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资料 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此时复习力学部分学问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须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须要同时提升实力,填补学问、技能的空白。那么有关高考政治学问点复习资料怎么写?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考政治学问点复习资料,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高考政治学问点复习资料1 一、国体 1.国家(含义;属性) (1)含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构。(或者说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2)属性:具有主权属性、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国体 (1)含义: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
2、国家中的地位。详细地说,就是国家政权驾驭在哪一个阶级手中;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2)确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确定国家的性质。 (3)推断标记:国家政权驾驭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这是推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记。 3.民主 (1)含义及其阶级性:是指在肯定阶级范围内(统治阶级内部),根据同等的原则和少数听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是国体(“在肯定阶级范围”,即统治阶级内部)和政体(“根据同等原则和少数听从多数原则)的统一。民主具有显明的阶级性,抽象的、完全的民主和全民的民主是不存在的。 (2)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3、。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分、相互对立的。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另一方面,民主和专政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4.国家职能: (1)含义:是指国家在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中所负的职责和功能。它反映了国家活动的基本方向、根本任务和主要任务。 (2)分类:对内职能(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对外职能(保卫职能和交往职能) (3)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性质确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5、我国的国体: (1)名称及含义: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 (2)首要标记,阶级基础:
4、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记。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包括工人、农夫、学问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基础。)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4)特点及优点:广泛性和真实性。第一,民主具有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和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的广泛性。其次,民主具有真实性。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高考政治学问点复习资料2 我们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
5、独创,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记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日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缘由,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涵性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缘由: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中华文化的包涵性。 (2)包涵性: 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汲取、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主动成分。 意义:这种文化的包涵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谐的关系中
6、沟通,增加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4.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亲密相关。 (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才能创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今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在接着更加壮美的篇章。 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第6、7、8点组合) 6.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
7、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记之一。) 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意实际运用,具有行好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意义:中华民族在相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建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才智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建力的生动体现。 7.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1)成因:我国幅员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沟通、相互借鉴、相互
8、汲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8.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9.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1)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调。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地位:它们都足中华文化的珍宝,都是中华民族的傲慢。 (3)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建中华文化。 (4)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合力。 高考政治
9、学问点复习资料3 【一】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运用价值和价值 运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意人们某种须要的属性。 (留意:有运用价值不肯定是商品,商品必需有运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留意:运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3)商品是运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行 运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担当者,没有运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运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运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二】 1、货币的产
10、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肯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别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了解 3、货币的职能 (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A、价值尺度职能 (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 (缘由: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所谓价格是通过肯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状况下,商品价格
11、与价值成正比。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须要现实货币。 B、流通手段: (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要留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需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2)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流通中所须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须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这表明:流通中所须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
12、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5、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 (2)纸币的含义:它必需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运用的价值符号。 (留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里须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二是国家强制运用的。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缘由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随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需以流通中所须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 (2)通货膨胀指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13、假如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须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或社会经济秩序。 (留意:通货膨胀的产生缘由许多,不仅仅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等。) (3)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的下跌的经济现象。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 点击查看:中学政治学问点总结及学习方法 【三】 (一)信用工具: 1、结算的方式:(1)现金结算(2)转账结算。 2、常用信用工具: (1)信用卡: A、含义: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B、优点: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削减
14、现金的运用,简化收款手续,便利购物消费,增加消费平安,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C、其中银行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2)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托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肯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二)外汇和汇率: 1、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推断汇率上升和跌落的标准:假如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上升,外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反之,亦然。 3、汇率改变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
15、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1)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A出口削减,进口增加;B外资投资成本增加;C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D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E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2)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A出口增加,进口削减;B外资投资成本降低;C增加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从产生看:货币是商品交
16、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本质看: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职能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从重要性看:在肯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宝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安排、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肯定意义上是财宝的象征;(2)对金钱要取之有道,要通过正值手段赚钱,靠诚恳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3)用之有益,要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4)用之有度。花钱要有所节制,要分轻重缓急。 【四】 一.发展生产、满意消费 1.生产与消费 (1)生产确定消费生产确定消费的对
17、象生产确定消费的方式生产确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建动力。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动力)。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须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建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主动性。 (3)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各环节间的关系 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安排、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各环节间的关系:A.干脆生产过程是起确定作用的环节;B.安排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重
18、要的影响;C.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必需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缘由。 A.解决主要冲突的要求(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须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冲突是社会的主要冲突)B.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C.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D.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E.才能不断增加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坚持党的基本路途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需全面提高劳动者素养。科学技术是
19、第一生产力,必需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高考政治学问点复习资料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的含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2、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 (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长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是立体的文化,凝固的艺术,一个民族的建筑无不体现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和色调。我国古代建筑成为呈现我国传统文化
20、的重要标记。 (3)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绚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传统思想的继承:中国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首先观念。中国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今日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3、传统文化的特点、作用 特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详细内容又能够因时而变。传统文化具有显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由于传统文化的这一特性,人们对本民族有着剧烈
21、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改变,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假如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意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主动作用。反之,假如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所以,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主动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盛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建新生活。 5、继承传统文化正确看法
2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继承标准)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主动向上的内容,要接着保持和发扬;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内容,加以改造或剔除。 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1)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定要求。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 (3)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社会制度的更替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对文化发展
23、产生重要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觉和独创都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例如:当代信息技术) (3)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不但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4)教化在文化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 教化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建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化方式的不断变革,教化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高考政治学问点复习资料5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一、世界文
24、化的多样性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文化多样性,主要指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详细表现。 (2)文化多样性,可见诸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3)在世界文化多样性中,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传统节日和习俗,我们可以领会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文化遗产不仅对于
25、探讨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呈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宝。 世界遗产的分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如何理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确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性和特征。 (2)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
26、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3、敬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看法: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敬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敬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旺盛进步。 (2)敬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必要性) 敬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敬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敬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敬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旺盛的必定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敬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
27、础。 (3)敬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敬重文化多样性、敬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需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同等的原则。在文化沟通中,要敬重差异,理解特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旺盛。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自暴自弃、盲目崇拜异质文化的错误倾向。 只有在民族同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相互敬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个更加丰富多彩,充溢朝气与活力。 二、文化在沟通中传播 1、文化传播及其主要途径 (1)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沟通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肯定的方式传递学问、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全部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
28、播的途径 商业活动。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沟通,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沟通文化。 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教化。教化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学问。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干脆的文化传播方式。文化传播是教化的重要功能。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2、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1)传媒的含义及发展 含义:文化传播总要通过肯定
29、的媒介才能实现,这些传播的媒介,就是传媒。传播媒体、传播技术是文化传播的物质保证和实现方式。 发展: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媒大体经验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传媒真正起先面对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记的。 (2)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大众传媒 含义: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功能: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合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文化沟通的意义: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4、文化沟通的看法:做中外文化沟通的友好使者。我们既要热忱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汲取各国优秀的文明成果。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加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做中外文化沟通的友好使者,是时代给予我们的使命。 高考政治学问点复习资料第20页 共20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