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动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材料.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近年,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不到满意员工的矛盾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出现较大差异,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需要搞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就需要进行人才培养调研。通过调研,了解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差异点、了解专业市场和人才市场;了解行业需求、职业需求和岗位需求。二、调研对象与内容1.政府:对整个汽修行业的新政策,新法规2.行业:汽修行业发展情况3.用人单位:需要的汽修人才4.企业员工:工作岗位运用的知识、技能5.往届毕业生:学校学的知识是否学以致用,在岗位中运用情况三、调研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一)调研思路本
2、次调研对象包括政府、行业、用人单位、企业员工以及往届毕业生,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信息,为本专业建言献策。政府的态度将决定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行业的发展情况决定本专业的发展前景,用人单位是我们绝大多数毕业生的归宿,我们要培养他们满意的人才,企业员工是学生毕业后的转型对象,他们可以提供很多的经验,往届毕业生提供的信息是对我们原来人才培养方案最直接的检验。(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的方法主要有:现场访谈、网络调研、综合分析。四、人才需求调研分析1.政府:2016年3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各地政府在5月底之前,取消对“符合国家在用机动车排放和安全标准”的二
3、手车的限制迁入政策。随着解除二手车限迁的城市增多,二手车残值大幅提升,各大toB端企业也加紧进行全国布局。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沈荣表示,“限迁政策的逐渐放开,使B2B平台业务将加速与线下经销商对接,未来二手车的交易额达到2万亿元也将成为可能”。2.行业: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汽车维修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与汽车进入千家万户,私家车已经占据民用车辆保有量73%以上,汽车维修服务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基本的民生服务业。汽车维修业的服务范围、生产经营模式及作业方式在过去的30年中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汽车维修服务范围从为道路运输车辆
4、服务、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工作用车服务变为为全社会民众服务;汽车维修生产经营模式从过去的旧件加工修复为主变为以养护为主,配合更换配件零;维修作业方式从过去定期修理、大拆大卸式的生产作业模式变为以不解体检测诊断、视情维修为主。最根本的变化是从过去重点对车服务变为对人、对车一体化服务。截至目前全国共有机动车维修业户48万家,相比2006年35万家,累计增长达到37%。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在2011-2014年汽车维修行业的经营增长走势稳定在20%以上,显示出良好的发展表象。目前全国约有1.3亿辆汽车,平均车龄3.23年,估计2015年超过保修期的汽车数量约为6700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比重
5、为54%,市场主要集中于维修、养护等方面。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5亿辆,维修市场需求规模将再翻一番,维修产值有望超过1万亿元。未来,汽车维修市场将会形成一个更加开放、竞争更加充分地市场环境。保守估计计未来几年汽车维修行业年均增长在15%-20%之间,到2020年汽车维修市场规模达到2500亿元。3.企业:随着当代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电子装置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在汽车产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于一体的高科技载体。诸如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自动变速、ABS(制动防抱死系统)、SRS(安全气囊)、电控悬架以及驾驶员交通信
6、息系统等“机电一体化”的汽车总体构建中,电子装置的比例越来越大,汽车由以机械装置为主向机电结合的科技型产品转变。这就决定了汽车维修人员在掌握传统的机械维修技术的同时,还必须尽快掌握现代电子维修技术。汽车产业现代化对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提出要求:(1)现代化汽车产业对汽车维修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随着现代化的高新技术产品在汽车产业中的广泛应用,修理人员以机械装置为主的汽车维修方式已经不适应维修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现代汽车的要求。要从事对现代汽车的维修,除了掌握机械类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懂得信息传感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使用新设备的操作技能。所以说,当代对汽车维修人员的要求是
7、尽快使自己成为知识型的技能性人才。(2)汽车维修手段的现代化尽管我国当前汽车维修业的技术水平依然滞后于新款车型的技术开发,但将随着汽车现代化的日新月异而快步迈进高科技领域。面对着众多的现代化汽车,我们对汽车的维修观念也必须随之而更新,要从光凭经验、感观为主的维修方式转变为“检查靠资料,拆装靠设备,检测靠仪器”的现代汽车维修方式。以对汽车的检测为例,在轿车中,大多数都装备了电控单元,它除了控制汽车的运行状态外,还具有判断、记录汽车故障的功能,诊断设备通过接口与汽车电控单元相连,读取故障代码,向汽车维修人员提供故障的症结所在。近来,汽车远程诊断技术的推广又势必推动我国的汽车维修技术、维修方式迈上又
8、一个新的台阶。(3)汽车维修方式的科学化当代的汽车维修方式正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具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从在汽车出现了故障后再去修理,向“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方向转变。也就是说,当汽车运行一定路程或时间后,就要进行强制维护,视检测情况做适度维修,从而确保了汽车的良好运行状态,降低了故障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汽车运用的安全性。可以说,这种汽车维修理念上的更新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是难以估计的。其二,是以汽车维修从“修旧式”向“模块化换件式”转变。以往的汽车修理主要是对受损部件的修复,但任何维修后的部件在性能上是要打折扣的,如果采用“模块化换件式”的维修方式,用新部件换下受损部件,从而
9、既保证了汽车维修的质量,又缩短了维修的时间。这就意味着提高了汽车的营运效益。这种汽车维修方式的转变,势必大大提高了对汽车修理工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而电脑调漆技术的应用则使原来的汽车维修漆工失去了用武之地,从而要求对汽车维修的工种结构加以调整,实现工种结构上的升级和优化。综上所述,汽修行业旧有的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已经跟不上汽车维修业的发展脚步,需要对旧有的从业人员进行更新换代势在必行。4.企业员工:主要归纳为两点:第一,从课程的角度来说,汽车构造、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维护与保养这些课程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相关性很大,对工作帮助很大,在学校课程设置的时候宜增加学时,对学生严格要求。第二,学习
10、期间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还应该学习职业素养相关的知识,这对他们以后熟悉岗位,并在岗位中脱颖而出具有重要意义。5.往届毕业生:第一,应该减少理论课程的学时数,加大实践课程的学时数。第二,有针对性的强化工作中用到的技能。五、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研分析(一)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1.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汽修人才作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类型,具有“高等”、“职业”的双重属性。理论界公认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强调“能力本位”、“校企深度合作”和模式的“系统设计”。四川各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一致。2.为实现培养目标和规格积极探索课程改革
11、。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主要经历以下三个过程:(1)第一次浪潮:基于实践本位课程改革。大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教高【2000】2号文明确指出制定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要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基础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实用性,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实践时间和内容,实训课程可以单独设置。改革特征:理论课程以“必需、够用”的原则,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尤其是集中实训环节。(2)第二次浪潮:基于能力本位课程改革。大约产生于21世纪初,北美的CBE和DACUB,基于能力的职业教育思想和课程开发方法,受到在我国高职课程改革
12、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教高【2006】16号文的发布,改革达到高潮,16号文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建立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特征:课程评价标准坚持“能力本位”、“任务训练”、“学生主体”的原则。在人才培养上,对职业能力内涵的理解更侧重于职业适应力。(3)第三次浪潮:基于工作过程本位课程改革。产生于2004年左右,2004年,教育部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联合颁发了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重点指出“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课程设计理念,遵循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改革特征:课程开发要素为课程内容选
13、择标准与课程内容排序标准,课程内容的序化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物。工作过程本位改革,是一个颠覆性改革模式,是课程结构质变形态。目前,各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所处阶段不同。3.实训建设本专业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汽修人才,要突出技能,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环节。实训环节要有效进行,必然是人、设备、管理机制三位一体才能实现。人:即实训教师和实训学生。其一,实训教师必须要有过硬的教学能力,有的院校唯学历论,是不可取的;其二,加强实训学生思想教育,只有学生用心学才有效果。设备:即实训设备。此乃实训的硬件基础。管理机制: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把人和设备用好,才能保证实训环节顺利开展。目前各高校实训投入不一。
14、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人才培养现状,亟待解决以下问题:(1)创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汽车维修工作能力为主线,深化“校企结合、工作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四个紧密配合”(即教学目标与工作目标紧密配合;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紧密配合;知识提升、能力提高、素质养成紧密配合;学校与企业紧密配合),为学生构建促进其就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为学生以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2)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建设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根据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在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15、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对本专业的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进行详细的分解、构建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加强教材使用管理,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严格把关,注意采用体现汽车新知识、新业务、新方法的新教材;并要求采用近3年来出版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在2-3年内开发遵循汽车维修工职业技能发展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校本教材。(3)加大实训投入,进一步改善实训教学条件注重研究、探索、构建并实施对学生进行有效务实的方法实训、技能(课程)实训和综合能力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开设现状截止2015年,四川省高职院校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职业院校四所,在
16、校生人数1100余人,全省平均就业率95.9%。其中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作为市级重点建设专业,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作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主要竞争专业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此专业四川省高职院校中共有26所,在校生11700余人。从目前的市场需求情况,本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市场需求缺口较大,专业前景较好。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于2014年,2014年招生135人,2015年招生182人,2016年148人,自专业开设以来每届保证三个教学班的规模。根据学校发展战略,将本专业确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至2016年,本专业已经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结构较合
17、理的教师队伍,为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学院有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气设备、汽车整车、汽车营销等方面实训室,实训设备设施较完善,保证专业实训课程的顺利开展。专业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特色人才方案发展,现已初步形成“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目标,确定了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一体化课程方案,为专业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六、调研结论通过对政府、行业、用人单位、企业员工、往届毕业生的调研得到以下结论:1.市场对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需求巨大,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2.过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市场的需求,求变才
18、能取得发展,在新形势下,要制定符合市场的新人才培养方案;3.强化实践技能。调研反映出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学生实践能力还不够强,不能做到一毕业就能上岗。七、专业建设的思路与对策(一)专业建设思路1.充分调研,制定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2.加强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训投入,为专业建设提供保障;3.不断根据市场变化,改变专业建设思路。(二)专业建设对策1.充分调研,制定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继续定期调研汽车检测、维修企业的技术发展新动向。了解社会对人才质量和数量的要求,分析汽车检测、维修行业生产第一线工作领域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此为基础,确定本专业培养目标。在本专
19、业指导委员会参与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2.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探索以课程为核心的新的教学模式当前人们普遍认为,高等学校是否拥有一大批高水平的反映学科前沿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主干课程,是衡量学校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课程作为教学工作最基本的要素,是学校办学最重要的支撑条件之一。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5年内力争3-5门主干课程达到院级精品课程。3.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专业课教学体系初步尝试在实践性强的专业课教学中,做到没有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之分,也无理论教师和实验、实
20、训教师之分,采用现场教学,将理论和实验、实训教学融合在一起。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验、实训,实训时贯穿理论知识的讲授。4.建立适应新的教学方法的考核体系过去的考核体系重视理论课考核,轻视实践教学考核,这使得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失去了监控而得不到保证,这对重视实践技能培养职业技术教育是一个缺陷。改革设想是在完成专业教学任务后(进一步做到完成每一独立单元的教学任务后)同时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考核,知识和技能考核均合格方能通过该课程(或单元)的学习。5.进一步拓宽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进一步完善产学结合机制,可以从以下方面体现:1)邀请企业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利于根据企业需求对口
21、培养专业人才;2)进一步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在指导本专业的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的作用;3)企业为本专业学生提供顶岗实训场所,指导实践;4)派送教师到企业实践;5)加强本专业教师与企业在科技、技术革新等方面的合作交流。6.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5年内形成一支由专业带头人和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有专业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措施:1)加大引进力度有计划地面向全国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师。重点将具备教师条件的行业生产第一线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2)建立高素质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常年聘请具备教师条件的行业、企业生产第一线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操作
22、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兼职教师队伍中。3)加大培训力度为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后备力量,每年选择中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每年选送表现突出的中青年教师参加硕士研究生学习深造,每年选派专业老师到企业实践进修。7.改革传统的教材编写方法,使技术更新快的专业课教材内容始终紧跟汽车新技术的发展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开设以来,学院始终坚持专业特色,重视教材建设。下一步在专业教材建设规划上,将按两条线发展。第一条线:以选用近三年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为主,鼓励专业教师主编或参编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第二条线:结合专业教学改革特点,对技术更新快的课程或专业模块由本专业教师主编(或参编),自行编写单行本或讲义,内容力求反映
23、汽车最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便于根据新技术变化而及时修订。汽车新技术发展速度极快,去年还是新技术,今年已经落后。教师应及时向学生传授最新知识,而传统的教材出版周期长,往往教材刚出版,一些内容已显落后,因此要结合专业教学改革特点,对技术更新快的专业模块,以独立单元为单位编写单行本或讲义,使学生始终能获得汽车最新技术知识的讲授。8.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进一步开展产学研合作,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突破口,也是专业建设的物质基础。实训基地建设要充分体现本专业的特色和水平,满足教学环节的需要,体现生产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要本着自力更生、分步实施、重在使用的原则,不断添置和更新实训设备;加强与生产、服务企业单位联系,在校外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开展产教结合、产学研结合的活动,把实训设备与生产、经营、培训、技术开发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实训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统筹规划,校际间要加强联合,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一批实训基地,实行资源共享,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9.强化服务能力,扩大社会影响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面向行业和社会,开展汽车维修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
限制150内