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部完整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新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部完整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新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部完整版 .pdf(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马店小学霸教育培训学校八 年级 上 学期物 理 备 课2017人教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1 页2 科学之旅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二、能力目标: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三、德育目标: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教学重点:
2、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师自我介绍二、引入师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三、进行新课师 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演示 课本图 0.1-1 实验演示 课本图 0.1-2 实验。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想想做做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2.乓球会落下吗?师 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板
3、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师 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1 页3 板书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板书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四、小结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五、布置作业(略)六、板
4、书设计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2过程与方法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要计算速度必须知道什么量?怎样利用公路上的里程碑大致测出汽车的速度?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要测出相应的时间。(二)讲授新课1时间的测量让学生讨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
5、认识周围的事物。时间的单位:秒(s) 、分( min) 、时 (h) 学生活动: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1 页4 然后用脉搏估算一段时间;用绳子绑住一支笔做成一个摆,测量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2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kmm dm cmmm m nm (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进制) 测量长度的工具:直尺、卷尺(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学生活动: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学生讨论并活动:如何较准确测出硬币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 细铜线的直径?总结得出刻
6、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贴近被测物体;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的长度平行;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 =数字 +单位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错误可以消除。(三)课堂小结懂得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和用具(四)布置作业完成相应的同步练习(五)教学后记12 运动的描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过程与方法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7、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难点1重点: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2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因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是可以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1 页5 同的。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让学生阅读课本序言,让他们有个印象:运动同样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学好运动的科学,能够深入了解体育,还能深入了解自然。(二)讲授新课1机械运动让学生讨论课本图11.1 1 所示的运动以及相类似的运动。让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关运动的现象。针对学生的讨论,提出如下问题:你从座位走到黑
8、板前,这一过程中,你的什么发生了变化?有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和在路上行使有什么不同?说天上飞的飞机是运动的,你根据什么?引导学生从讨论和回答中得出:(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改变。(板书)提出问题:图中的那些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我们周围的树木,房屋以及教室里的桌椅是运动的吗?讨论得出:整个银河系、喜马拉雅山、猎豹都在做机械运动,而树木、房屋以及桌椅也都跟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可见,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2参照物播放一部分选择不同参照物所产生不同感觉的教学VCD 。使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然后提问:“为什么乘客会产生这样的错觉?”组织学生讨论,初步明确乘客判断运动和
9、静止所选的标准不同以后,会产生不同的判断。学生活动:把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让学生讨论回答:选取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选择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桌是运动还是静止?选择尺子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得出参照物的概念: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起描述图11.1 3 卡车的运动情况:选取地面做参照物,卡车是运动的;选取收割机做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从而得出: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它的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10、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41 页6 动情况就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描述图 11.1 4 的各种情形物体的运动状况。(三)课堂小结1. 什么是机械运动?2. 什么是参照物?为什么要选参照物?3. 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四)作业与思考1课本第22 页的“动手动脑学物理”2同步测试相应的练习。(五)教学后记:13 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教学重、难点分析1重点:速度的计算2难点:速度单位以及单位换算教学过程(一)引入
11、新课场面描述:我校的100 米决赛正在进行,小明勇夺冠军,同学都羡慕地说,他跑得真快!而在5000 米的长跑竞赛中,运动健将小马一举夺得冠军,同学们佩服地说:小马跑得真快!引导学生从事例中提出问题: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二)讲授新课1速度组织学生讨论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从小明跑得真快的事例中讨论得出:运动员运动的路程相同,比较哪个运动员先到达终点就是哪个运动快。得出: “通过相等的路程,用的时间短的运动得快。”提问:小李步行,而妈妈骑自行车,大家同时从家里出发,怎么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学生讨论得出:谁在前边谁就运动得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12、- - - - -第 6 页,共 41 页7 “在相等的时间内,走的路程多的运动得快”提问:怎样比较小明和小马谁运动得快呢?启发学生回答:可以计算出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短就是运动快或者计算出相同时间运动的路程长也是运动快的。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v=s/t 单位: m/s 或者是 km/h 例题:书本23 页指导学生学会单位换算练习: 20m/s= 54km/h= 例题:书本24 页指导学生学会熟练掌握公式的变形。2匀速直线运动指导学生观察图11.2 2。让他们提出不同之处。从而引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含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
13、是变化的运动。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物体做变速运动的例子(汽车开动时,汽车刹车时,足球在草地滚动时等等)平均速度: v=s/t 这样算出的速度上该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三)课堂小结1怎样表示运动的快慢?2速度是怎样计算的?3速度的单位怎样进行换算?4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变速运动呢?(四)作业1书本 26 页第一、四题2完成相应的同步测试(五)教学后记 14 测量平均速度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41 页8 ( 2
14、)过程与方法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教学过程;师: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把铜丝作为斜面,让滑轮滑下来)滑轮在前半程滑的快,还是后半程滑的快?生答。师:前半程或后半程或一样快。要想知道哪一段滑的快,就得比较平均速度。速度又怎么知道呀?用路程除以时间,路程用刻度尺来测,时间要用表来测,那具体应测哪些物理量呀?今天我们就要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在斜坡上各路段的平均速度,从而来
15、验证斜坡上自由滚下的物体在前半程快还是后半程快。板书课题:平均速度的测量。实验器材可从实验台上选取。要求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先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画出实验表格,进行分组实验,收集数据最后得出结论。请同学们拿出实验报告,分组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上的第4、第 5 项内容,时间为5 分钟。拿出一组同学的实验报告在展台上展示。师:很好,那么后半程的时间如何测量呢?生答。总结:可以用总时间减去前半程的时间。那秒表又如何使用呢?哪位同学知道呢?生答。总结:很好,按一下开始计时,再按一下停止计时,再按一下回零。外面的长针走一圈是30 秒,长针走两圈里面的短针走一格是一分钟。我们会使用秒表了,下面就开始进行实验并收
16、集数据,把数据填在表格里。时间为10 分钟。开始:实验结束把一组同学的报告展示出来。师:哪位同学发现他们的数据有什么问题没有?很好,长度测量的结果要有准确值和估计值,他们这一组同学没有写出估计值。长度测量写出估计值的同学请举手。你们的路程测得怎么不一样呢?生答。你们是怎么测量的呢(找学生演示他们是如何测量木板的长度的)?我们通过这个实验就验证了,物体从斜面上滚下来时,后半程比前半程的速度快。你们能比较出哪一组的小车滑的快吗?不能,有什么办法吗?有同学说比速度,怎么比呢?请同学们完善你们的实验方案,算出小车在斜面运动时全程的平均速度,时间为2分钟。再拿两组实验报告比较一下,哪一组小车滑的快。【课
17、堂小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41 页9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地测量路程、时间,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前半程后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如何测出1 路公共汽车从河师大到火车站的平均速度呢?【作业布置】用一根米尺和一块手表,怎样既方便又较正确地测出从你家门口到学校门口的路程?简要说出测量步骤。2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重、难点:(重) 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
18、程的探究。(难) 2、设计探究的实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教学过程:导学达标: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各种各样的声音。引入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1、声音的产生演示实验:(1) 、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 2) 、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 3) 、放一段声音的录像。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4) 、扩展:录制声音2、声音的传播:( 1) 、得出:固体、气体可以传播声音。(2) 、实验 14 页图 1-4 示: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
19、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41 页10学生活动:月球上的宇航员如何交谈?学生活动:如何证明液体可以传声?(3) 、声波:利用录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声波?同水波进行对比。 3、声速: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学生活动:(1) 、看 15 页的表格内容( 2) 、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速度谁快?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学生活动:对着远处的高山喊可以听到回声,为什么在教室里讲话听不回声?4、回声:声音的反射。0.1 秒 90dB,会破坏听力;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
20、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3、控制噪声复习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鼓膜的振动(声源发生处)(声音的传播过程)(人耳)演示实验:让闹钟发出声音,过一段时间后,把纸盒将闹钟罩住,让学生比较前后声音的不同。综合实验和学生活动内容,总结得出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五、课堂小结:1、 噪声的来源和危害有哪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41 页14 2、 怎样防治噪声?六、布置作业:调查学校周围有哪些噪声源,学校应该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七、
21、教学后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多,在强调一两个主要内容的同时,可以安排一定的课外练习让学生在课堂完成。3 1 温度教学目标: 1、理解温度的概念。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重、难点: 1、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2、正确使用温度计教学器材:烧杯、冷热水、温度计、体温计教学课时: 2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学达标:引入课题:欣赏一段有春、夏、秋、冬的影片问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如何转化?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学生猜想)教师:刚才有同学说“温度”(热)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温度计二、进行新课: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1) 、试验:课本
22、70 页试验:图4.4-1 示结论:人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往往不可靠,必须采取其他较好的办法。( 2) 、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较好的判断出这哪杯水的温度比较高?学生结论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实物观察各种温度计结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分类: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实物、录像观察)3、摄氏温度:字母C 代表摄氏温度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做摄氏度;它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41 页15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摄氏度,0到 10
23、0分成 100 等份,每1 份就是 1。低于0用负数表示例: 37读作 37 摄氏度45读做零下45 摄氏度4、体温计:1结构、量程、分度值2使用5、实验用温度计的使用:探究:怎样使用?要注意些什么问题?总结: ( 1)使用前观察量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或低于量程认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 2)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让学生读数,把结果写出来)单位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的本节内容。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课堂未
24、完成的内容。课本后练习。教学后记:温度计的使用方面,按课本要求让学生进行探究,但一定要把步骤总结并进行板书。可以对几种温度计进行对比32 熔化与凝固教学目标: 1、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重、难点: 1、实验探究熔化、凝固的规律。2、正确得出熔化、凝固的规律。教学器材:烧杯、水、温度计、海波、蜡、酒精灯教学课时: 2 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
25、共 41 页161、常用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什么?单位是什么?是怎样规定的?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体温计的测温方法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可以转化?(学生回答、并举例,教师总结: )1、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下面我们先学习熔化与凝固探究实验:课本75 页,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试验进行试验数据记录:时间 /min 1 2 3 4 5 6 7 8 9 海波的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新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部完整版 2022 新人 初二 物理 年级 上册 教案 全部 完整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