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项目工程质量管理计划制度章程(2016.9.19).doc
《市政项目工程质量管理计划制度章程(2016.9.1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项目工程质量管理计划制度章程(2016.9.19).doc(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目 录 1 1、施工测量复核制度、施工测量复核制度.1 1 2 2、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2 2 3 3、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技术交底制度.4 4 4 4、开工报告申请制度、开工报告申请制度.5 5 5 5、劳务用工管理制度、劳务用工管理制度.7 7 6 6、检查表、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检查、申报和签认制度、检查表、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检查、申报和签认制度.8 8 7 7、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验收制度、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验收制度.9 9 8 8、成品、半成品保护制度、成品、半成品保护制度.1010 9 9、材料、设备、构配件检验、储存管理制度、材料、设备、构配件检
2、验、储存管理制度.1111 1010、关键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关键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1212 1111、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1313 1212、施工工艺流程设计、试验制度、施工工艺流程设计、试验制度.1515 1313、质量信息管理制度、质量信息管理制度.1717 1414、质量教育和培训制度、质量教育和培训制度.1818 1515、基础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基础技术资料管理制度.2020 1616、施工日志填写制度、施工日志填写制度.2121 1717、工程质量检查整改制度、工程质量检查整改制度.2222 1818、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工程质量
3、检查验收制度.2424 + 1919、质量例会制度、质量例会制度.2525 2020、工程队质量、工程队质量“三检制三检制”制度制度.2626 2121、验工质量签证制度、验工质量签证制度.2828 2222、劳务用工上岗制度、劳务用工上岗制度.3030 2323、工程质量奖惩制度、工程质量奖惩制度.3131 2424、施工调查制度、施工调查制度.3535 2525、 质量责任追究制度质量责任追究制度.3737 2626、 图纸会审制度图纸会审制度.3939 2727、资料管理制度、资料管理制度.4242 + 1 1、施工测量复核制度、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1、施工测量用的仪器、钢卷尺等必须要进行
4、校验,确保误差在 规范之内,没有进行校验的仪器不能直接使用,包括新购的仪器应 先校验再使用。仪器校验必须在国家规定有校验资质的计量单位进 行,并出据合格证,方可使用。 2、测量人员按照工程测量的有关规定,对本管段内所有 GPS 点、 导线点、水准点及各部位施工测量放样进行复核,并向有关部门报 送测量资料。 3、施工测量必须进行复核,先进行外业测量复核,然后进行外 业记录复核、再进行内业计算复核。外业测量必须经第二人换手复 核,外业测量资料,必须经过第二人复核;内业测量成果,必须二 人独立计算、相互核对。复核要认真、详细,记录准确。 4、测量复核分工要明确,谁视镜、谁视点、谁记录,必须在记 录上
5、签字认可。 5、复测的埋设点应考虑施工中无意的损坏,应选择在永久、坚 固、稳定的地方埋设,并根据有关规定定期进行复查及校准,防止 各种因素引起的变化,造成桩橛移动或下沉,致使施工定位测量时 误用造成损失。 6、测量工作中的各项计算,应进行换方法计算,均应由两组独 立进行;计算过程中应及时校核,发现问题应及时检查,找出原因。 7、测量记录、计算成果和图表,应记录清楚,签署完善,并应 复核和检算,未经复核和检算的资料严禁使用。 + 2 2、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 1、为了最大限度地纠正和避免因施工图与现场实际不一致及工 点设置不合理而造成的损失乃至工程隐患,本工区工程在工点开工 前
6、进行施工图现场核对,完善施工图设计,确保工点设置合理,强 化使用功能,合理使用投资。未经现场核对、完善的工点不予开工。 2、在项目部组织领导下,由项目总工牵头,工程部、技术部、 质量部、合约部、物资设备部、试验室参加,进行施工图核对现场 办公。参加施工图核对的人员应具有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或相应的 专业技术知识。 3、在设计、施工单位完成现场交接桩,经现场贯通复测无误, 且一个标段的施工图(或施工资料)已到位的情况下,才具备现场 核对条件。 4、核对程序: 测量人员先按施工图现场放样。要求对各施工范围线及各分 部分项工程部位进行放线,确定位置。现场放样经复核准确无误后 通知监理单位。 按项目部要
7、求参加由监理单位组织进行的首轮现场核对。 按项目部要求参加由监理单位提出需由业主、地勘、监理、 设计、施工、第三方监测六方重点核对完善的分部分项部位需进一 步地质补勘的部位等事宜。 参加由项目部牵头,业主、地勘、监理、设计、施工、第三 方监测单位参加的现场核对、现场办公。现场核对时,项目总工对 + 监理单位现场监理工程师提出对首轮施工图核对完善的建议予以确 认及提出补充意见。 5、经现场核对无须完善的分部分项才能申请开工。已确定需完 善的分部分项收到设计变更后方可申请开工。 6、如现场需要补充地形资料,由项目总工于 2 日内提交给项目 部。 7、若需项目部组织办理与地方政府、企业补充完善相关协
8、议时, 项目做好配合工作。 8、各专业设计现场核对表作为技术管理文件由技术部与合约部 协同负责收集并分别保存和归档(合约部存原件) 。 + 3 3、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1、施工技术交底是各级施工技术部门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施 工前项目部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工区及工区与施工队之间逐级以书 面形式进行交底。单位工程开工 5 天前由项目总工组织工程部、技 术部、质量部、试验室、物资设备部、施工队等参加的技术交底会 议。 2、会议主要内容:各科室之间技术交底,各科室与施工队对口 部门的技术交底。会议要形成会议纪要,由技术部整理归档。 3、施工技术交底主要内容:技术要求,施工方法,质量要求
9、, 施工注意事项、安全技术措施和注意事项、环保技术措施和注意事 项。 4、工程部施工员向施工队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书面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队技术员向工班(组)长进行书面或口头施工技术交底,工班 (组)长向操作工人进行口头或书面施工技术交底。 5、测量班就当日施工放样内容形成书面格式向相应施工工区的 工区长或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测量放样交底,以便于施工人员现场复 核及对下交接,测量交底作为可追溯性原始资料由被交底人自行存 档。 5、书面交底的内容应清晰明确,具有操作性和指导性,语言组 织流畅,签字手续齐全有效,归档及时。 + 4 4、开工报告申请制度、开工报告申请制度 1、凡属本施工标段的工程及单位工程
10、都应在正式开(复)工之 前,办理开(复)工报告申请。 2、工程的开工是指设计文件中规定的永久性工程第一次开始建 设。分期建设的项目,其开工建设是指第一期工程开始施工。在此 之前的准备工作,如平整场地,拆迁建筑物,临时通讯及临时便道 施工等都不算正式开工。 3、工程开工前,要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和施工图的核对优化 工作,经检查合格后,才能申请开工。 标段开工必须具备的条件: 承包合同已经签订; 项目管理机构已经设立。项目规章制度健全,项目负责人和 主要管理人员按投标承诺或合同已到位; 标段施工组织设计已经完成,并按规定的审批程序进行了审 查; 主要施工图纸已经完成施工图的复核优化工作; 主要施工
11、便道贯通,工地布置、施工用水、用电,临时房屋 和便道能满足开工要求; 线路复测已完成,施工桩橛完备; + 征地、拆迁手续已经完成,有关外部生产条件已达成协议; 工地实验室已经建立,并能满足施工要求。材料试验已经完 成。 4、单位工程开工必须具备的条件: (1)设计文件、施工图纸能满足施工需要; (2)工点放样已完成,并已经监理工程师确认; (3)地质复核工作已经完成; (4)单位工程施工图(资料)核对优化设计工作已经完成; (5)机械、设备、材料和劳动力准备能满足开工需要; (6)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已经编制完成并经审批。 5、工程开工申请报告附件应齐全,重要测量资料、试验资料、 施工组织设计
12、等均应作为开工申请报告的附件。 6、开工申请报告单采用 A4 纸,非签字栏可打印;若手写用碳 素笔或蓝黑钢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文面整洁不得涂改。 8、开工报告格式采用管表形式。 9、开工报告审批后生效,在审批前严禁开工。 10、单位工程开工报告作为验工计价的重要依据之一,未经批 准开工的工程一律不予验工计价。 11、单位工程开工前,由技术部专业工程师编制单位工程开工 报告,经项目经理、总工及相关部门研究讨论通过后,项目技术部 按规定时间在申请开工日期之前向监理单位提交开工报告申请,并 附相关附件。经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批准后,方可开工。 12、各工区在单位工程开工前两周,由工程部向技术
13、部提交开 工申请,技术部组织编制并提交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方案内容包 括施工准备情况(主要是人员、设备、材料准备情况) 、施工工艺 + (施工工艺要具有可操作性) 、保证措施(主要是技术、质量、安全、 环保保证措施) 。经技术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可在工程开工后实 施。 5 5、劳务用工管理制度、劳务用工管理制度 1、施工单位招用劳务人员必须进行安全、质量、环保、规章制 度教育,学习法律、法规及施工常识,尽快使他们适应施工环境, 掌握知识,在施工中发挥他们的作用。 2、劳务人员进入后,纳入正式职工的行列管理,签订劳务用工 合同,签订率必须达到 100%。 3、施工中的特殊作业,高、难、险的岗位
14、,应派有经验的正式 职工、技术骨干带领下施工,不得独立作业。 4、劳务人员不得从事控爆施工的爆破工,施工安全防护员不准 劳务人员担任,除此以外的工种需持证上岗的,应进行培训合格后, 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 5、严禁使用从事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不满三年、未经施工技术培 训的劳务工。 6、凡招用企业外用工施工中发生的伤害事故,都应按规定要求, 纳入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统计之内 。 7、项目综合办公室具体负责对劳务用工进行管理,并定期对劳 务用工情况进行检查。 + 6 6、检查表、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检查、申报和签认制度、检查表、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检查、申报和签认制度 1、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或专
15、职质量检查人员随时掌握工程的进展 情况,对施工的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进行技术指导、过程控制或现 场旁站。对每个工序及施工环节要进行严格控制,真正起到为施工 服务的作用。 2、现场施工技术或质检人员对每项工程严格执行施工工序,在 施工过程中严格掌握设计、技术指南、规范、验标、标准,不得随 意降低质量标准。 3、施工队质检员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把各种验收记录表填好 后,向项目专业质检员或质检工程师报验,经检验合格后向监理工 程师提出验收申请。检查表的质量由专职质量检查员代表项目的质 量部门进行质量验收评定,并且由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分项工程 负责人审核签认;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的自检,由
16、 于多属统计汇总,由相应的负责人审核签认。 4、各工班做到不合格工序不出手、不出班组,上道工序不合格, 下道工序不施工。 5、每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达到转换工序之前按标准要求及时进 + 行自检,自检不合格不允许转序和报检。 6、对转换工序的检查表、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应及时按工序 报检。 7、未能及时报检的工序工程不得擅自施工,凡擅自施工的视为 不合格工程,责任由擅自施工人员或单位承担。 8、对不听劝阻或说服人员擅自施工造成的损失由其负主要责任。 9、经报检合格的检查表、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经检验部门 或单位签认后,决定同意下道工序施工时,方可施工。 7 7、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验收制度、隐蔽工
17、程及关键部位验收制度 1、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要加强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工序的质 量检验,实施班组、部门、项目部三级检查制度,规范并实施检验、 记录、签字、验收程序,上一道工序质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道工 序。施工队质检员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提交项目专业工程师进行 专检,专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 2、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检验记录要齐全、真实、填写规范。 3、检查中发现与设计不符者的情况,工区负责人应及时报项目 部工程部、技术部及有关领导约请设计人员现场研究处理。对新工 艺需要增加隐蔽工程检查的项目由各工区会同项目部质量部与现场 监理商定办理。 4、隐蔽工程未经检查签证自行覆盖者不予计价,并
18、应揭开补验, 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损失,由各责任单位自负。 5、凡是施工过程中的隐蔽工程均要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证,经监 理工程师检查签证后才能隐蔽。各类隐蔽工程,应先由现场施工技 + 术人员自检合格后,填写检查证,备齐有关附件,经质量工程师检 查合格后,请工程监理到现场检查签证,再行决定隐蔽。重要部位 隐蔽时,应约请勘察设计单位派人参加检查签证。 6、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的检查验收,需要第三方参加验收的部 位,施工队质检员要提前 3 天向项目质量部专业质检工程师提出申 请,以便与相关方进行联系,避免影响正常施工进度。各方验收合 格,并签字齐全后方可进行转序。 7、隐蔽工程和关健部位转序前应及时拍摄工程
19、照片或录像,以 方便工程验收时进行查验或作为竣工验收资料。 8 8、成品、半成品保护制度、成品、半成品保护制度 1、施工单位应对职工进行成品、半成品保护的思想教育,提高 全员的思想认识和防护能力,并设专人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指导。 2、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或施工中必须建立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 在制定保护措施时,应考虑工程的特点及使用功能,工程所处的环 境及竣工交付的标准要求等。 3、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成品、半成品和竣工移交前的工程实施保 护,以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规定的要求,向业主交付满意的工程产品。 4、成品、半成品因人为或外界原因而出现的质量问题,应加以 维修、保护。 5、施工中的成品、半成品应随工
20、程施工的进展情况随时保护, 路面水稳层及时养护并封闭交通,沥青路面在未达到开通温度之前 做好交通封闭工作,防止过早开放交通导致路面结构层受损。混凝 土工程在拆模时应掌握时间及强度,防止拆模造成的缺陷等。 + 6、成品、半成品上堆料放物,都应轻拿轻放,并加以方木铺垫。 7、成品、半成品验收合格后,施工时必须防止施工机具如手推 车或铁锨损坏成品、半成品。 8、施工中若有局部成品、半成品破坏,应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 措施,以确保成品、半成品的质量。 9、各施工队,应管理好自己施工的工程,谁施工,谁管理,谁 防护。由于防护不到位造成的损失,自行负责。 9 9、材料、设备、构配件检验、储存管理制度、材料、
21、设备、构配件检验、储存管理制度 1、施工用的各种材料、设备、构配件的采购必须检查生产厂家 的生产合格证、生产能力,检查试验报告是否证明产品合格有效。 2、严格把好材料、设备、构配件的采购进场源头关,不合格的 不能进场采购,证件不清、来源不明的不能采购进场,确保进场后 的物资、设备的质量。 3、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后,严格按要求进行检验、复试及 进场的外观检验,经检验不合格的不能进场,立即退场,不合格的 材料不得随意放行使用。 4、经检验合格的材料,分类进行堆码整齐,怕潮湿的材料及容 易锈蚀的材料,应按要求苫、垫及覆盖,防止因受潮影响质量。 5、进场后的材料、设备、构配件应进行标识,严格保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市政 项目 工程 质量管理 计划 规划 制度 轨制 章程 1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