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图版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中图版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图版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 环境的概念及分类概念: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按属性分为自然环境(水、空气、生物、土壤、岩石、阳光等)和社会环境(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2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人类畏惧、崇拜自然(采集、狩猎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落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还处于蒙昧阶段,无法摆脱自然的控制和威胁,对自然畏惧和盲目崇拜,把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奉若神明,形成图腾崇拜。产生的环境问题:部分生物资源遭到破坏)第二阶段人类无视自然,试图主宰自然(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大大减弱,区域性环境问题出现,局部地区毁林开荒和过度放牧,
2、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物种减少,生态系统变得简单和脆弱;工业文明时期,大工业的生产提升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环境问题蔓延全球,工业排污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第三阶段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协调发展(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人们开始抛弃盲目崇拜自然和完全无视自然的极端观念,开始理智的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确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1972 年第一次联合国人类与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简称斯德哥尔摩宣言,第一次呼吁全人类要对自身的生存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明确提出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1992 年联合
3、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 21 世纪议程,确定世界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 传统伦理道德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和约束。环境伦理观与传统伦理观的区别在于,不仅表现在人类行为中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上,人为破坏环境从而侵犯他人利益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还表现在人类与自然的利益关系上,认为破坏环境从而危害物种生存和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的行为也是不道德的。4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分类:A. 原生环境问题: 由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原生环境问题。如:火山喷发、地震、台风、洪涝、干旱、海啸等。B.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
4、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次生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因为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排出的废弃物进入环境,积累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对人类不良的影响。如:全球气候变暖、酸雨污染、臭氧层破坏、城市垃圾污染等)和生态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如:生物物种锐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面积减少等)。5 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一方面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另一方面是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6 全球气候变暖指地球低层大气和地表温度的上升。(人为原因:森林大量减少;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危害:全球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使各地降水
5、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7 酸雨指 PH值小于 5.6 的大气降水。世界三大酸雨分布区(欧洲、北美和中国)(产生原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出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危害: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8 臭氧层空洞(产生原因: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使空中氟氯烃增多)(分布: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地区)(危害: 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损害人体免疫力, 易患皮肤癌, 危及海洋生物, 加快全球变暖)9 生物物种锐减10 水土流失(自然原因:暴雨、土质疏松,人为原因:滥垦、滥伐)(分布: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危害:使山区成为荒漠,高原表面沟壑
6、纵横,淤积湖泊、河床,加剧洪涝灾害)11 土地荒漠化(自然原因:气候变干,人为原因:滥砍、滥伐、滥牧)(分布: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危害: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减少)第二章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节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 自然资源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自然资源按照能否更新或恢复,分为非可再生资源(指那些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形成的、储备有限的、经开发利用后无法在现阶段再生的自然资源,如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石、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等)和可再生资源(指那些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能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运行得到恢复
7、或再生的资源,如生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两大类。2 人类目前存在资源短缺、浪费和使用不合理等多种问题。3 当前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土地资源问题表现为耕地减少和土地退化。4 耕地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人口增加、城市的扩张、工矿道路的建设不断占用土地等。5 土地退化的表现: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土壤盐渍化和土壤肥力下降等。造成土地退化的原因有:农业开垦、植被破坏、过度放牧、不合理的灌溉、土地污染等。6 能源问题的表现是供应紧张。能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石油、煤、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储量有
8、限;能源的地理分布与实际消费量不平衡;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第二节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 煤在露天开采过程中,可直接破坏地表土层和植被。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会占用土地,并对周围土地、水域和大气造成污染。煤炭在装卸过程中会发生自燃或扬尘,从而污染大气,同时会因水的浸泡流失而污染水系。在石油运输过程中,原油外泄会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煤在洗选时排出的洗煤水会污染水体,干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灰尘、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会污染大气,在液化和汽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烃类、氨气和废渣会造成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石油在加工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煤炭、石油在利用过程中
9、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造成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有变暖趋势,危及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同时也会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导致形成酸雨。各类电站排放的废热水,会使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影响和破坏。2 煤炭、石油开发中应采取的环保措施有:实行矿区土地的复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建立循环型经济模式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特色产业。3 矿区复垦的主要模式有深层塌陷区水产养殖、煤矸石充填塌陷区营造基建用地、粉煤灰充填覆土造林等。4 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特征是低消耗、高利用、低污染。“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原则。5 以煤、石油生产为主的城市,经济结构单一,随
10、着资源的耗竭,经济发展相对停滞,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资源型城市要发展,必须调整产业结构,许多城市都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6 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对人类的影响:促进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改变;促进技术和科学的进步;造成生活方式的改变;资源短缺引发地区冲突和战争。第三节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 水资源危机主要表现为:可利用资源的总量减少,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水资源污染,加剧了全球范围的水资源危机。2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仅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大致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空间分布不均匀。3 解决水资源问题要通过开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中图版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2022 年中 图版 环境保护 知识点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