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挪用公款罪中的教唆犯如何认定.docx
《2022年挪用公款罪中的教唆犯如何认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挪用公款罪中的教唆犯如何认定.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挪用公款罪中的教唆犯如何认定 教唆犯,是指以劝告、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逼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原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即构成教唆犯。下面由学习啦我为你具体介绍教唆犯的相关法律学问。 挪用公款罪中的教唆犯的认定 一般而言,司法实践中在运用人提出让挪用人挪用公款供自己运用的状况下,都是运用人首先提出恳求挪用人挪用公款的意思表示,很少有挪用人主动向运用人提出通过挪用公款进行帮助的状况。 因此,在挪用人将公款挪用给他人运用的绝大多数状况下,运用人的行为都和刑法规定的教唆行为有肯定的相像之处。 挪用公款罪中的教唆犯如何认定 其一,运用人具有使挪用人
2、产生挪用公款的犯罪意图和决心的有意,并且这种有意的内容是明确的; 其二,运用人在客观上实施了教唆挪用人实施挪用公款犯罪的行为。 教唆行为可以表现为怂恿、诱骗、劝告、恳求、收买、强迫和威逼等多种方式,教唆挪用公款一般采纳恳求和收买的方式,但无论哪种方式都不影响教唆行为的成立。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定运用人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教唆共犯呢? 从刑法理论上讲,在运用人恳求、收买挪用人挪用公款供自己运用的状况下,认定运用人构成挪用公款罪教唆共犯并无不当。但从立法原意看,刑法设立挪用公款罪主要是在于惩治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的国家工作人员,因此,一般状况下,假如运用人只实施了一般教唆行为,而没有与挪用人共谋,没有
3、指示或者参加策划取得公款的,仍旧不能对运用人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两高的有关司法说明都规定只有运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加策划取得公款的,才能对运用人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也是基于对立法原意的考虑。 有这样一起案件:王某是某市交通局的出纳员,其男友吴某无业,吴某发觉王某单位财务管理松散,而且王某在工作中常常经手大额资金,遂起歹意。一天吴某以其父亲病重要为由请求王某从交通局挪用20万元给他救急,并说待其姐姐从国外赶回来之后就可还上,结果王某信以为真,从单位挪了20万元到吴某的账户上,而事实上吴某是将这20万元放了高利贷,半个月之后吴某将这笔钱归还并获利1万元。 在这
4、起案件中,王某虽然实施了挪用公款的行为,但是其并不知晓吴某骗款放贷的意图,还以为自己是在救人,而且这笔钱也在3个月之内归还,依据司法说明的规定,王某并不构成挪用公款罪。但是本案的难点在于吴某的行为该如何定性呢? 吴某的行为应构成挪用公款罪。但是在挪用人王某不构成犯罪的状况下,如何说明不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运用人吴某构成挪用公款罪呢?这的确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可以依据刑法的间接正犯理论来说明这个问题。罪犯的实行行为并不肯定是行为人自身的干脆身体动作,犹如利用工具和动物一样,行为人也可能利用他人作为媒介实施犯罪,这种通过利用他人实现犯罪的状况,就是间接正犯。 虽然我国刑法并没有明确的间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挪用公款 中的 教唆犯 如何 认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