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历史期末考试总知识点归纳分析.docx





《2022年高一历史期末考试总知识点归纳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历史期末考试总知识点归纳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一历史期末考试总知识点归纳分析 课后必需仔细完成课后练习,充分利用课本学问来解题,对于自己所做的试题务求理解应用(变通)。不仅要牢记学问,更注意敏捷运用学问,因此,要注意平常积累,做好充分的打算。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期末考试总学问点归纳分析,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总学问点归纳分析1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记: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运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
2、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意自家基本生活的须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持续的重要缘由:自然经济的坚固存在。 (其次课)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 2.东汉杜诗独创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 3.魏晋南北
3、朝独创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 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独创了珐琅彩。 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着名的丝织业中心,运用花楼机机构困难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着名的商帮: (4)西汉:
4、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着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宝)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
5、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许久实行的根本缘由: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须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主动作用:爱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卑视商人,浩大的官营手工业。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应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清代始终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
6、: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的后果:阻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刚好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学问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总学问点归纳分析2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知道都江堰、翻车、筒车;知道古代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4课) (1)耕作方式:原始社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起先运用铁农具和牛耕。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
7、犁。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2)水利浇灌:我国古代始终很重视农业浇灌,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人们还创制和改进了农业浇灌工具,如曹魏时的翻车、唐朝时创制的筒车。 (3)土地制度:奴隶社会一切土地属于国家,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井田制”。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限制土地买卖。(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2、列举纺织、冶金、陶瓷等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相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2课) (1)纺织业: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唐朝汲取了波斯的织法和风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历史 期末考试 知识点 归纳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