只以锣鼓、音乐、舞蹈、动作传情达意,又被称为无言的戏剧。背棍在内容上取材于民间传闻、戏曲故事及现实生活,一根棍反映一出戏和一个故事;一支彩枝悬挂一人,一根弓弦站立一人上下一体,同歌同舞。”上阵父子兵,一个小男孩和爸爸表演的是“马马棍”。小男孩身披红色斗篷,手持蓝色马鞭,俨然一个飒爽小骑手。这个“马马棍”还有个小机关:小男孩和爸爸通过一个活动的铁棍连在一起,这个铁棍隐藏在爸爸手上马儿的身体内。当爸爸用力托举时,小男孩可以很快实现由坐到立,站在马背上,整个动作瞬间完成,连贯、精妙,引得现场观众称赞不已。接着又来了铁棍,所谓铁棍就是八个大人扛一个
4、台子,台子上站三个穿着戏服的小孩,这个舞台,纵横不过四尺,高不过三尺,却舞出一片独特天地。妈妈对我说:“上背棍的娃娃们都要经过选拔,不仅要选长相、身材,还要选毅力。这些孩子早晨四点就起先化妆了,这么冷的天,穿件单薄的戏衣为大家表演,真不简单。”我被孩子们的执着精神所打动。 时间过得真快,转瞬中午十二点了,我们足足大饱眼福两个半小时。节目已经结束,我却恋恋不舍。姨娘说:“徐沟是个民俗文化很浓的大镇,元宵节庆典每年都要搞,而且一年更比一年好。” 家乡的元宵节风俗作文600字天津2 “正月十五闹元宵”,每年春节过后的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元宵节,又叫“灯节”和“上元节”,是中国自古以来就在民间流传的另
5、一个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佳节。 元宵节起源于西汉王朝。相传汉惠帝死后飞扬跋扈的吕后篡权,任用了大量吕氏亲信,宦官当权。吕后死后,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在老忠臣帮助下登基,博采众议,在正月十五这天,一举扫除了诸吕残余势力。因古代“夜”与“宵”同义。正月又叫“元月”,为了纪念正月十五这一天,汉文帝就将此日定为“元宵节”。从今,经隋至唐,到唐玄宗李隆基时,为显示大唐兴盛,国泰民安,逐沿用旧俗,每到“元宵节”这天,张灯结彩,庆祝狂欢,“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使这一节日更加兴盛。 节日期间,灯月交辉,游人如织,正如唐代诗人张说所描绘的:“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
6、鸡踏莲花万岁春”。李商隐的诗曰:“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描绘了当时观灯时车水马龙的宏大场面。流传到宋代,在元宵之夜悬灯快乐的规模更加盛况空前,花灯的装饰造型也更精致,灯节带给人们更多快乐,更多光明。诗人苏东坡有诗云:“灯光家之有,笙歌处之楼”;大词人辛弃疾也曾有闻名词作:“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些诗词描绘了当时元宵佳节满城花灯齐放,夜以继日,歌舞笙乐的壮丽场面。到了清代,据京都风俗志记载:清代太平年间每年元宵节都是:“通街委巷,灯光星布珠悬,皎如白昼”,“王孙贵客、士女儿童,倾城出游,谓之逛灯”,由此可见元宵节观灯的喧闹
7、场面。 到近代,这一习俗代代流传,至今仍经久不衰。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在门前和屋内悬挂彩灯、大红灯笼,全家团聚,围坐一起,观花赏灯吃元宵,象征着“团聚美满,丰收和谐”,同时这一天还标记着是春节快乐的最终一幕,热喧闹闹过完了“元宵节”,才算是真正过完了春节。 宋代诗人欧阳修诗曰:“去年元宵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说明在这灯好月明人团聚的喜庆佳节里,亲朋好友相约团聚,早已是民间庆春节的重要习俗。假如在团聚时捧去一把鲜花,携带上一个花篮,让漂亮娇艳的鲜花送来一个祥瑞华蜜的快乐好运,会给挚友相聚增加无比快乐的心情,这时应当选用寓意团团美美、如意祥瑞的花材,如火红的火鹤花、满枝悬挂形似红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家乡 元宵节 风俗 作文 600 天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