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九级物理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解析及测试题-人教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九级物理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解析及测试题-人教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九级物理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解析及测试题-人教版 .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内能分子热运动内能学习目标要求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5、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6、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内能改变。7、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8、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知识要点精析1、扩散现象与分子的热运动(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可以
2、发生在固体之间、液体之间和气体之间。(2)分子的热运动:扩散现象表明,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 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又叫做分子的热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9 页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2、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的引力: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易飞散,是由于固体和液体之间存在着引力。正是这种分子引力使它们能保持一定的体积,它里面的分子不致散开。(2)分子间的斥力:由扩散现象我们可以想到, 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 那么固体或液体很难被压缩就表明了分子之间有斥力,正是这种
3、斥力使固体和液体难以被压缩。3、内能(1)内能的概念: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所以分子间还具有势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内能的特点:物体的内能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任何温度下的物体都具有内能;二是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3)内能的单位:与其他的能量单位一样,内能的单位也是焦耳(J)。4、内能的改变,热量(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9 页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做功和热传递是
4、等效的。(2)内能改变的理解: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其内能要增大;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其自身的内能减小。当一个物体从外吸热时,其内能增大;当一个物体向外传热时其内能减小。(3)热量:在热传递的过程中, 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与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有关。典型例题例 1、下列事例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内能的是()A、地球外的石块,坠入地球的大气层,成为流星B、凉鸡蛋泡在热水中温度升高C、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发热D、锯木头时,锯条变得烫手分析:地球外的石块,坠入地球的大气层,成为流星;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发热;锯木头时,锯条变得烫手,这些都是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 凉
5、鸡蛋泡在热水中温度升高, 是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答案: B 例 2、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物体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9 页A、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C、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斥力D、分子间没有空隙解析: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 分子间距离为,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时,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时,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在正常情况下,固体、液体的分子在平衡位置振动,引力等于
6、斥力,当挤压固体或液体时,分子间距离小于,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以反抗它被挤压,这就是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答案: C 例 3、下列几种说法中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实例,正确的是()A、食盐在水中溶解,使水全部有了咸味B、烧开水时,水蒸气不断地上升C、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照射下看见尘土飞扬D、夏天吃冰棍时,打开包装纸会看见白色气体E、空气定向运动形成风F、水由高处流向低处解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9 页A、食盐放入水中溶解从而使水变咸,是因为食盐分子和水分子彼此进入对方造成的;B、烧开水时水蒸气
7、上升,是汽化现象,上升的水蒸气是大量的水分子组成的,汽化使得其密度变小,在浮力作用下上升,不能说明它们在做无规则运动;C、尘土飞扬是尘土小颗粒的运动,尘土小颗粒不是分子,且这种运动是扫帚施力造成的;D、白色气体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E、风的形成是空气分子的定向运动,是对流而不是分子无规则运动形成的;F、水的流动是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应该注意的是,扩散现象是大量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而扩散现象的判断就更确切一些,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 仅仅由于分子的运动而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与扩散现象容易混淆的是对流,而对流是在压力的作用下大量分子的定向运动。答案: A 例 4、物体的温度升高了
8、,那么物体()A、一定吸收了热量B、一定是物体对外做功C、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D、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解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9 页物体温度升高了, 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变快,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热传递,吸收了热量可以使物体的温度升高,另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使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温度升高,且这两种方式是等效的。答案: D 例 5、在物体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前提下,下列各种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较高的
9、物体,所含的热量较多B、质量相同的物体,温度较高的,所含的热量较多C、同一物体温度较高时,所含的热量较多D、同一物体温度升高较大时,所吸收的热量较多解析: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热量,也就是说,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的多少。 可见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只有在热传递的过程中才能称为热量,由此判定, A、B、C三个选项中所讲温度较高的物体所含热量较多是错误的, 因为温度是一个状态量, 温度再高没有发生热传递,也就谈不上热量,而D选项中所说的温度升高较大时,说明温度这个状态量发生了变化,温度变化是个过程,因为有热传递发生,物体的温度才会发生变化,对于同一物体来说,温度升的越高,吸收的热量就越多。答案:
10、 D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9 页巩固练习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物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泡在水里的一块冰糖,过几天不见了B、香水瓶盖打开后,周围可闻到香味C、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的活动D、墙角放煤的地方,墙壁里面变黑了2、 把酒精和水都倒入一有刻度的烧杯中均匀混合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其总体积()A、小于B、等于C、大于D、无法确定3、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内能,温度低的物体没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C、的物体内能为零D、物体的温度降低
11、时,其内能减小4、 下面各种现象, 不能说明通过做功来实现内能改变的是()A、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烫B、酒精涂在手上会觉得发凉C、卫星坠入大气层时烧毁D、划火柴取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9 页5、下面各种现象,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磨刀时,刀发热B、用电钻钻孔时,钻头发烫C、热水的温度逐渐降低D、暖水瓶内的水蒸气把瓶塞推出,水蒸气温度降低,内能减少6、火箭升空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要用多级火箭?为什么要在卫星的外壳上涂上一种能在熔化、汽化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热量的特殊涂料?练习答案:1、C
12、2、D 3、D 4、B 5、C 6、答:燃料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气体高速向下喷出,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使火箭升空,火箭获得机械能一定, 多级火箭逐级脱落,则质量(重力)减小,可以获得更大的速度;为了使火箭升空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不致被火箭大量吸收,防止火箭因升温而烧毁,所以涂上特殊涂料,特殊涂料在熔化、汽化过程中从卫星外壳上吸收大量热量。探究活动1、如图是我国航天器“神舟五号”宇航探测器在内蒙古草原的回收照片,可发现此飞船的表面“伤痕累累”,这是为什么?请你猜想一下科学家们是想什么办法避免出现焚毁飞船的情况的?查找相关资料来证实你的猜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13、-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9 页2、问题: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的探究。器材:细铁丝、棉线、肥皂水等。过程和方法:(1)用细铁丝做成一个圈,中间松松地系上一根小细棉线,如图甲所示。(2)在肥皂水中浸一浸使肥皂水留在上面,如图乙所示。(3)用手指轻轻地碰一下棉线一边的肥皂膜,猜一猜会出现什么现象。如图丙所示。通过这个实验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3、李宇为了研究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本领,他做了如下的实验:将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牛奶瓶中,用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子包起来(如图所示)。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每隔 3min 测一测瓶中水的温度。经过半小时的实验
14、, 李宇得到的两瓶中的水温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日照时间 (min)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9 页白纸瓶水温( ) 23 24 25 25 26 27 27 28 29 29 30 黑纸瓶水温( ) 23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李宇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你做得如何1、 由于探测器穿过大气层返回过程中要克服空气的摩擦力做功,为避免探测器因升温而出现燃烧的结果;飞船表面要用耐高温的材料做成,而且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九级物理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解析及测试题-人教版 2022 年九级 物理 各章 知识点 解析 测试 人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