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教案 .pdf
《2022年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教案 .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课第一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荣誉权;明确公民不得侵犯他人的名誉权。能力目标: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哪些是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荣誉权的行为。提高依法维权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珍惜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尊严,增强自尊心。懂得尊重他人,维护他人的名誉。增强依法维权意识。本课地位 :本课分别介绍了人格尊严权与名誉权。教学重难点 :人格尊严不可辱,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学生分析 :现实生活中侵犯学生人格尊严权的行为时有发生,但由于学生对人格尊严权认识不足, 因此不能意识或分辨出一些行为已侵犯了自己的人格尊严权,依法维护
2、自己的人格尊严权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加强学生对人格尊严权的了解、认识十分必要。教学设计:材料投影:(礼记儒行:“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译:读书人宁可死,也不能接受侮辱,形容宁死不屈的节操。)不食嗟来之食春秋时齐国连年灾荒,有个叫黔敖的富户在路边设了一个粥摊来周济逃荒的穷人。一天,黔敖看见一个人用袖子蒙着脸,拖着鞋子,没精打采的走过来,就高声喊道:“喂,来吃粥。”来人抬眼看着黔敖说:“我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样的地步。”说完他辞谢了黔敖又向前走了,终于饿死在路边。教师:看完上述材料,结合本课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这种行为?材料说明什么道理?学
3、生 1:人应自立,自己养活自己,人格尊严不可辱。学生 2:人格尊严比生命还重要,启示我们做一个有骨气,有尊严的人。教师:这段材料说明人格尊严不可辱。板书:一、人格尊严不可辱1什么是人格尊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9 页教师:尊严,通常与人格的尊重相联,以相互间的尊重为前提。尊严,是人的一种情感需要,不容冒犯。拥有尊严的人,是做人有原则的人,是有骨气的人。他不因饥饿而食嗟来之食,不因位卑而委身于权贵,不因力单而为强暴屈服。维护尊严的人,都是自尊心、自信心极强的人。人和动物的区别之一在于人有思想,有自尊,有受人尊重
4、的需求。现代社会,法律赋予每个公民人格尊严权。任何人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人格尊严权。2人格尊严权具体表现人格尊严权集中表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我们先学习名誉权。导读: P35有关信用审查制的小字资料。教师: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用自己的话谈谈人格尊严权中的名誉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二、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学生:名誉就是名声,材料里是大家对市民信用信誉的评估,名誉越好,贷款越容易。申请信用卡、保险、贷款、找工作等。教师:信誉是一方面,还有什么?学生:还可以是品德、才干、声望等社会评价。教师:那好,请同学们再看看书,给下个定义好吗?1、什么是人
5、的名誉学生: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教师:很好。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或者也对他人进行评价,每个人一生中都处在这种评价中,而且,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好的评价,如诚实、正直、善良、聪明等等,有了好的名誉,也就有了人的尊严,因为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活动:播放录音(节选2004 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位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而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散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教师:大家
6、猜一猜,他是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9 页学生齐声:袁隆平师:谈到他,作为中国人我们为之自豪。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袁隆平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袁隆平为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社会给予他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良好的名誉。这使他赢得了中国人甚至全球人的尊重。2公民享有名誉权的意义袁隆平同志为什么被大家甚至世界所尊重,你能讲讲你所知道的他的事迹吗?学生答略。教
7、师:袁隆平每年掌握着几千万元科研经费,生活却极其简朴,他没有名车豪宅,没有海滨别墅,他就与50 多名工作人员吃住在基地。基地坐落在三亚市东郊荔枝沟警备区农场,没有水泥公路, 一条机耕路弯弯曲曲,坑坑洼洼, 在这里没有职位高低,院士、 研究员、博士、研究生一律下田。袁隆平的儿子、儿媳大学、研究生毕业,跟大伙一样,天天下地,默默工作。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袁隆平具有很好的人品。教师:是啊,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品行和表现。同学们都希望自己有个好名声,这就取决于我们必须有良好的品行和表现。同学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啊!但这里又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品行优良者并不总是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请看教材P36
8、-37 大江的委屈。讨论:(1)小明侵害大江名誉的行为会产生哪些影响?学生 1:大江很伤心,人格尊严被侵犯,而且较委屈。学生 2:周围同学可能议论指责大江,友谊受损。学生 3:和睦团结的班风受到影响,大家彼此缺乏信任等。(2)你对同学们的议论有什么看法?学生 1:大伟和小辉的看法不对,小敏说得对,小明的行为既不道德又违法。学生 2:小明应公开道歉,他肯定违法了。学生 3:大江是一个宽容大度的人。小明若知错改正,可以宽容;若不知错,大江应该依法维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9 页教师:同学们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人格
9、尊严分为自尊和他尊两个层面,人的名誉权受法律保护, 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侵害名誉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我们要与侵权行为作斗争。3 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有何危害?侵害名誉的行为会给个人、集体带来危害。你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名誉权被侵犯的事例吗?学生 1:上次同桌的钢笔不见了,他硬说是我弄丢的,后来又说是我偷的。还好最后找着了。学生 2:电视上播过,村长竞选过程中,有个候选人到处造谣惑众,说对手的坏话,被抓了。教师:侮辱,诽谤等侵害名誉权的行为,轻则违反道德舆论的谴责,重则触犯法律,承担民事甚至刑事责任。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39 超市事件后思考:1保安的所作所为错在哪里?2若你是
10、法官,会如何判决?学生答略。教师:按照法律规定,唯有司法机关为执行公务,依照法定程序(县级公安机关签发的搜查证等)方可对公民身体和住宅进行搜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 条规定,“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法律赋予公民保护自己名誉的权利,一旦有人侵害我们的名誉,我们有权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名誉,同时,我们也一定要做到尊重他人,绝不做有损他人名誉的事。欣赏: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墨子品行是一个人的内在,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莎士比亚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
11、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9 页不论用什么方法获得名誉,如果没有品格来扶持,名誉终必归于毁灭。华盛顿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有些同学,利用他人的缺陷给他人起外号,这种行为实际上侵犯了他人的( B )A荣誉权 B. 名誉权 C. 姓名权 D. 生命健康权2、某学校一学生寝室丢失了物品,老师怀疑是本学校的学生所为,经过调查在毫无结果的情况下, 让同学在班级投票 “选小偷” 。这种做发( C )A.保护了同学的财产所有权B.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C.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D.是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手段20XX年 5月 30 日,杨某收到一条手机短信, 内容充斥着侮辱、 谩
12、骂和恐吓,给杨某造成可极大的精神痛苦和刺激。通过调查发现短信发送人后, 一些亲戚朋友建议杨某实施报复, 而杨某则主张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后来,经过法院审理、判决,其结果是短信发送人向杨某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500元。据此回答 34 题:3、该短信发送人的行为( A )(1)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2)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不道德的行为(3)侵犯了公民的通信秘密(4)是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A.(1)(2) B.(3)(4)C.(1)(2)(3)D.(2)(3)(4)4、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D )A. 法律是解决矛盾纠纷的唯一手段B.学习法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制裁他人C.法律意识强的公民享有的
13、权利就多D.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5、某校初二学生张某和李某星期天去乒乓球馆打乒乓球,玩了三个小时后,他们付了钱,交回乒乓球拍后准备回家。但是出门时被报案人员拦住,以两副昂贵的乒乓球拍丢失为理由,强行将二人脱去外衣,对其身体和背包进行搜查。你认为两位中学生应该( D )A.忍气吞声B.纠集朋友到乒乓球馆大吵大闹,使其无法正常营业C.对报案人员进行打击报复,使其付出代价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9 页D.寻求法律帮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6、某中学为了方便管理,规定交费多的同学与交费少的同学穿着不同颜
14、色的校服,以区分“贫富”学生。对于学校的这一做法,你认为这一规定( D )A.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B.体现了学生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C.属于正当的学校保护D.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7、某村村民张某因为个人恩怨,购置高音喇叭、扩音器等广播器材,自命为“人民广播站”,在村中以广播的形式,散布时任村委会主任李某贪污受贿、盗窃及村霸等“十大罪状”的谣言。对张某行为的评价,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张某的行为是在行使自己的权利B.张某的行为是在打击贪污等犯罪活动的有效方式C.张某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D.张某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8、某校班主任每周组织一次“最好”和“最差”学生的评选。热按
15、后把表现最好的同学安排在前排,而最差的则安排在最后的墙角边。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D )(1)该做法有利于加强课堂管理(2)该做法有损学生人格尊严,应坚决制止(3)该做法不科学,但也不违法,不提倡,也不必禁止(4)该做法属于违法行为A.(1)(2) B.(3)(4) C.(1)(4) D.(2)(4) 9、下列行为不属于侵犯公民名誉权的有( C )A.王林和李明由于一件小事产生分歧,王林就对李明不满, 故意在同学中造谣B.说李明曾在书店偷窃书籍C.王某由于考试不及格,老师在班级队会上批评王某时说 “你真笨,像蠢猪”D.法院对犯罪分子公开审理E.某校一学生寝室丢了东西,老师怀疑是本校师生所为
16、,在查无结果的情况下,让同学们投票“选小偷”10、某班级班主任想组织一次“民主测评会”,让学生不记名投票,在全班选出“最不受欢迎的同学”。若你是班级中的一员,面对这种情况,你应该( D )A.按照班主任的要求认真填写选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9 页B.在选票上写上自己不喜欢的或者认为有许多缺点和毛病的同学的名字,这样还可以帮助他改正自身的缺点和毛病C.向法院耆宿,请求法院给予刑罚处罚D.即使劝阻班主任的做法,因为这样做有损班级同学的人格尊严,是一种违法行为11、某人到公司去应聘被拒绝,因为在他的档案中有一次考
17、试作弊的记录。这件事告诉我们( D )A.要保护自己的隐私权B.肖像权对我们很重要C.姓名权不能乱用D.要珍惜自己的名誉二、问答题初二学生小李和小郑逛超市被怀疑偷东西而遭到保安人员非法搜身。请问保安人员的做法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商场的东西失窃,保安人员是否有权进行搜查?为什么?如果你遇到上述这种情况会怎样处理?答案:(1)保安人员的做法是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和名誉权的违法行为。(2)无权进行搜查。 因为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 不受任何搜查、 拘禁和逮捕。 司法人员在办案的时候需要搜查公民的身体, 必须出事搜查证, 并只能是为了收集证据或查获犯罪嫌
18、疑人。报案并非执法人员。(3)对保安人员的非法行为进行告诫,阻止其侵权行为的发生;可要求其赔偿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恢复名誉;必要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教学目标:了解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内容,懂得珍惜自己的名誉,增强依法维权意识。教学重点:人人享有尊严权,法律维护我们的名誉权教学难点: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名誉权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名誉权的义务。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体验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导入新课:广州白云机场有一乞丐在行乞时,有一个乘客鄙夷的将施舍的钱用力的扔在乞丐的脸上,该乞丐不满这种施舍态度,认为有伤他的自尊,他说:宁可饿死、冻死也不需要这种
19、施舍。这件事被挂在了网上,许多网友发表了评论,为乞丐要尊严而喝彩,这说明人人都有人格尊严。今天我们学习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的第一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第一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一、人格尊严不可辱(板书)活动:小光的案例分析目的:通过对分析,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人格尊严,都有受人尊重的要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9 页要求:学生阅读材料(见教材34 页) ,思考并回答问题:(1)小光父亲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2)班主任郭老师的行为侵害了小光的什么权利?(3)谈谈你对此事件的看法?(4
20、)如果你是小光,会有什么感受?教师指导,总结: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它是作为“人”应该享有的最起码的底线权利。 在现代社会中,作为“人” 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和权利,它集中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人格尊严不可侮,侮辱者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学生看“相关连接”的内容,了解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二、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板书)1、公民享有名誉权的意义(板书)导读 P35 有关信用审查制小字资料,边看边思考, 用自己的话谈谈人格尊严权中的名誉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教师小结: 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 声望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
21、严。材料里是大家对市民信用信誉的评估,名誉越好,贷款越容易等。 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 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良好的名誉不但可以获得社会和他人更多的尊重,而且还可以获得经济利益。2、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犯(板书)活动: “大江作弊”案的分析目的; 通过活动, 使学生认识到人的名誉是受法律保护的,侵犯他人的名誉权,既违背道德。也违反法律。要求:学生阅读P35、36 页的材料,分组讨论:(1)在老师调查前,小明侵害大江名誉的行为会产生哪些影响?(2)品行优良者就一定会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吗?(3)面对不公正的评价你该怎么办?(4)你对大伟,小辉,小敏的观点怎么看?(5)你会采取大江的做法吗?为什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教案 2022 人人 享有 人格尊严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