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煤矿自动化和通信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煤矿自动化和通信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煤矿自动化和通信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煤矿自动化和通信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 :详细介绍了煤矿自动化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煤矿自动化和通信技术的功能特点,提出了今后要解决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关键词】 :煤矿自动化。调度通信。工业以太网。GEPON 。矿井无线通信 1、煤矿自动化和通信的发展历程 1.1 煤矿自动化我国的煤矿自动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 世纪 60 年代,当时煤炭工业部调集了全国煤炭行业中研究电子和电气控制的技术骨干,在开滦矿务局范各庄矿成立了我国煤炭行业唯一的专业自动化研究所。当时受控制器件的限制,煤矿的自动化只能用继电器实现简单的开停和闭锁控制,且控制器体积庞大,安全性、可行性差。20 世纪 70
2、年代和 80 年代中期,晶体管和逻辑电路逐步替代了老式继电器,成为自动化控制的主要器件,从而大幅度缩小了控制器的体积,改进了控制的功能,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始,单片机因其强大的运算和逻辑控制能力,迅速替代了晶体管和逻辑集成电路,成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了对煤矿设备的实时控制。这个阶段,相继出现了以各种单片机 (如 280,51 系列芯片等 )为控制核心的各类煤矿专用监测控制系统,与之相配套的各种基于单片机原理的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也被迅速地研发出来。可以说从这时开始,煤矿自动化控制和监测系
3、统才真正进人实用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形成的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单元的专用监控系统,基本上还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这些系统内部的信息传输以简单的调制方式为主,如模拟形式、基带形式、FSK形式或载波形式等,传输速率从600 一 9600hi 口 S 不等,采用的传输电缆为矿用屏蔽电缆。各系统之间很少有信息交换,往往是各系统独立工作。每个系统的维护使用部门也不尽相同,如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多由运输区使用维护,安全监测系统多由通风区使用维护,生产监测系统多由调度室使用维护。 21 世纪初,随着以工业以太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崛起,用高速信息网络来传输煤矿各专用监控系统之间的信息变成现实,各专用监控
4、系统内部之间的信息传输也逐渐为总线传输方式所代替。eAN 总线、 Rs232 和 R 弘 85 等总线传输方式在各系统内部的信息传输中被广泛使用。高速信息通道的建立,为煤矿各专用监控子系统的集成及过程实时监控提供了可能,从而使煤矿自动化系统的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1.2 矿井通信矿井通信是煤矿生产指挥必须具备的手段,煤矿是多工序、作业点分散的大型生产企业,很难用一种通信系统、一种通信方式来覆盖全矿井。煤矿通信按使用方式分为矿井固定通信和移动通信。按使用区域分为全矿井调度通信系统和矿井局部通信系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5、 页,共 5 页我国早期采用防爆磁电电话机作为矿井调度通信,20 世纪 80 年代开发了矿用模拟程控调度通信系统, 90 年代又开发了数字程控调度通信系统,井下装机容量可达数百门,已能满足各种煤矿的矿井调度通信主要需求。矿井移动通信主要有矿用透地通信系统、矿用漏泄通信系统、矿用感应通信系统、矿用载波通信系统、矿用小灵通通信系统和矿用CDMA 通信系统等。矿用透地通信系统主要应用于应急救灾通信,矿用漏泄通信系统、矿用感应通信系统和矿用载波通信系统主要应用于局部通信,矿用小灵通通信系统和矿用CDMA 通信系统应用于全矿井无线通信 2、煤矿自动化技术我国煤矿自动化走过了一条早期用继电器实现简单的开停
6、和闭锁控制,逐步用分立晶体管电路、小规模集成电路、单片微机进行技术升级,实现较复杂的系统控制之路。煤矿大部分矿井都形成了煤矿安全与生产监控系统、矿用带式输送机电控系统、矿用电力监控系统等专用监控系统,并以高速监控网络整合形成综合监测监控系统,并逐步完善和开发了局部生产环节自动化系统,向全矿井综合自动化方向发展。 2.1 高速监控网络目前在我国煤矿使用的高速监控网络主要有工业以太网、专用工业控制Controlnet网、GEPON 网络和 MCTP 系统。我国煤矿自动化系统采用冗余工业以太网作为主干传输平台,已得到广泛认同,不少矿井已装备使用。专用工业控制Controlnet网由于其开放性较差,只
7、少部分矿井装备使用,并有被逐步淘汰的趋势。矿用GEPON 网络系统是一种新的产品,它是一种采用点到多点网络结构、无源光纤传输方式、基于高速以太网平台和TDM(TimeDivisionMultiplexing)时分 MAC(MediaAeeess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方式并能提供多种综合业务的宽带接人技术,适合于综合传输视频、数据、语音等信息,将有广阔应用前景。 2.2 自动化平台软件自动化平台软件包括管控软件、Web 服务软件,分别安装在控制层的管控服务器和管理层的 Web 服务器中,是实现煤矿自动化的重要手段。自动化平台软件有两种选择,一是以现有的国内外组态软件为平台进行组态设计和二次
8、开发,二是根据煤矿的实际进行定制集成开发。组态软件比较适合做各子系统的HMI ,不适合进行系统的数据的后处理及与管理层信息系统协调运作。为应用对象量身定做的自动化平台软件具有运行效率高、借用专业公司开发的第三方软件、解决用户特别需求的优点。 2.3 局部生产环节自动化 (l)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我国已完成了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开发的全过程。早期引进的如英国的MINOS 系统、西德的T 凡 00 系统、美国的DAN640O 系统等,均被国内开发的监测系统所改造替换,目前使用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基本上是我国自主开发的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9、 - - - -第 2 页,共 5 页品,主要有KJ95 ,KJ90 ,KJ4/KJ2000等。实践表明,安全监控系统为煤矿安全生产和管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局矿已作为一项重大安全装备。但是我国煤矿监控系统还停留在集散式监控水平上,仍以主从式窄带低速通信体系结构、时分制通信为主流技术,主要有 RS485 , FSK 和 DPSK 等几种通信方式,系统反应速度慢、稳定性不好、抗电磁干扰能力差。新颁布的AQ62ol 一 20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强化了矿用传感器的稳定性要求,增加了系统EMC 检验等。系统将向高速多主通信、高稳定性、强抗电磁干扰能力方向发展。 (2) 矿井电力监控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煤矿自动化和通信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2022 煤矿 自动化 通信 技术 现状 发展趋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