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必修三知识点.docx
《2022年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必修三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必修三知识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必修三知识点 中学生物,可以说是驾驭了中学生物教材就是取得了一半的胜利。中学生物,可以说是驾驭了中学生物教材就是取得了一半的胜利。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2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必修三学问点 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其中细胞内液占2/3。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血细胞干脆生活的环境是血浆;体内绝大多数细胞干脆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 3.内环境不仅是细胞生存的干脆环境,而且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正常机体通过调整作用,使各种器官、系
2、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5.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生理盐水的浓度是 0.9% 的NaCl。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由K+维持。 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整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 7.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种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神经调整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放射弧,反射弧通常会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9.兴奋的产生:静息时,由于钠钾泵主动运输汲取K+排出Na+,使得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状态下,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此时为帮助扩散,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产生外负内正动作电位。 10.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的 1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向,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
4、突。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12.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限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13.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整,这就是激素调整。 14.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整该系统工作,这种调整方式叫做反馈调整。反馈调整是生命系统中特别普遍调整机制,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15.激素调整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16.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
5、激素。 17.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供应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是调整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18.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19.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清除和监控。 20.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卫作用。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其次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21.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其中B细胞主要靠生产抗体歼灭抗原,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T细
6、胞主要靠干脆接触靶细胞歼灭抗原,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2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留意其区分) 23.免疫学的应用:免疫治疗、免疫预防、器官移植。 24.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5.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整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整剂。 26.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7.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诞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28.种群的空间特征:匀称型、随机型、聚集型。 2
7、9.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等,描述、说明和预料种群数量的改变,经常须要建立数学模型。 30.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许多。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此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 31.探讨种群数量改变规律的意义:防治有害动物,爱护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挽救和复原濒危动物种群。 32.自然界中的确有类似细菌在志向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假如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大致呈“J”型。 33.种群经过肯定时间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 34.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状况下,肯定空间中所
8、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35.同一时间内聚集在肯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36.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重要特征。群落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竞争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37.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大都具有明显分层现象,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改变、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差异、光照强度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常呈 镶嵌分布。 38.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39.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40.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是指在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届 生物 第一轮 复习 必修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