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政治《经济生活》基础知识(2).docx
《2022年高一政治《经济生活》基础知识(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政治《经济生活》基础知识(2).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一政治经济生活基础知识(2)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基础学问:第三课: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 1.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是指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通常被称为广义农业。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的地位,起着基础的作用: (1)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生产,特殊是其中的粮食生产干脆关系着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和国家的粮食平安。农业除了供应粮食,解决人们吃饭问题外,还为城乡居民供应大量的副食品。 (2)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农业。农业为工业供应大量的农产品原 料,为工业品供应重要的市场,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供应富余的劳动力,为国家建设供应相
2、当多的资金积累。 可见,人民生活的改善,国民经济的增长,最终都取决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我们必需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养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 3.其次产业 其次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一产业和其次产业是两个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最基本的部门,它们构成了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 4.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确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的水平。工业的主导作用表现在: (1)工业为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供应必不行少的物质技术装备、能源动力、大
3、量的原材料。其中尤以供应物质技术装备的作用最为重要。 (2)工业为人们供应基本的生活消费品,除去食品工业产品外,主要满意人们的穿和用。 (3)工业是国家积累的重要来源,也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5.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它是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供应 服务活动的各种行业的总称。第三产业一般不生产有形的物质产品,而是为社会生产和 人民生活供应服务,因此也称为广义的服务业。 第三产业的兴盛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当代世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记之一。 6.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
4、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地推动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2)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 。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7.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 产业结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不断发展改变的。20世纪40年头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一大批高新技术崛起,并在各个产业部门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引起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1)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发达国家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普遍下降到3%以下。 (2
5、)新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著提高,传统工业在新技术的基础上更新改造,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在现代工业中,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在成为一个新的主导产业群。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多下降到30%以下。 (3)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工农业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物质财宝增多,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建了足够的物质条件。一方面为第三产业的发展供应了先进的技术装备和丰富的生活必需品,另一方面为第三产业的发展供应了足够的劳动力。因此,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
6、上升。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 8.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为了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我国正在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谋求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推动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实力,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平安农业的道路。这是完成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
7、之路。 (2)调整和提高其次产业,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要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晚化升级,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改造提高传统产监紧密结合起来,根据产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原则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提高工业的整体素养和国际竞争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主动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这就是改造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呈现代服务业,明显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会计、询问和法律服务等行业,主动发展国际服务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9.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就业
8、的影响 社会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是亲密联系的。随着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必定发生相的改变。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批富余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进入其次产业和第三产业。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特殊是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兴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丈批富余劳动力从其次产业进入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大幅度上升。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崛起,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导力气。 10.现阶段劳动就业的良好机遇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自日大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劳动者的就业冲突日益突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事
9、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 在解决劳动就业问题上,我们既要看到面临任务的艰难性,更要看到面梅的良好机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劳动者创建了广袤的就业机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培育数以亿计的高素养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特地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劳动者供应了很多新的就业机会。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就业的影响有利有弊。从长期看,从整体上看,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供应了很多新的就业机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由于贸易的增长,大量外资的引进,特殊是发达国家制造业生产基地加快向我国转移,我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这对我国现阶段的劳动就业产生主动的影响。 (3)
10、政府的就业政策,更有利于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政府实施主动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整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这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型劳动就业体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也为解决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供应了根本保证。 11.劳动者就业途径和就业方式多种多样 (1)就业是具有劳动实力的公民在法定的劳动年龄之内(男1660周岁,女1655 周岁)依法从事某种有酬劳的社会职业。 (2)在我国改革开放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劳动者选择职业的范围 是极为广袤的。劳动者的就业途径多种多样,无论是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全部制企业、三资企业、私营
11、企业工作,还是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都应视为就业。 (3)劳动者的就业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包括固定工、季节工、临时工小时工、轮岗工等。 12.劳动者要正确解决择业问题 就业是个人进入社会并作为社会成员参加社会生活的新起点,职业选择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的环节。正确选择职业将为个人一生的顺当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 劳动者要正确解决择业问题 ,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既要考虑个人的职业志向,又要考虑社会的须要。 (2)既要考虑经济待遇,更要有精神的追求。 (3)既要了解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要考虑自身的主观条件。 13.新型劳动者和创业者必备的基本素养 就业与创业密不行分。人们可以在就业过程
12、中创业,也可以在创业过程中就业。 实践表明,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必需提高就业实力、创新实力和创业实力。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专业技能素养、身体心理素养和创新实力素养,是新型劳动者和创业者必备的基本素养,也是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必需具备的基本条件。 14.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在我国,劳动者的权益是由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并有相应的法律保障和物质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是指劳动者依照劳动法律行使的权利和享受的利益。我国的劳动法依据宪法对劳动者享有的权利作了详细的规定。 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_1)同等就业和选择职业;(2)取得劳动酬劳;(3)休息休假;(4)获得劳动爱护;(5)接
13、受职业培训;(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8)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15.我国劳动者依法履行的义务 劳动者在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需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劳动者的义务是指劳动者必需履行的责任。 依据劳动法规定,我国劳动者依法履行的义务有:(1)完成劳动任务;(2)提高职业技能;(3)执行劳动平安卫生规程;(4)遵守劳动纪律;(5)遵守职业道德。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不行分别,两者是统一的。任何权利的实现总要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 16.劳动合同制度与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制度是我国一种法定的用工制度。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
14、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签订劳动合同,目的在于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法律关系,使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通过书面合同形式确定下来。劳动合同依法订马上具有法律约束力。 17.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 在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经常会因劳动权利、义务问题产生冲突引起争议,即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四种。 (1)协商是争议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同等的基础上自行协商解决争议。协商只是劳动争议处理的一种选择程序,而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以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调解
15、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在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支持下,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用民主协商的方法解决争议。调解方式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也不是必经程序,当事人一方可以干脆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于调解不成后再申请仲裁。 (3)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实行公断与裁决。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最重要的环节,是法定的必经程序。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实行一裁终裁,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4)诉讼指劳动争议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后,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劳动争议的诉讼,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最终程
16、序。 学习贯彻十七大有关精神 1.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3.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基础学问:第四课:国家财政与依法纳税 1.财政和财政收支 (1) 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活动。 (2)国家要履行她的职责,完成它的任务,必定要有财力上的保证。国家通过征税等所取得的收入,就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有多种方式可以取得,主要有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入和债务收入等。 (3)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对所获得的收入进行开支,就是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划分,可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化、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生活 2022 年高 政治 基础知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