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分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三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分析 努力造就实力,看法确定高度。不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只求“少丢分”,不说“得高分”!高考得高分的秘诀就是少丢分!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三历史必修二学问点分析,希望大家能够喜爱! 高三历史必修二学问点分析1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相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与第1课相同) 落实课标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条件 1、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面临猛烈的社会大变革,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带来思想的大解放, 2、物质基础:铁器和牛耕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促
2、进了商业旺盛和城镇兴起; 3、阶级条件:社会变革导致阶级关系变动,不同阶级的思想家分别对各种社会问题发表见解; 4、政治条件,王室衰微,诸侯纷争,没有一统的思想形态,各国基于争霸斗争和政治须要,纷纷网络人才,养士成风,宽松的局面为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创建了环境; 5、文化条件:私学兴起,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化局面,培育出大批学问分子,士人阶层壮大、活跃。 6、科技条件:自然科学领域成就突出,人们相识自然和折服自然的实力有所提高,这为古代的唯物论和朴实的辩证法思想供应了思想素材。 7、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创建和夏商周文化发展的奠基作用。 二、孟子、荀子与儒家 1、孟子:4个思想要点:仁政学说思想核
3、心;人性本善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养浩然之气和重义轻利的精神品行。评价: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尊为“亚圣”;孟子一书在唐代被当作经典,在南宋被列为四书,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2、荀子:4个思想要点:“明天人之分”与“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思想;“性恶论”;礼法并施与王霸兼用治国思想;民水君舟思想。评价:综合了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合理成分,是战国思想集大成者;在很长时期被视为儒家异端;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子和墨家 1、墨子的8点主见: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尚力、上天、节用、节葬。 2、评价:墨子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在战国时期成为显学;墨子思想曾被其他学派
4、广泛吸取征引;战国之后趋于没落。 四.庄子和道家 1、3个思想要点:哲学观点:齐物(任何事物本质相同);人生看法:逍遥(旁观、超然,无所恃);天人关系:不相胜(人必定听从自然)。 2、评价:不仅在思想具有重要贡献,在文学和美学方面也很有建树;他的寓言和散文蕴含哲理,具有奇妙浪漫风格,对后世文风有深远影响。 五.韩非和法家 1、5个思想要点: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心集权国家;社会是不断发展改变,今必胜古;主见变法革新;以法为本,主见法治。 2、影响:韩非的主见符合社会发展潮流,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心集权的封建国家,供应了理论依据。法家思想与
5、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六.兵家 1、吴起:文德与武备兼重的战略思想 2、孙膑:强调把握斗争规律,取得桂陵之战成功;重视人的作用;创建利己形势;著有孙膑兵法,军事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七、“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1、“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旺盛; 2、“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后世思想文化的基础,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构成了传统哲学的基础,法家变革的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因而,百家争鸣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
6、断作用。 高三历史必修二学问点分析2 先秦 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斗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详细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缘由,流派,内容,结局。留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医学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7、。 说明: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肯定要留意复习到位,特殊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趋势。此阶段也可以和秦汉或者明清时期结合起来考察。 秦汉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化成分裂 1、秦统一天下的必定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心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缘由。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化。
8、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暴政、思想专制) 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2000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点。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实?(统一的国家格局;君主专制中心集权的政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对外沟通的开放格局;以儒家为主体重伦理的思想格局;以应用技术为主的世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格局。) 隋唐 隋唐封建社会的盛和衰 1、隋大统一的历史缘由。秦和隋的相像性。 2、隋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3、全面细致的识记大运输河的分段、起止点、沟通河流。理解大运输河开凿的缘由,影响。正确看待历不同
9、人物对大运输河的评价。 4、多方面(从统治者作为,从制度,从科技,从水利,从民族交往,从中外沟通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缘由和启示。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活动和评价。 6、深化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实施缘由、目的,作用和其间的联系,后来的破坏。 7、全盛时期的表现(经济、政治、民族、对外、文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8、长安和扬州。 9、唐中心政权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史实,共性。与汉民族关系的异同点。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10、唐朝对外交往和汉的不同之处及其成因。对外沟通的详细史实。 11、深刻理解两税法的实施和影响。 12、多方面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缘由
10、和启示。 13、唐文化:唐诗、韩愈和柳宗元。莫高窟,绘画,书法,封建教化,医学,孙思邈和唐本草。 说明:历来是高考之重点和热点区域,应留意。核心是盛与衰。 高三历史必修二学问点分析3 1、封建盛世局面 (1)文景之治:西汉初期,很留意吸取秦亡教训,再加上汉初经济窘况等因素,使汉初文帝、景帝能够从稳定统治秩序大局和复原社会经济的现实须要动身,推行养精蓄锐政策,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出现了“文景之治”第一个盛世局面,为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2)光武中兴:东汉光武帝在位期间,留意调整统治政策,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实行重用文臣、扩大尚书台、裁并官衙、削减官吏等措施,使全国出现了较为安定的“光武中
11、兴”局面。 (3)贞观之治:唐太宗继位后吸取隋亡教训,正确相识君民关系,擅长招贤纳谏,调整统治政策,从而使其在位时社会稳定,政治较清明,经济复原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加,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 (4)开元盛世:在唐太宗治理国家的基础上,经过武则天的推动,到唐玄宗开元年间,政治安定,社会经济接着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5)康乾盛世:清朝前期,中国封建制度虽已走向衰落,但在康熙、乾隆帝统治时期,也实行过一些复原经济、缓和冲突的政策,同时,在反击外侵、平定国内少数民族叛乱的斗争基础上,加强了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管理,一度形成“康乾盛世”的局面。从中国历史发展的纵一直看,“康乾盛世”的发展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值得确定。从世界横向发展来看,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英、法、美等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专政,工业文明渐渐取代农业文明,近代的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因此,“康乾盛世”与世界潮流相比不宜夸大。 高三历史必修二学问点分析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