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设计基本原理.doc





《公共建筑设计基本原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建筑设计基本原理.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共建筑设计原理2010.8绪论一、什么是建筑1、建筑的基本定义辞海筑造房屋、道路、桥梁、碑、塔等一切工程韦氏英文字典设计房屋与建造房屋的科学及行业; 构造的一种风格。是一门工程,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建筑必须建造起来而非仅仅是在纸上作业(paper architecture)的图面艺术。 是一门科学,因为建筑所涉及的居住行为、设计行为、材料及技术等等,一直受到相关科学发展的影响而持续前进。 是一个行业,建筑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是一个庞大的行业,仅就建筑设计,就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行业。 它有风格可言是一门艺术 葛罗塔住宅艾德蒙逊住宅2、狭义的建筑本质亚里士多德人类抵抗风雨的遮蔽物隆吉
2、“基本屋舍”(primitive hut )建筑的狭义本质是提供适合人类居住与活动的屋舍(空间) 美国亚利桑那州与墨西哥边境的天主教堂及前面的凉亭3、广义的建筑本质意大利Palmanova市镇设计美国华盛顿特区宾州大道上的西向广场 哈佛大学已婚学生宿舍 美国波特兰市公共服务大楼 奥利维提展览馆室内环境设计 家具与地毯的搭配 广义的建筑其实就是我们的环境,它是一个整体,一个环环相扣而且必须由小到大紧密配合的层次关系(hierarchy)。 二、建筑的分类1、建筑工业建筑 民用建筑 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 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 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公共
3、建筑的分类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餐饮建筑会展建筑博物馆建筑演出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宾馆建筑纪念建筑医疗建筑邮电建筑景观建筑综合建筑三、公共建筑的创作准则1、“建筑三要素”公元前一世纪 罗马建筑师 维特鲁威 建筑十书坚固、实用、美观 2、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建筑方针 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 3、我国当代建筑创作准则 创作准则环境功能(含安全)艺术(内外)技术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筑的目的在不损害远期发展的前提下满足现在要求支撑与制约条件环境 是指建设用地范围内外及其所处城市对所设计的建筑具有影响的诸因素,包括自然的、社会的。 自然因素:如用地附近的生态、地形地貌、地质、地下水、地下状态,
4、当地气候、地理、自然灾害(洪水、地震、风雪、泥石流、滑坡)等等。 社会因素(文脉):如当地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城镇特点、文物古迹等等。 主要是指人们对建筑内部空间的使用要求与安全要求,概括的说是要满足人们对建筑的物质(生理)要求,这是建筑的主要目的。功能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病房楼A方案 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病房楼B方案 艺术(内外)是指满足人们对建筑内外及其环境的精神(心理)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及其环境的精神要求已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不但要求“美观”,而且还上升到“意境”的层次。技术是指建筑设计所涉及的技术是否可行及是否合理经济是指营造本项目(含环境)的投资合理使用及允许条件。技
5、术、经济可持续发展 就一般建筑项目而言,就是在设计中要注意建设用地和所在城市的未来长期发展的需要与再生,是在不损害远期及后代人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满足本项目现在的需要。小结: 建筑创作六准则的六项要求在每个不同的设计项目中的比重是不同的,应按工程所处环境及性质灵活掌握. 建筑创作六准则“知易行难”,全面落实于设计中难度更大。因为这不但有建筑师的认识问题,还有对问题轻重取舍的判断问题;不但设计建筑师本人的功力水平问题,还涉及外部诸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问题。四、公共建筑的建设流程用地审批委托设计院设计图纸审批图纸交付施工单位施工 可行性研究(较大工程项目)规划设计(非单体建筑)方案设计(也称初步设计)扩
6、初设计(有时可省略)施工图设计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本章的研究范围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场地设计 如何在场地内合理组织各个要素,以使得场地中交通流畅,各种人、车流线组织合理,并体现出一定的设计意图和艺术构思,同时与场地外的人为环境和自然环境取得良好的协调关系。 用地红线第一节: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建筑群体、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等 一、建筑或建筑群体1、在场地中的地位 一般公共建筑室外环境空间的构成,主要是依据建筑或建筑群体的组合。2、场地设计的流程3、建筑布局基本原则(1)公共建筑的人流密集复杂,建筑的主入口一侧不能紧靠场地边界(用地红线),建
7、筑与场地边界必须留有一定距离,形成一定规模的室外疏散空间。 (2)在场地中布置建筑或建筑群时,应体现出一定的设计意图和艺术构思。 一般情况下,表现严肃、庄严、肃穆、稳重、雄伟等主题,常将建筑群呈对称布局,从而在室外空间中形成一条中轴线。 表现亲切、自然、活泼、灵动等主题,常将建筑群呈自由式布局。 例1:天安门广场例2:某公共建筑群体组合例3:圣马可广场例4:住区诊所设计二、场地和道路1、集散广场2、活动场地3、停车场所4、服务型院落1、集散广场(1)位置 一般在场地的主要出入口和建筑的主要出入口之间 (2)作用 缓冲大量的人、车流量。(3)面积大小 根据公共建筑的性质、规模、体量、造型和所处的
8、地段情况确定。(4)设计要点广场中要有车行道和人行通道,二者尽量不混行。 道路要有明确的引导性,目标明确。 广场中除硬地、道路之外,应有必要的绿化景观。 例1:海口汽车站 例2:首都宾馆总体环境布置图 ()常见的特殊情况形式 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口处,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意义 避免主体建筑出入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 有利于干道转角处车辆转弯时的视线要求 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例:某公建环境布置图 2、活动场地设计原则 活动场地应靠近主体建筑主要部位(如体育馆的比赛大厅、幼儿园的活动室等)的出入口附近。 活动场地要与建筑密切配合,还应充分利用道
9、路、绿地、建筑小品、围墙等。 例1:幼儿园场地布置 例:体育馆场地布置 3、停车场所(1)分类停车场(位 )停车库 地下停车库 立体停车(空中停车) 机械停车 ()停车场(位)的布置原则在不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和艺术性的原则下,尽量设在方便易找的部位 ()尺寸单个停车位:3m5m单个停车库:4m6m小型车的转弯半径:6m()自行车停车顺应人流来向且靠近建筑附近的部位。大型自行车停车场和机动车停车场应分别设置,不能交叉。每个车位按1.51.8平方米计算。自行车停放宜分段设置,每段长度1520m,每段应设个出入口,其宽度不小于3m。、服务性院落布置原则 为了出入方便,要设置单独出入口。为保持主
10、体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的完整性,要布置在比较隐蔽的位置。例1:幼儿园场地布置 三、绿地1、意义()美化环境,为使用者提供心理的舒适。 ()与建筑、广场道路等要素结合,共同实现设计意图。 ()改善空气质量。 、形式()表现严谨对称、肃穆庄重的气氛时,树木一般采用行列式布局,水池、柱廊以及建筑小品采用规整式布局,突出场地磅礴之势。 ()表现轻松随意、亲切宜人的气氛时,一般采用小巧的庭院,树木呈自由式组团布局,水池、假山蜿蜒曲折,亭子等建筑小品点缀其中。 四、场地出入口1、意义 连接场地与城市道路区分依据: 、分类主要出入口次要出入口 根据进入场地使用场地内建筑的人是否是建筑的主要服务人群。 、位置的选
11、取(1)场地主要出入口一般应安排在场地中迎向主要人流来向的位置。 (3)当场地在几个方向上都有相临的干道时,将场地的主要出入口开在人流量大的干道上,其它的干道上开次要出入口。 (2)场地主要出入口一般应安排在场地所临的干道上,并与主体建筑的出入口有比较方便的联系。 (4)场地机动车出入口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不应小于70m。 、形式 开敞式 封闭式第二节: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一、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明 计成 园冶 任何建筑不应损害原有环境(含自然与人为),这已成为建筑设计的一条准则,并为人们所共识。任何建筑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衬托,必将降低建筑本体的艺术效果与形象。任
12、何建筑如果脱离其所处的环境,必将成为一座孤立的单体而缺乏生机。建筑与环境协调,创造更优美的新环境,这是建筑创作的准则之一。二、环境的概念与分类1、概念环境是由自然、社会、城乡、建筑、景观、人文等构成的相互依存的大系统。 环境包括所设计建筑周围的从宏观到微观的自然、地理、社会、历史、城乡、建筑等诸元素。 2、分类(1)按类别:a、自然环境b、人为环境c、自然与人为共存的环境建筑环境 地域文脉 自然地理 建筑文脉 历史文化(2)按层次a、宏观环境b、中观环境c、微观环境三、合理的总体空间布局的意义1、合理的总体布局,是取得紧凑的空间组合、良好的通风采光、适宜的日照朝向以及方便的交通联系等的必要基础
13、。 2、合理的总体布局,能够使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作到因地制宜、关系紧凑,从而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3、合理的总体布局,能够比较妥善的处理个体与整体在体量、空间、造型等方面的良好关系,使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协调,既能为建筑创造优美的气氛,还能起到美化与丰富城市面貌的作用,这在建筑环境艺术问题上,也是不容忽视的。 四、室外空间环境设计利用环境 改造环境 创造环境 1、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1)含义 通常所说在设计中要充分利用环境中的固有特色,是指以全局的观念,提炼空间环境的有利因素,充分为当今的建筑创作服务,也就是我国古代造园学说中的“因”与“借”的辨证关系。 (2)两种倾向 只强调客观的“因”而
14、忽视主观的“借”,在环境设计中听任自然条件的支配,必然使总体布局陷入僵化呆板的地步。 忽视客观的“因”,即自然景观中的有利因素,追求脱离环境氛围随心所欲的所谓“设计意图”,就会使室外环境的空间组合产生矫揉造作、故弄玄虚的不良后果。 绿岛餐厅地形图 在充分考虑公共建筑本身的基础上,运用周围自然环境景观的特点,使室外环境的空间组合达到水乳交融,有机联系的境界。 正确的途径北京和平宾馆广州东方宾馆(3)建筑与地段环境 在室外空间环境布局设计中,一般说应当以建筑为主,地段环境为辅,即环境布置起烘托作用。 主体建筑本身就是室外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常可形成室外环境中的重点。 广西桂林月牙楼 建筑
15、与室外空间环境的关系,不仅仅是利用环境的关系,而是室外空间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可以是带动全局的构图中心。 苏州拙政园 (4)环境设计与地段周边情况 在考虑室外环境的空间组合时,应对地段周围的规划、道路及建筑等情况作出周密的分析,才能因地制宜的做好总体布局设计。天津贵州路中学总体布局 2、依照构思意图创造环境 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充分发挥其中固有的景观特色,使环境的意趣能够为总体布局的设计意图服务。 原来固有的环境条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甚至与设计意图相矛盾,这时就应该在保留有利因素的基础上,着力改造原有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以适应环境设计的需要。 北京故宫总
16、体布局图 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德国馆 天津水上公园茶室 A营业厅B冷饮室C亭子D茶室五、小结1、建筑室外的具体环境条件,既有制约的一面,也有可创新的一面。 2、设计时,从整体布局出发,利用有利因素、排除不利因素,根据需要改造环境甚至创造环境,以满足设计创意的需求,使室外空间环境更臻于完美。 3、“画有法,画无定法。” 第三节:群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组合一、建筑单体1、集中式2、分散式3、混合式二、建筑单体形式的确定依据1、建筑功能(使用性质)2、建筑规模3、创作理念4、地形条件等因素苏州博物馆 古根海姆展览馆 三、群体建筑空间组合形式1、单体建筑采用分散式或混合式布局2、以若干单体建筑组成各种形式的
17、组团或中心 四、建筑单体分散布局1、医院(1)功能分区 医疗区 医技区(兼教学、科研区) 后勤供应区门诊部 急诊或急救中心 住院部 (2)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病房楼 医技楼 门诊楼2、交通建筑(1)分类 客运站 货运站 客货运站 (2)重庆南坪站 (3)淮安站3、游览性质的公共建筑 (1)苏州网狮园 (2)原则 灵活多变、自由得体、变化中求统一。 防止松散,应以紧凑的空间布局与优美的艺术气氛,作为设计的探索与追求的目标。 五、以若干单体建筑组成各种形式的组团或中心 1、商业中心2、体育建筑3、博览中心美国西雅图世界博览会总体布局 4、市政中心5、设计原则 (1)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
18、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空间环境。 (3)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空间环境的艺趣,以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第二章: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引言一、公共建筑功能的特殊性1、公共建筑与其他类型的建筑(居住建筑和工业建筑)相比,其功能具有很大的差别。这是由公共建筑人流集散的性质、容量、活动方式及其对建筑空间的要求所决定的。 2、公共建筑类型繁
19、多,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具有不同的功能要求,反映在建筑的空间与形式上,必然产生不同的结果。 二、公共建筑功能问题的范围.功能分区 人流疏散 空间组成 与室外环境的联系 空间的大小、形状、朝向 供热 通风 日照 采光 照明第一节: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主要使用部分 一、公共建筑空间的划分次要使用部分(辅助部分) 交通联系部分 1、学校教学楼 2、加油站 3、幼儿园建筑 4、餐饮建筑 5、旅馆建筑 6、观演建筑 7、图书馆建筑 二、公共建筑交通联系部分1、交通联系空间(1)内容出入口 通道(走道) 过厅 门厅 楼梯 电梯 自动扶梯 (2)作用(3)设计原则适宜的高度、宽度和形状 流线简单明确不曲折迂回,
20、能对人流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作用 具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 满足安全防火要求 (4)分类 水平交通 垂直交通 枢纽交通 2、空间组合中的水平交通(1)分类基本属于交通联系的过道、过厅和通廊 主要作为交通联系空间兼为其他功能服务的过道、过厅或通廊 各种功能综合使用的过道与厅堂 (2)空间形式 过道的空间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直线的、曲线的、开敞的、封闭的、半开敞半封闭的。 空间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内容的需要,还应根据建筑整体布局及空间艺术处理的需要。()通道的宽度与长度宽度 一般在公共建筑中专供通行用的过道,宽度常在1.5m以上 宾馆、办公建筑1.52m或更宽 学校建筑一般为23m 医院门诊部34m左右 长
21、度 ()通道的采光单面通道 双面通道 走廊尽端开窗 借助门厅、过厅或楼梯间的光线采光 利用走道两侧开敞的空间来改善过道的采光 局部采用单面通道 利用走廊两侧房间的门或亮子、高窗等措施进行间接采光 ()水平交通设计原则空间组合中的水平交通布置,应从全局出发,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结合空间艺术构思的需要,尽量减少通道、厅堂的面积和长度,使空间紧凑,增强建筑的经济性。 、空间组合中的垂直交通内容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 (1)楼梯数量和位置一幢楼房至少设两部楼梯 数量设置一部楼梯的条件位置安排在各层的过厅、门厅等交通枢纽或靠近交通枢纽的部位。 直跑楼梯形式特点方向单一,对空间的贯通性较好 运用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 建筑设计 基本原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