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科版 (3).docx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科版 (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科版 (3).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内容】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2-4页。【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二)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教学重、难点】 重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难点: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小砖块、木块各一个。 小组实验一:水
2、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苹果、橡皮),实验记录表一(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苹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硬纸板,实验记录表二。 小组实验三:水槽,回形针10枚,木块3块,透明胶带,实验记录表三。【展示课前要求】 检查实验物品:一个水槽、一个硬纸板、一个材料盒、抹布,三份实验记录单。 成立合作学习小组:1、分组(确定4人一小组) 2、分工(选出组长、记录员、纪律员、中心发言人各一名)【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师:(出示课件)同学们,文彦博树洞取球是留传千古的故事。谁来说说文彦博是用什么办法从树洞中取出球的呢?(学生回答)师:如果掉
3、到树洞中是铁球,那还能用这个办法吗?为什么?(生:铁球是沉的) 师:是的,分不清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时是会闹出笑话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问题。(出示课题,同时板书) 二、揭示实验正确操作方法及沉浮概念: 1、教师出示小砖块,请学生猜测砖块在水中的沉浮,那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呢?(生答:可以做实验进行验证。),那我们实验验证正确的操作是什么呢?从而导出实验正确操作方法,同时老师演示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轻轻把砖块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在水中的停留情况。 2、小结:物体在水中静止后接触容器底部的现象就叫“沉”,可用符号“”表示,同时板书:沉“” 3、再出
4、示木块,先让学生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让学生上台根据操作要求验证木块在水中沉浮状态,观察它在水中的停留情况。像这样,物体在水中静止后不接触容器底部的现象就叫“浮”,可用符号“”表示。 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把物体放入水中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说明:在这里我选择的是木块,因为后面实验一里面有猜测塑料块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所以在这儿我回避了塑料块。) 三、探究实验,得出结论 (一)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谈话:那现在你们想不想研究更多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呢?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苹果、橡皮。 2、请同学们根据已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科版 3 年级 下册 科学教案 1.1 物体 水中 还是 教科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