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地理必考知识点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地理必考知识点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三地理必考知识点分析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也说过:“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畏巨流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药,深化水底觅到骊珠。”说明,人们要想取得胜利,就不离开勤奋。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三地理必考学问点分析,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三地理必考学问点分析1 一、东亚: 中国西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 二、南亚: 印度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处:印度沙漠(塔尔沙漠); 三、中亚: 1、土库曼斯坦境内的卡拉库姆沙漠; 2、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中部地区; 3、哈萨克斯坦西部与俄罗斯交界处和中东部一小部分; 四、西亚: 1、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2、沙特阿拉伯境内大部分地区:北部内夫得沙漠、南
2、部鲁卜哈利沙漠; 五、非洲: 1、撒哈拉沙漠(世界上的沙漠); 六、大洋洲: 1、澳大利亚西部维多利亚大沙漠; 世界各区域资源分布: 一、东亚: 1、朝鲜境内有丰富的森林、矿产资源; 2、日本国内森林资源、水利资源、渔业资源丰富; 二、东南亚: 1、矿产以锡、石油为主; 2、种植业发达:(1)马来西亚:自然橡胶,油棕(第一); (2)印度尼西亚:胡椒,金鸡纳霜(第一); (3)菲律宾:椰子,蕉麻; (4)泰国:水稻; 三、南亚: 1、印度矿产主要以煤、铁、锰矿为主,分布在德干高原北部;另外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茶叶、小麦等出口; 四、中亚: 1、小麦,棉花,畜产品; 2、矿产丰富,种类多样,煤
3、,铁,石油(分布在里海沿岸); 五、西亚和北非: 1、石油资源丰富:分布在波斯湾沿岸以及伊拉克境内,储量占世界的一半,开采量为1/4,出口量第一: 2、特产:土耳其安卡拉羊毛、摩洛哥橄榄油、阿富汗紫盖皮羊毛、伊拉克椰枣; 3、北非的铁矿分布在利比亚、埃及与苏丹境内,磷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 1、矿产:金刚石、锡、钢铁、铝,铜(赞比亚),黄金(南非)、铁(利比亚),石油(尼日利亚)钿矿(南非); 2、水利资源丰富:世界其次; 3、动物资源丰富:狮子,大象,猩猩; 4、生物资源丰富:可可,丁香,剑麻; 七、西欧: 1、矿产:煤(大不列颠岛)、铁(大不列颠岛西海岸)、石油(北海)
4、; 2、旅游资源-人文景观,自然景观;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森林资源(第一); 2、水力资源; 3、矿产:石油(西伯利亚平原、东欧平原),自然气,煤(中西伯利亚高原、东海岸),铁矿(东欧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有色金属(锰铜铝锌); 九、北美: 1、矿产:煤(美国东北部),铁,石油,自然气,钢金铝锌-有色金属(美国西部); 2、森林(寒带针叶林,温带阔叶林),草场,水力美国; 3、加拿大森林(为原料,新闻纸加工),石油,铁,煤,镍(占世界80%),渔业资源丰富; 十、拉丁美洲: 1、矿产:石油(墨西哥东南沿海,委内瑞拉沿海),铁,锰(巴西高原东部),铜(智利世界最多),银(墨西哥安第斯山
5、脉); 2、水力:巴西高原; 3、生物:植物-森林(红木,乌木); 4、经济作物(咖啡,香蕉,甘蔗); 十一、大洋洲: 1、矿产-铁(塔斯马尼亚岛),煤(澳大利亚东部沿海); 2、稀有动物-鸭嘴兽; 十二、南极: 1、矿产-煤,铁,石油,自然气,生物,淡水; 2、生物-企鹅(鸟类),海豹,鲸,磷虾; 3、淡水水库; 十三、北极: 1、丰富生物资源:北极熊,海豹; 2、矿产:煤(30亿吨),石油(100-200亿桶),自然气; 高三地理必考学问点分析2 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气 (1)内力作用 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6、结果使地表变得凹凸不平。 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水平运动,形成褶皱山系,如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 垂直运动,引起地表凹凸不平和海陆变迁。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积累四种方式,结果使地表趋向平坦。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浆岩浆岩: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岩浆冷却凝固而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在地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后,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变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地幔深处)被
7、高温熔化成为新的岩浆。 2.山地的形成 (1)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 a)褶皱山褶皱:岩层的一系列波状弯曲。形成的缘由:地壳运动、内力作用。 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成为山岭,不少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成为谷地,不少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b)断块山断层:岩层断裂后发生明显位移,形成的缘由:地壳运动,压力、张力作用。 上升岩体形成地垒,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体形成地堑,如我国的渭河谷地、吐鲁番盆地。 断层处往往形成沟谷、河流,缘由断层处岩石破裂,易受侵蚀作用。 c)火山岩浆沿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形成熔岩高原;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心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8、,形成火山。 (2)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修建成本高,工程难度大。 a)运输线路结构:以马路为主,铁路为辅。 b)线路分布格局: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c)线路延长方向:迂回前进,线路弯曲程度和总长度一般大于相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3.河流地貌的发育 (1)河流侵蚀地貌与积累地貌 a)河流侵蚀地貌:溯源侵蚀,下蚀,侧蚀。(以河谷为例) b)河流积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山前),河漫滩平原(中下游),三角洲(河口)。(以冲积平原为例)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的冲积平原为聚落分布供应了有利的条件: a)足够的生产、生活用水 b)便捷的对外联系和运输 c)因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利于耕作,供应
9、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高三地理必考学问点分析3 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1.水体: 存在形态:固态、液态、气态 水体类型: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1)海水是主体(2)冰川是最丰富的淡水资源。但利用不多 人类主要利用的水体:陆地水中的淡水 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假如湖泊水位高于河流,则湖泊补给给河流。反之。 2.水循环: 三大水循环类型:海陆间的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其中海陆间的循环是最重要最完整的。其循环过程: 水循环的意义: (1)促进各种水体更新,维持全球水平衡 (2)调整各圈层之间的热量传输 (3)改造地表形态 (4)促进地球表层化学元素的迁移 二、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洋流
10、形成:盛行风是主要动力 类型: (1)按成因:风海流(主要)、密度流、补偿流 (2)按性质:暖流和寒流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一般也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寒流刚好相反。 分布规律: (1)冬季洋流的分布:图3.25;北半球中低纬度是顺时针的大洋环流,中高纬度是逆时针的大洋环流;南半球中低纬度是逆时针。 (2)西风漂流:在南半球高纬度海区,是的洋流。 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盛行西南风,所以是顺时针的大洋环流;冬季盛行东北风,是逆时针的大洋环流。 (3)北大西洋暖流:的暖流。使北极圈内出现不冻港。 洋流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促进凹凸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平衡全球热量。
11、 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2)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的影响:如,四大渔场的形成 寒暖流交汇形成:纽芬兰、北海道以及北海渔场。 受离岸风影响:秘鲁渔场。 (3)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4)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来自秘鲁旁边的海区,是赤道暖流向南流淌,引起秘鲁沿岸水温上升。 引起秘鲁、厄瓜多尔形成洪涝灾难;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旱灾。 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量的丰歉:以多年平均径流量衡量。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2.水资源的分布: 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亚洲。 水资源最少的大洲:大洋州。 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巴西。 我国位于第六位。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北多南少,东多西少,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 3.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影响经济活动、水资源利用历史的发展 4.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危机 用水措施:开源、节流 高三地理必考学问点分析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