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综合测试试卷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综合测试试卷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综合测试试卷 .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综合测试试卷4 第卷 选择题(共72 分) chenzhuo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列宁说: “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 一战 ” 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B没有 “ 一战 ” ,就没有十月革命C十月革命必须具备“ 有战争 ” 这个条件 D“ 一战 ” 推进了革命的发生2、 和平大使一书评述说:“英国的根本利益在于防止德国的崩溃,只要德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欧洲就能或多或少地保持均
2、势。 ”英国在下列哪些事件中的态度体现了上述观点巴黎和会对德处置问题对德国赔款问题洛迦诺会议华盛顿会议ABCD320 世纪末东南亚金融危机反映出新加坡经济发展存在的最大弱点是A发展 “ 进口替代 ” 工业B建立 “ 三高 ” 企业 C过分依赖国外市场和资本D重点发展服务行业4韩国和新加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实现现代化的工业国家,其共同原因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国民经济非军事化节省开支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根据国际经济形势发展战略ABCD5标志着苏联完全解体的是A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公布B “ 八一九 ” 事件发生 C 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D叶利钦及其支持者掌握政权 6
3、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A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得到普遍认可B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C国际金融的发展D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运作7二战后亚洲国家如新加坡、韩国、印度等国经济显著发展的事实说明A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发展经济的根本原因B.优先发展出口工业,以外向型经济为主是重要途径C.必须使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D.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发展战略是发展经济的先决条件8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社会状况和外交形势的表述,正确的是A 开展批判列宁和斯大林运动B在美苏争霸中一直处于守势C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并中断其改革D由经济改革转而进行政治改革920 世纪 30 年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面临的最大威胁来
4、自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B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C法西斯国家的崛起与扩张 D苏联综合国力的提高10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罗斯福新政是A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B用提高国家垄断程度的办法来消除经济危机C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D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整,扩大国营经济成分11 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最主要的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ABCD12共产国际“七大”最主要的影响是A 在全世界受到法
5、西斯侵略和威胁时召开B.指导了各国共产党的活动C提出了反法西斯斗争的政策和策略D.推动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13 “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更加嚣张的最主要因素是A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同盟B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C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D反法西斯国家缺乏统一行动14德意日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真实目的是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A摆脱经济危机B反对共产主义运动C打破凡尔赛
6、和约的束缚D为发动战争作准备1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A1929 年的经济大危机的影响B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英法的绥靖政策和苏联的“中立自保”D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16 “二战”期间,中国曾两次与英美共同发表重要宣言或公告,这主要说明A英美对日本侵华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B中国取得与英美同等的国际地位C中英美三国在对日作战中需要相互支援D. 英美致力于帮助中国打败日本17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影响中,相似点有: 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欧洲主宰世界的格局战后分割了德国的领土在美国资本扶植下恢复经济ABCD18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
7、和发展的杠杆是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政策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加强国际经济联系ABCD19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和东欧国家(波、匈、捷等)先后进行改革的共同原因是A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B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影响C稳定苏联、东欧政局动荡的需要D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20 “布拉格之春”的出现说明了A人民群众关心、支持改革B东欧国家力图摆脱苏联控制C斯大林模式不符合捷克斯洛伐克国情D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胜利21东欧剧变最主要的原因是A西方“和平演变”战略B苏联的历史和现实的影响C东欧各国的民族矛盾和宗教冲突D国内经济危机和政治腐败所致22罗斯福
8、新政对当时的美国政治最深刻的影响是()A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B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C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2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A.强大的军事实力B稳定的政局C.发达的科技和教育D世界经济的多极化24 “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 年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C “二战”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爆发25 “车
9、臣危机” “波黑战争”主要说明A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B民族和地区冲突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C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在加强D各国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26、慕尼黑阴谋所反映出西方国家外交政策的实质是A 牺牲他国利益,确保自己利益B 通过对德妥协,维系凡尔赛体系C 怂恿德国进攻苏联D 保持欧洲大陆的战略平衡27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最明显的不同是A.其出现是由于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B. 它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 它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的速度大大加快D. 它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28. 在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中,日本工业生产下降的幅度在主要资本主
10、义国家中最小,但同样给日本造成巨大困难,并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日本A、封建残余严重B、国内市场狭小C、军事开支过大D、经济基础薄弱29. 1922 年华盛顿会议通过九国公约规定,“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这一规定主要是针对A.日本一战期间独霸中国B中国政府参加一战C德国划山东为势力范围D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30. 苏联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经济本质上一致的地方是A、 都是国家政权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都是依据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对生产关系的调整C都是奉行自由的经济政策D、都是采取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31、 下列历史事件
11、顺次的正确排列是苏联的建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放弃苏联开始实施 “三五”计划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A、B、C、D、32二战后,南斯拉夫和匈牙利通过调整经济政策,国民经济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其共同之处不包括调整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重视发展商品经济实行社会自治制度彻底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ABCD33丘吉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 “我们要给俄国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综合测试试卷 2022 世界 近现代史 下册 综合测试 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