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九年级上册化学基础知识汇总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九年级上册化学基础知识汇总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九年级上册化学基础知识汇总 .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姓名班级第 1 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绪言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的基础科学。以为基础。2、我国劳动人民会制造,时会、。3、化学的作用:(1); (2); (3);(4)。4、分子原子论:(1)创建人:(英国)、(意大利)(2)内容:物质是由和构成的,的破裂和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也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重新组合成新的。5、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1)发现人:(俄国)(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如碳酸钙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是生成的变化,一般指和。(2)化学变化是有化学反应。(3)物理变
2、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判断依据)。(4)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时,伴随有化学变化。2、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光泽、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等。(2)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1、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最明亮)、(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先碳化;结论: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 :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4)熄灭
3、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2、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的量减少,和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3、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4、检验气体:(1)鉴别氧气的方法是:用的木条伸到瓶,木条,证明是(氧气越多,木条燃烧越剧烈)(2)鉴别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把气体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证明是(石灰水中越浑浊,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高)四走进化学实验室1、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4、2)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视线与及量筒内液体的最低点保持水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 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 毫升。(3)加热器皿酒精灯A、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不;。C、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用酒精灯的加热物体。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固体以为宜,液体以 12mL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另一洁净的。“三不
5、”:、。C、固体药品的取用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块状及条状药品:用夹取D、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试剂的倾注法:取下瓶盖,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 。标签应, (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 。拿起试剂瓶,将瓶口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放回原处。:(2) 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用手紧贴,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3) 物质的加热A、加热固体时,试管,试管受热时先,再。B、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
6、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4) 蒸发的注意点:在加热过程中,用不断搅拌(作用:) (5) 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一、空气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正确探究的化学家: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他认为空气是由和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空气成分O2N2CO2稀有气体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 % % % % %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a、可燃物要求:药品足量,只与氧气反应且产物是固体(红磷)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有水流进瓶中,流入水的体积占
7、瓶内气体体积的1/5 。d、结论:空气是; O2约占 1/5 ,可支持;N2约占 4/5 ,不支持,也不能,不易溶于水e、探究:液面上升小于1/5 原因:气,量不足,瓶内气体未冷却至室温,导气管中还剩余小部分的水。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原因: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原因:(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等(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 影响作物生长 , 破坏生态平衡 . 全球气候变暖 , 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保护:加
8、强大气,改善,使用,工厂的废气经过后才能排放,积极、等(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等)温室效应(、等)酸雨(、等)白色污染(等)4、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1)氧气:(如潜水、医疗急救)(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2)氮气: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 、液氮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性等,重要用途:、氮肥等(3)稀有气体( He、Ne、Ar、Kr、Xe 等的总称)的化学性质:稳定性,重要用途:作保护气、作电光源、霓虹灯等二. 氧气1、氧气的检验:将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若木条,则瓶内气体为氧气。 2 、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物质现象碳磷硫铁石蜡*铁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
9、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三氧气的制取1、实验室制备氧气的药品: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2、氧气的制备 :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原理: 氮气和氧气的不同物理变化)术实验室制氧气原理(固液常温型)(固固加热型)(固固加热型)3、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4、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a、步骤:(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 )b、注意点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引起试管破裂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 处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
10、: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粉末进入导管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实验结束时,先移再熄灭:防止水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6)氧气的验满:用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向上排空气法) ;瓶口有冒出(排水法)氧气的检验:用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若木条,则瓶内气体为。5、催化剂(触媒)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而本身的和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6、检查装置的气
11、密性:先把连接后的装置的导管放入中,然后用握紧试管,如果导管口有冒出,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否则装置漏气。(注意先后顺序)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一、水的组成1、水的组成: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了气泡,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 和试管 2 都收集了不少的气体,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收集的气体,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收集的气体,两只试管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化学方程式:。3、物质的分类:单质: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由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元素。二、分子和原子1、分子和原子的比较:分子原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微粒。性质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联系分子是由构成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九年级上册化学基础知识汇总 2022 九年级 上册 化学 基础知识 汇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