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战争与和平5篇精选读后感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战争与和平5篇精选读后感汇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战争与和平5篇精选读后感汇总 斗争与和平这是一篇长篇小说,反映了从1805年到1820年间发生的重大事务。通过对四大家庭和各种人物的描写,呈现了俄国当时的状况和社会风貌。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斗争与和平阅读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斗争与和平阅读有感1 托氏的书最先接触的是复活,这实在是个错误。小学时喜爱读故事,大仲马堂吉诃德一类,突然接触到俄国冬天那股子阴冷,沉甸甸的道德枷锁人性呼唤还真是消化不能。从今把俄罗斯抛到脑后。 大一看安娜卡列尼娜,关于婚姻与家庭的巨著,却出乎意料地好读,也许是线索分明吧,两条并行安娜与列文。安娜的形象实在是光彩照人,不分男女也许都会心生仰慕。可是这份光
2、彩却在对沃伦斯基的情爱与对孩子的母性的无法平衡中渐渐磨尽,看着美妙走向毁灭,把烛光吹灭。 安娜太过美妙,相较之下,卡列宁与沃伦斯基都像是为安娜作陪衬而生的,都是那样的可憎,细细想来又觉得亦是常人。此外印象深刻的还有尼古拉的死,安娜与沃伦斯基私奔在外时探望的那个画家,以及唯美的滑冰那一段,还记得书中的插图。书中最爱的人物是列文,看的时候只觉得与自己的感情思想有诸多贴合之处,他与妻子(我竟然遗忘名字了)在小桌上以手书写心中所想之话的首字,实在是特别动人。 斗争与和平也许看了一个月,期间夹杂着别的书,今日早上最终把第四本还给图书馆了(虽然有点草草收场)。四卷本一本本从图书馆借来,特别有成就感。没有读
3、过别的译本,草婴先生的翻译读起来还是很舒适的,安娜的那部也是。另外上海文艺的这套精装整体做得都不错,字大看着不累,还有插图。 跟安娜比起来,斗争与和平实在是宏大太多。整体来说是四条线,安德烈,皮埃尔,保里斯,尼古拉,不过后来重点好像放在了前面二者身上,尤其是皮埃尔。此外,对各色人物的描写也是不厌其烦,一开场的舞会,安娜舍勒就是个让人难忘的人物(这应当算是扁平人物吧?);打仗泡妞赌博都有一手的陶洛霍夫,却偏被托翁添上了好儿子的身份,让人都来不及恨;恒久在那里漂亮着的海伦(这个名字是有意的?),最终的猝死却实在匆忙收笔。 写巨著必是大笔力,开合之间风云四起。这部书并非单一视角,而是时而透过娜塔莎的
4、眼睛,时而穿过皮埃尔的思想,时而站在彼得堡的贵族聚会上巡察,时而俯视大地上的拿破仑与沙皇众生,时而是客观描绘斗争画面,时而又作者主观争论连连。外国文学都喜爱心理描写,雨果是一节环境描写一节故事情节,托翁则似乎有憋不住的争论一样。他反对个人英雄主义,大力嘲讽拿破仑(那白胖的小手哟),对沙皇也不算客气,他认为所谓英雄们确定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其实他们是被宏大的历史推着走的,就算他们做出了确定,也不能很好的传达到最下面。对于一场斗争,他更强调士气,强调人民的力气,包括游击战之类斗争不是历史学家笔下的斗争,托尔斯泰认为他们只是写自己心中的斗争首先有一个结果真而捏造出一个缘由来。如何还原历史,什么才
5、是真实的历史?或许就是最平凡的。好比法军没有那么宏大,俄军也没有那么英勇,士兵们被赶到战场上,靠着士气作战,看着运气逃跑,然后出结果(但是老托的过于激烈让我觉得斗争在他看来有种双方稀里糊涂就结束的感觉,应当还是有主战人员的谋略等因素在里面的)当然老托的思想还有许多,除了他干脆发表的争论(这在越往后越明显,有说教之感,个人极不喜第四卷的最终结局),还借各位主角的思想转变有所表达。 说说各个主角。安德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躺在战场上仰视天空的画面以及最终的以死为醒,当然对娜塔莎的爱情也很亮眼,马车上的一瞥,舞会上自己给自己的赌约(她要是先去邀请的话就做我的妻子,嘿),以及最终临死前回来朴实的爱。很喜爱
6、这个人物,刚正笔挺,但是在现实中应当不怎么讨喜吧,笑。安德烈死后,娜塔莎与玛丽雅那种“极力让自己哀痛”的感觉也戳中了我,我们似乎都有这样自我粉饰的真诚。 皮埃尔则让人联想到俄罗斯胖胖的大熊,总想到他尴尬又虔诚地参与共济会的仪式,对娜塔莎激烈地说假如我没有结婚的话就会像您求婚,以及在战场上的天真和沦为俘虏后的思索,这个人说白了就是过惯了好日子的人须要来吃点苦,就明白生活的意义了。他最终娶到了娜塔莎,想起来就是眼睛闪闪亮、面上含着笑,然而婚后也变成了不修边幅、严管丈夫的妇人,不知道有没有老托自己的感慨呢。 尼古拉更多的时候以一个军人的形象出现,对斗争及沙皇经验了狂热到思索的过程(书里许多人起先都有
7、这种心理,见到皇帝热泪盈眶之类,后来有的变了有的没变),但这不是彻底的转化。对他印象较深的是他躲避家里的琐事、躲避索尼娅,沉醉在军队那种制度化的不须要思索的环境中,不知为何很有同感。打猎一段也很精彩,托尔斯泰本身很爱打猎。索尼娅始终是静默付出的形象,唯独在圣诞夜装扮狂欢那里,在不起眼的小女孩也闪闪发光了一把,想起来那夜的画面都是银白色的。另一位女性玛丽雅小姐某种意义上和索尼娅有共通之处,她们都是奉献型的女性。尤记得她与娜塔莎的友情改变过程,托翁对女人的心理驾驭的也很妙呢。 保里斯给我的印象就是野心,他对裘丽的求婚一段实在是令人拍案。保里斯的母亲公爵夫人(看过就忘啊)也是位精彩的人物,一开场就是
8、为了儿子的前途丢下脸面去托关系缠人的描写。但是和罗斯托夫伯爵夫人的友情却让人感叹。 书里死去的人许多,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第四卷里那个年轻人的死,彼嘉,他是罗斯托夫家的最小的生命、最新的希望,红红的脸、给大家分葡萄干、善待法国小鼓手、年轻人常有的多虑,就是这样一个青年。托翁描写他骑着马往战火激烈处冲,那是一种缓慢冷静的笔调,说着到庄园门口时一只手不再挥动,然后身子歪斜下去,再往前就摔倒在地,然后,印象最深的一句“一颗子弹穿过了他的脑袋”。读到这里是整颗心猛地凉了。再回读时还有点不信任。 总的来说,斗争与和平里有一种中青年人的朝气,包括托翁自己的。那种大篇的争论有时觉得挺拧巴,就是特别的自信想要表
9、达出来,像阿细说的,“强加给你”。也许是因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关系,俄罗斯文学呈现出很奇妙的一面,总觉得这个故事有点像中国的红楼梦之类的大家族风貌。有人说托氏是追求广度而忽视了深度,在这本书里也许有那么一点,每个人的转变稍显突兀了点。等到了安娜卡列尼娜里,就显得温润浑圆很多。复活则是老年人的深思吧。 原来想略微记录下的,结果絮絮叨叨又写了这么多,完全是临时所想,留给自个儿看吧。 斗争与和平阅读有感2 斗争与和平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经典作品,它以九十年头初的俄国为背景,以有剧烈的民族责任感的军人安德烈包尔康斯基公爵与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实力彼埃尔别素霍夫为两个主子公,描绘了斗争与和平交织
10、、残酷与温情并存的一幅幅画面。 书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角色便是安德烈。他的形象是典型的“英雄”,在保家卫国和安逸的公爵生活之中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就算在妻子难产而死后给他再来一次的机会,他肯定也会再次投身于斗争之中。他骨子里留的是从他父亲那里继承而来、永不磨灭的军人之魂。保家卫国便是士兵最大的荣耀,即使是死神在向他招手,他也并不觉得有所缺憾“是的,这就是死。我死了我醒了。是的,死便是觉醒。”犹如二战中当德军已经在用望远镜窥视莫斯科克林姆林宫的屋顶时,无畏的苏联士兵们却在进行红场阅兵。正是因为有这种看淡生死、以国家为最高使命的人去参与斗争,我们才能得到今日的和平。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
11、敬重。 而另一位主子公彼埃尔应当更贴近我们现代大部分年轻人。怀着爱国的热忱和对道德志向的追求,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对于自己的生活都难以处理。但彼埃尔却比我们更英勇、更实际、更会付出实际行动去为国家做贡献,他虽然以私生子的身份得到了父亲留下来的遗产而成为了千万富翁,却在国家面临危机时坚决果断地放弃了自己糟糕但衣食无忧的贵族生活,将自己全部的资产全部奉献给了国家。敢问有多少人在得到一笔巨款后还能保持本心、还能在习惯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后再回到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去?说实话,我觉得我自己也做不到。 而彼埃尔做的远不止这些,在变卖家产后,他还激励人民投入到斗争之中,并带头参军,为了国家的和平还牺牲自我去刺杀
12、拿破仑。他由始至终都没有因外界而变更自己的本心,无论是金钱的诱惑、婚姻的失败、上层社会的荒淫,亦或是军旅生活的困苦、敌人的虐待,他甚至在这种环境下不断地思索、反省,最终升华为最为宏大、全部时代的人们都共同追求的精神,就似乎他的口号一样好正义的人们,联合起来把,让我们只有一个 旗帜主动的美德。” 这本书如此吸引人的地方不止局限于它华丽而丰富的辞藻、生动而细腻的描写这些文字上的东西,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的它困难而跌宕起伏的剧情与思想。就拿安德烈来说,从他的家长里短,再到残酷的奥斯特里战场,再到丧妻之痛,与娜塔莎的热恋又使他重新振作,这些剧情引人入胜。作者“不根据常理出牌”使得这部作品剧情尤为精彩。
13、并且作者描写的画面并不单一。他描写的主要背景是上层社会的人们,不像同时代的一些作品一样全篇写“精英政治挽救世界”,斗争与和平中的平民百姓是个不行或缺的元素,而主角也有一些“不符合贵族身份”的行为,就像作者自己表示的一样:在斗争与和平里,我喜爱平民的思想。但即使作者喜爱平民百姓,但也不会像一些小说一样描写一个“废柴主角翻身成神”的故事,而是从上层社会的视角来体现平民的重要性,这便是作品的胜利之处。 最终,“虽然这个国家和这场斗争是由上层精英来引导的,但上层之所以能站这么高,高到能够到胜利,是因为下面有情愿为上层垫脚的平民百姓。”这就是我对这本书最深厚的思想的看法。 一个作品写出来必定是作者想要传
14、递给读者某种思想,而一百个人读同一个作品就会有一百种不同的思想。这也只是个人的看法,假如你自己去看看这本书就会有更深刻的体会也说不定。 斗争与和平阅读有感3 斗争与和平故事以1812年俄国卫国战役为中间,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严峻事务,包含奥斯特利茨大战、波罗底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拿破仑败退等。经过对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在战役与和平环境中的思维和举动的描绘,展示了其时俄国社会的面貌。 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上简直无人能与之比美的无穷作家。他的文学创作,不只数量众多,并且体裁丰厚,被誉为19世纪俄罗斯社会日子的百科全书,象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期俄罗斯社会日子的
15、全部对立和无穷的社会改变。 假如说当我手捧斗争与和平这本书时,是怀着敬重的心情的话,那么,当我读完斗争与和平这本书时,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安静。由于,在此之前,关于俄罗斯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斗争与和平,我已经听说不少,今日,当我完好地学习了斗争与和平这部小说后,对小说及其作者有了更深的了解。 领悟最深的是,这部小说人物形象非常明显、赋有特性。如安得烈性格内向,毅力坚决,有较强的社会活动实力;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践活动实力,更侧重于品德理想的寻求;女主子公娜塔莎则是个情感丰厚,生气勃勃,酷爱大自然,挨近公民,具有民族气质的女性。他们在保卫祖国的战役中得到了训练和生长,这几个首要人物形象
16、都具有较高的了解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以库拉金为代表的宫廷贵族的贪欲、虚伪和蜕化的特性,也被光秃秃地描写出来,并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斗争与和平以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在战役与和平年头里的日子为情节头绪,生动地展示了1805年至1820年间,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里茨的会战、法军侵略俄国、莫斯科大火、拿破仑戎行败退等一系列严峻历史事务,体现了兵士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力,讴歌了俄国人同仇敌慨精力和公民力气的无穷成功。场面壮美,构造明白,具有剧烈时代感。 我觉得,斗争与和平这样的小说,对我来说,虽然有点艰深而簇新,但经过这次学习,我对这样的世界名著有了起先的了解和学习愿望
17、。 斗争与和平阅读有感4 文学是一把通往学问殿堂的金钥匙,文学是一种富有奇妙力气的精神食粮,文学是一双可翱翔于碧蓝天波的隐形的翅膀,文学是一座比彩虹还美的七色调桥 我常泛舟在浩瀚的书的海洋里,领会到了书的无穷魅力。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的闻名作家,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富有自己的思索、感情。他的斗争与和平这一部名著,共分上下两册,主要记叙了拿破仑与亚历山大之间为争国土、输赢的长久斗争。在这部书中,托尔斯泰是有爱有恨的,他并不单单表示自己对哪一路人马的支持,他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记叙并争论着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也适时地做了一些指责,赞扬,或只是一些简洁的个人感受,但这所表现出来的令人激昂的感觉是极其巨大的
18、。 托尔斯泰在斗争与和平中,不仅描写了一个时代的转化过程,更添加了那个时代中人物的观念,拿破伦作 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所到之处无不受人们的热情欢迎和爱戴,但与之相同的是,亚历山大也受到了他的国民的支持,这些足以证明,一个时代的胜利或是灭亡,取决于这个时代的最高统治者的影响力。 记得托尔斯泰这样说过:“认为苹果之所以落下是因为细胞组织衰退分解的植物学家和那个认为苹果落下是因为他想吃而祈祷结果的树下小孩一样都是正确的。”这的确是一段极富寓意的话,假如将它与斗争联系在一起,我们不妨可以这样理解它:说拿破伦去莫斯科是他情愿去,他的毁灭是因为亚历山大希望他毁灭,这二者同样无法判定谁对谁错。 其实,这
19、历史上的每一个出名的人物,并不是因为他们本身的魅力而让人们记住的,而是由于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一件或几件让世人为之激昂或震撼的事务,所以人们才记住他们的。从历史角度来看,他们都是不能自已的,因为他们的全部行为都与历史的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早就注定的了,他们的自以为是通过世人允许而表现出来的。 斗争与和平这本书,给我们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敌对或友好的关系,展示了人性,它是本值得赏读的书! 斗争与和平阅读有感5 用人间的爱去爱,我们可以由爱转为恨;但神圣的爱不能变更。无论是死还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够破坏它,它是心灵的体质。题记 在拜读完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著作斗争与和平,我觉得列夫托尔斯泰不仅仅只是
20、一位作家,从书中我仿佛也看到他对军事、哲学、历史等也有高度的透彻,对他的宠爱与崇拜使我对这本家喻户晓的著作有点感想。 小说从1805年奥斯特利茨战役写到1821年俄国专制加强潜藏危机的时刻,以法国和俄国之间关系恶化,斗争不堪一击为主线。但内容并不全是以斗争为话题。故事的主子公青年公爵安德烈为了心中的信仰投身到“硝烟四起”的斗争中去,把怀孕的妻子交给父亲与妹妹玛丽亚照看,在军中担当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他期望这次斗争能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而主子公二彼埃尔,他是安德烈留学归来的好友,身份名贵,由于继承了伯爵身后的全部遗产,也是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居心叵测的监护人拉金公爵看上了彼埃尔的这一点,便
21、安排把相貌漂亮但品德不端的小姐爱仑嫁给了他。而同一时间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战败的安德烈不幸受了重伤,身心也受到重创的他只好静静养伤。另一边的新婚后的彼埃尔,在不久后就发觉妻子爱仑与好友多勃赫夫之间若有若无的暧昧关系,他为了卫护自己的名誉最终与爱仑分居,内心陷入了纠结当中,直到相识了互助会的领导后渐渐起先找到了新的信仰。而在战场上的安德烈回到家的那一晚,妻子正好产下一名男婴后逝世,这让安德烈忽然感到人生已走到终点,直到遇到活泼美丽,充溢生命力的年轻小姐娜塔莎,可父亲的剧烈反对,使得安德烈出国和娜塔莎无奈分开一年,娜塔莎最终奈不住孤独与爱仑的哥哥阿那托尔私奔。后直到1812年的一次斗争,娜塔看到了将
22、死的安德烈,她向他谢罪并热诚地照看他,可安德烈最终还是和死亡一起走了。彼埃尔化为农夫刺杀拿破仑却反被俘虏,其妻爱仑在这战火连连的环境下照旧放荡行为,最终因误服堕胎药而死。几番奋战后,俄国最取得成功。像每个故事完备结局一样,大家过上了华蜜美妙的生活。 斗争,充溢着杀戮,为了所信仰的去斗争,不去管生命的名贵。的确,斗争本就是丢失人性的最野蛮的行为,我记得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我倒下了么我只知道,我再也不用举着旗子奔跑再也不用为斗争而苦恼了”安德烈公爵静静地躺在地上。这就是斗争,我想也许没有人喜爱斗争吧,它不能与一切美妙的事物相提,战场不过是洒满鲜血的修罗场。帝王恒久是冷漠无情的,斗争在他们眼中不过是
23、事关国家利益和荣辱的“打架”。 我厌恶斗争,帝王恒久是历史的奴隶。但在斗争中我看到了俄国人民同仇敌忾,斗争,必定会有牺牲者,为了和平,他们甘愿为保卫国家、人民流血。书中也有多处描写在斗争这样的环境下,人丑陋的欲望是多么令人厌恶,像放荡的爱仑,示财权如命的拉金公爵,他们的时代终将过去,迎来的只会是和平。 和平的到来,是用铺满鲜血的花朵迎接,斗争不会恒久,因为正义存在。在这本书中,人间的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从生下的啼哭婴儿到白发老人的一生阶段,这本书中都无奇不有,斯特拉霍夫曾这样评价。我喜爱安德烈的单纯坚忍,娜塔莎的活泼和善,彼埃尔的温柔并不软弱他们都不完备,各有各的人性欲望,但上帝说,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殊喜爱他的芳香,或许他是被上帝咬得特殊多的苹果,所以,他是最被上帝所最爱的人。 结局,和平的年头真正来临,婚礼,生育,就像小尼古拉说的:我所能做的,只不过是令爱的人都感到华蜜。 第14页 共14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