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小专题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习题 .pdf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小专题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习题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小专题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习题 .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小专题( 一)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1. 溶解度固体溶解度定义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影响因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外因:温度类型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如 KNO3)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体溶解度 , 与温度、压强关系 , 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气压增大,溶解度增大影响因素 , 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外因:温度和压强2.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 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固体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如图,P点表示t1时 A的溶解度为a1g。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种物
2、质的溶解度相等或该温度下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如图, Q点表示t2时 A、B的溶解度相等。(2) 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如图:A、 B的曲线表示A 和 B 物质的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曲线表示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的倾斜程度: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如图A,倾斜程度大,表示A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 B物质的倾斜程度小,表示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3) 溶解度曲线的上面和下面:溶解度曲线上面区域内所有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物质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溶质存在。溶解度曲线下面区域内所有的点:表示该温度下,
3、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考点一溶解度【例 1】食盐的溶解度为36 g ,这句话最主要的错误是( ) A未指明在100 g 水中B未指明达到饱和C未指明温度D未指明36 g 为最大克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解析】溶解度四要素:一定温度;100 g溶剂;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溶解度是指100 g水中溶解某溶质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随温度而变,即主要的错误是没有指明温度,故选C。【答案】 C 【例 2】( 2015 石家庄中考模拟) 一木块漂浮于50 时的KNO3饱和溶液中 ( 见图 A
4、),当温度改变时( 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 ,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随时间 (t) 发生了如图B所示的变化。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_( 选填“升温”或“降温”) ,同时观察烧杯底部KNO3晶体 _( 选填“增多”或“减少” ) 。【解析】由题中信息,随时间增加( 变化 ) 温度会下降,而KNO3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结晶析出,烧杯底部的固体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致使溶液的密度减小,排开水的体积增加。【答案】降温;增多【特别提醒】将化学知识( 溶解度 ) 与物理知识 ( 浮力 )融于一起,综合训练,提高能力。考点二溶解度曲线【例 3】( 2015 重庆中考模拟 )20
5、时,取相同质量的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置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将温度升高到40 ,固体的溶解情况如图1 所示。图2 为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阅读图1 和图 2 回答下列问题:, 图 1) , 图 2) (1)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 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 _。(2) 烧杯甲里是 _物质的溶液,烧杯乙里是_物质的溶液。(3)20 时,烧杯_里的溶液中溶剂最少。(4) 各种状态下,各烧杯(甲、乙、丙 ) 里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一定正确的是_。A甲 (状态 2)甲 ( 状态 1) B乙 (状态 1)甲 ( 状态 3)
6、 C甲 (状态 1)乙 ( 状态 2) D乙 (状态 3)丙 ( 状态 3) 【解析】 (1) 从溶解度曲线观察溶解度的关系为bac 时,t的取值范围为20 t 甲( 状态 3) ,B 正确;甲的 ( 状态 1) 乙的 ( 状态 2) ,C正确;故一定正确的是B、C(对应的是曲线的交点) 。【答案】 20 t30 ; (2)c ;a; (3) 丙; (4)BC 一、选择题1( 2015 石家庄中考模拟) 下列对“ 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 ”的解释正确的是( D ) A20 时, 31.6 g硝酸钾溶解在水中B20 时, 100 g 溶液中含31.6 g硝酸钾C31.6 g硝酸钾
7、溶解在100 g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D20 时, 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 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2.A、B 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一烧杯中盛有60 且含 A、B 两种溶质的溶液,且杯底尚有少量A、B固体,若让其冷却到20 ,则 ( B ) A溶液中A增多, B减少B溶液中A减少,杯底固体B减少C溶液中A、B都减少D溶液中A增多,杯底固体B减少【解析】温度降低到20 时, A有溶质析出,溶液中A减少, B溶解度增大,B溶解,烧杯中固体减少。3( 2016 苏州中考 ) 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乙两物质均属于难溶物质B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小专题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习题 2022 年中 化学 复习 专题 溶解度 曲线 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