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古诗词赏析试题集锦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古诗词赏析试题集锦 .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这两首送别诗中,甲诗送元二使安西中作者表达了的感情 , 乙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作者抒发了。离别难舍旷达宽慰之怀2甲诗的送别地点是,乙诗的送别地点是,两诗的共同点是渭城 长安(答“城阙”亦可) 都通过对饯别情景的描写,表达了挚友之间的深情厚意。3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所蕴涵哲理的理解。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4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2、-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出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2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考题集锦1、第段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无奈和伤感。2、第段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氛围、气氛;二是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 悲凉、悲哀、凄凉) 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 关心人民疾苦 ) 的伟大胸襟蓄势。3、怎样理解“长夜沾湿何由彻”这句话? 答:作者慨叹生活的困窘和无奈, 只希望能早点天亮,反映了作者眼前生活的艰难。4、你
3、认为此诗之所以能震撼读者的心灵,除了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以外,最重要的是什么原因?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你的看法。5、这首诗之所以震撼人心,最重要的原因是诗人忘我的精神、博大的胸襟,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诗句,表现出作者在自己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活极度艰难的情景下, 依然不忘忧国忧民, 情真意切,感人至深。6、本诗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的人道主义思想,请你用现代观念,结合上文评价杜甫的思想。答:杜甫舍己为人的人道主义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他虽遭不幸,但还忧国忧民,为
4、民呼喊,即使自己被冻死也心甘情愿;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年代,更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7、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意举出一例: ( 古今的例子均可 ) 答:如:孔繁森为了阿里地区的藏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26、 无题中考题集锦1、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进行品析。内容、情感 :本句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诗人借写爱情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情)。语言、写法:从比喻、对偶、(谐音)双关等修辞的角度
5、或语言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格的悲剧色彩等角度谈都可;如扣住“ 到” 或“ 成” 、“ 方” 或“ 始” 中某一字的强调作用谈也可。2、 诗 人 起 笔 不 落 俗 套 , 从 相 见 之 难 落 笔 来 衬托。别离时的痛苦。3、诗人借窗外百花凋零的景象抒发之情。凄凉4、诗中有一句诗用的是比喻手法,而且其中一字用了 谐 音 , 以 表 达 情 感 的 执 著 深 切 。 这 句 诗是 :,。 这 个 字 是,以谐,使这句诗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丝
6、、思6、本诗尾联运用了典故,请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希望能够再与亲人相见的情感。7、李商隐写了不少 “ 无题” 诗,以 “ 无题” 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相思(思念、愁思、离情、别思、伤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7、 相见欢中考题集锦1、词中点明伤情的地点是,时间是,季节是。西楼;夜晚;秋季。2.这首词写景简练而有序, “” 一句是写仰视之景;“” 一句是写俯视之景。月如钩;寂寞梧桐庭院锁清秋。3这首小令是南唐
7、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其感情基调可用来概括。愁苦之情; “ 愁” 字4. “ 剪不断,理还乱 ” 是以麻丝比喻愁思。这样写有什么妙出?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1)妙处:(2)新意:用“ 丝” 写“ 思” 的谐音,形象地把 “ 离愁” 这种抽象的感情写活了,写出了一种非常深切的人中感受。内心的烦乱(某些事难以处理解决 )。5. “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用来形容只有自己内心知晓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感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9 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
8、钩”中“无言”与“月如钩”表现了词人当时什么样的心境。表现了词人因目睹残月而想起故国时产生的惆怅寂寞7、词人是如何表现离愁的?请根据三四句词意作简要赏析。词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愁绪比喻为具体的丝线,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词人愁肠百结难以排遣的心情。30、 水调歌头中考题集锦1、这首词中表达出深沉哲理的句子是。人有古难全2、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上阙写词人把酒问月 , 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B、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 , 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C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
9、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9 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D 、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3、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义?如李白的静夜思。古代诗人常借 “月亮”“月光”表达思念之情3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考题集锦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
10、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本诗以“雪”为线索, “雪”共出现四次,依次组成四个画面,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四幅画面的内容。答:八月飞雪苦寒图军营饯别奇寒图东门惜别惆怅图别后雪地思乡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9 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忽”字好在哪里?整句有什么妙处?答: “忽”字不仅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而且传出诗人赏雪时非常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
11、妙,比喻新颖贴切动人。一片银白的世界, 在作者眼里,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暖意和生机。充分展示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说说“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诗在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答: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咏雪过渡到送别。手法上,运用对偶、夸张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诗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与李白的“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在表达感情方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试描述一下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限40 字)答:写友人已去而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9 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二者都写出了分手时凝望友人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山路盘旋,大雪纷飞,诗人向友人招手,友人的身影越来越小,诗人的手还停留在空中。已看不见友人身影,只看到雪地上留下一串串马蹄的足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9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