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务人员职业防护PPT课件.ppt
《最新医务人员职业防护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医务人员职业防护PPT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进入夏天,少不了一个热字当头,电扇空调陆续登场,每逢此时,总会进入夏天,少不了一个热字当头,电扇空调陆续登场,每逢此时,总会想起那一把蒲扇。蒲扇,是记忆中的农村,夏季经常用的一件物品。记想起那一把蒲扇。蒲扇,是记忆中的农村,夏季经常用的一件物品。记忆中的故乡,每逢进入夏天,集市上最常见的便是蒲扇、凉席,不论男女老忆中的故乡,每逢进入夏天,集市上最常见的便是蒲扇、凉席,不论男女老少,个个手持一把,忽闪忽闪个不停,嘴里叨叨着少,个个手持一把,忽闪忽闪个不停,嘴里叨叨着“怎么这么热怎么这么热”,于是三,于是三五成群,聚在大树下,或站着,或随即坐在石头上,手持那把扇子,边唠嗑五成群,聚在大树下,或站着
2、,或随即坐在石头上,手持那把扇子,边唠嗑边乘凉。孩子们却在周围跑跑跳跳,热得满头大汗,不时听到边乘凉。孩子们却在周围跑跑跳跳,热得满头大汗,不时听到“强子,别跑强子,别跑了,快来我给你扇扇了,快来我给你扇扇”。孩子们才不听这一套,跑个没完,直到累气喘吁吁,。孩子们才不听这一套,跑个没完,直到累气喘吁吁,这才一跑一踮地围过了,这时母亲总是,好似生气的样子,边扇边训,这才一跑一踮地围过了,这时母亲总是,好似生气的样子,边扇边训,“你你看热的,跑什么?看热的,跑什么?”此时这把蒲扇,是那么凉快,那么的温馨幸福,有母亲此时这把蒲扇,是那么凉快,那么的温馨幸福,有母亲的味道!蒲扇是中国传统工艺品,在我国
3、已有三千年多年的历史。取材的味道!蒲扇是中国传统工艺品,在我国已有三千年多年的历史。取材于棕榈树,制作简单,方便携带,且蒲扇的表面光滑,因而,古人常会在上于棕榈树,制作简单,方便携带,且蒲扇的表面光滑,因而,古人常会在上面作画。古有棕扇、葵扇、蒲扇、蕉扇诸名,实即今日的蒲扇,江浙称之为面作画。古有棕扇、葵扇、蒲扇、蕉扇诸名,实即今日的蒲扇,江浙称之为芭蕉扇。六七十年代,人们最常用的就是这种,似圆非圆,轻巧又便宜的蒲芭蕉扇。六七十年代,人们最常用的就是这种,似圆非圆,轻巧又便宜的蒲扇。蒲扇流传至今,我的记忆中,它跨越了半个世纪,也走过了我们的扇。蒲扇流传至今,我的记忆中,它跨越了半个世纪,也走过
4、了我们的半个人生的轨迹,携带着特有的念想,一年年,一天天,流向长长的时间隧半个人生的轨迹,携带着特有的念想,一年年,一天天,流向长长的时间隧道,袅道,袅2医院是个具有多种潜在危险因素的工作环境。在我们工作的领域,每年有数百万的病人接受静脉输液等治疗,而我们,则是这项技术的执行者。在健康护理事业发展的今天,随着护理程序中有创性操作的增加,无形中也增加了由血液暴露引起的血液感染的机会。9l 在医务工作者有明确的职业性暴露后HIV的血清转阳或其他实验证据证明为职业性感染性的:46例为经皮的暴露,5例为黏膜和皮肤的暴露,2例为同时经皮和黏膜皮肤的暴露,1例为不明途径的暴露,49例暴露于实验室浓缩的病毒
5、中。上述医务工作者中有24例发展成为艾滋病患者。10l其实,自有医护工作之初,医护工作者便不经意的暴露于这些病原菌的威胁之下。而对HIV的重视,却迫使我们不得不在工作中对血源菌引起新的重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一些实例:l1.血源菌需通过皮肤或黏膜破裂才能进入血液从而引起感染。l2. 不同的血源菌引发感染所需要的数量有着很大的不同。11l研究表明:l 特定的环境决定感染的类型。医护人员被污染针头扎伤所致感染的类型取决与病人(感染源)所携带病菌的类型。l下面,我们再看一下临床常见的三种感染:HIVHIVHBVHBVlHCVHCVPlasmodiumPlasmodium12l乙型肝炎l 血液中病毒微
6、粒浓度取决于细菌的类型和患病状况,通常每毫升感染HIV血液中含有1100个病毒微粒。而一个感染HBV的病人每毫升血液中则有近一亿个病毒微粒。同时,对医护工作者而言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比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更大。某些血源菌,如HBV(乙肝病毒),可在体外存活数天,而HIV的病原菌则对外界环境比如热、空气等因素十分敏感,离开人体后便不能存活。13l在中国,有记录的就有17%的人感染乙肝病毒,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处于医院感染和社会感染性疾病的双重威胁下,如果它发生疾病则又可能将病毒传播给病人和其他医务人员以及家庭成员。从流行病学看,全球有3亿乙肝病毒带菌者,我国有1.3亿乙肝病毒带菌者,7.2亿人受过乙
7、肝病毒的感染。因此在接待每一位人员时,要有防护措施。美国疾病中心公布:1987年美国有12000医护工作者感染了HBV。迄今为止,大量的相关研究证明置身于血液暴露和感染利器风险中的医护人员有着更易感染HBV的职业风险。 14l研究证明,乙肝疫苗的接种是非常重要的。l研究证实:乙肝(HBV)感染率高于HIV55倍,高于HCV38倍,医务工作者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比普通百姓高5-6倍。其传播差异为,如果你被感染HBV血液的针头扎伤而未经免疫的话你感染的几率为6-30%;如果该病人乙肝e抗体呈阳性你感染的几率将会是27-43%,但是如果你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受感染的几率却只有0.29%。15l丙型
8、肝炎(HCV)l 丙肝病毒和乙肝病毒很相似,可以给从事接触人体血液和体液的人员带来职业危险。针刺损伤是职业性感染丙肝病毒的最常见原因。在一项调查中显示:111名接触被丙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针头的医护人员有4例呈现非甲非乙型感染。其中有三人HCV抗体呈阳性。这表明HCV的感染概率为2.7%,高于HIV低于HBV。16l 抗体实验表明,经常接触丙型肝炎患者有可能使医护人员感染HCV病毒。大约85%的丙肝病毒的感染者会发展慢性感染,患有慢性肝炎的人具有较高发生肝硬化和源发性肝癌的危险。丙型肝炎是美国目前实行肝脏移植的主要原因 。如西班牙一名麻醉师Maeso使217名病人感染了HCV。 17l艾滋病l 据
9、WHO公布的数据2002年全球有500万人可能被感染上HIV,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2002年,全球艾滋病毒感染的总数为4200万。预测,中国艾滋病将在2010年成为艾滋病流行的第二浪潮(印度、中国、俄国、尼日利亚等),第一浪潮是南非。此病已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因为针刺,刀割,喷溅入眼,鼻,嘴或皮肤接触而导致职业性暴露于HIV感染的血样而引起的HIV病毒感染已有报道。18l 因针刺或刀割而引起的感染最多。几率平均为0.3%;眼睛,鼻子或嘴暴露于被HIV污染的血液中而发生感染的危险几率平均为0.1%;皮肤暴露于被HIV污染的血液中而发生感染的危险几率估计不到0.1%。如果暴露的皮肤有破损,或者
10、接触的面积较大,接触的时间较长,则感染的几率会更大。19l二、职业危害风险的相关因素l一)、病人相关因素:l早期没治疗,晚期治疗无效。感染性强。l1、与HIV相关疾病的阶段:与重度感染HIV的患者接触,被感染的几率更大。l 2、血液中病毒的存在或浓度:病人体内的病原菌浓度受病人所接受的抗病毒治疗类型和用药剂量的影响。20l二)、刺伤的相关因素:l1、刺伤的深度:深度刺伤比浅度刺伤引起感染的可能性大。l2、接触的血量:大量的血液比少量的血液引起感染的可能性大。中空的针头污染的血量比解剖刀大得多。l3、器械的种类:针头、刀片、缝合针l4、时间的长短:刚注射完的带血液的针头,危害比放置后的带血液针头
11、大。21l三)、医护人员的相关因素:l1、安全教育:职业安全、预防刺伤。l2、预防接种:医务人员有无接种疫苗,接种疫苗的有效期,血液疫苗只有乙肝。l3、防护意识:有无职业安全防护意识。l4、接触频率:处置室、治疗室接触频率高。l5、安全用具:锐器,针头用后是否放入安全用具内。l6、防护措施:有无防护制度。22l三、美国研究及感染案例:l 美国每年大概有100万例发生针刺伤,其中80%针刺伤暴露在血液中,有2%感染HIV。据资料显示,美国每名护士在职业生涯中发生针刺伤几率为平均4.3次。医院中每年每100张床有33例尖锐物损伤发生。23l关于手套的研究l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手套的保护作用会减弱。
12、l一小时后13%的手套无保护功能,2小时后为27%,5小时后为57%。国际上提示戴双层手套。大量研究发现,双层手套比单层手套能够更好的提供保护。协和医院骨科手术现在基本都戴双层手套。l美国19872000年医务人员感染HIV情况24l57例医务人员感染艾滋病的分析l类别数量比例%针头/刀、刺伤4884.2皮肤58.8皮肤黏膜23.5原因不明23.525l57例的职业分布l护士42%,医生14%(外科8例),检验33%,其他11%l1988年出版了一份由各种器械造成针刺伤害概率的评估报告,共有326例事故,其中32例起源于静脉穿刺。注射器针刺事故发生比率为6.9/10万,静脉针刺事故发生比率为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医务人员 职业 防护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